14岁花季少年或因一篇古文引发血案

2021年1月底,一位年仅14岁的花季少年走上了绝路。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有一种揪心的疼痛。当然,比起父母的丧子之痛,简直是不值一提。

“我看了教室监控视频,他是连蹲带跪在那里,老师让他背《桃花源记》没背出来才罚他跪蹲……”孩子的父亲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儿子疑遭老师课堂罚蹲,在被赶出教室后不幸坠楼身亡。父亲的猜测未必就是真正的死因,具体还需要警方进一步审查。但是,我们都必须面对的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一位14岁少年的生命之星到此陨灭了。

这个事件如果最后查明确实如父亲所说的原因,那么随后的新闻报道就可以改为“一篇《桃花源记》引发的血案”。父亲辛苦赚钱,带着望子成龙的期盼,将一个活蹦乱跳的花季少年交给学校。学校却将一具冰冷的尸体摆在父亲面前,难道还有比这更残忍的事情吗?

既然实事已经改变不了,作为热心家庭教育的人,真心希望以后杜绝这类悲剧再次发生。那么,我们是否能够从这个个例中得到一些启发,供家长、学校老师和孩子参考并防范于未然呢?让我们来试试看。

当前教育最缺乏的是什么?沟通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是美好的,然而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从某媒体的报道中,我们曾告诉父亲,感觉到学习任务很沉重,经常担心被老师批评,逐渐演变成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

因为背不出《桃花源记》,老师就让学生挨着桌椅边连蹲带跪地接受惩罚。客观地说,语文老师惩罚的重不重?不算太重,对学生进行体罚的老师我们也时常见到。老师惩罚的是否合理?没打没骂地地惩戒一下,督促孩子加强自律、加强学习,不正是家长选择让孩子上私立学校的理由吗。

如果所有的出发点,惩罚的力度等都没有问题,那么问题究竟有可能出在哪里呢?我提供一个思路:我们一帮大人在这里自说自话,这本身就是问题存在的根源。

先说父母。父母在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前有没有跟孩子商量好,还是武断地做出决定?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有没有密切关注孩子的感受?感觉学习跟得上吗?老师对你们怎么样?同学相处怎么样?伙食怎么样?住宿怎么样?孩子遇到问题怎么辅助解决?是孩子不行,还是制度有问题?

再说老师。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惩罚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尊严?或许有没有考虑这样做的效果怎么样?年轻人都好面子,老师却拿别人最在乎的事情在地上摩擦,这样真的好吗?如果把蹲或跪换成做俯卧撑,是不是还能起到警戒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呢?为什么,老师就能打着教书育人的大旗肆意践踏别人的尊严呢?教育部门,一直强调的因材施教,为什么在落地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句屁话呢?

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指向一个关键词——沟通,如果要在这个关键词前再加上几个形容词,我认为必须是及时、有效、平等的沟通。

及时,是因为孩子内心成长过程中,及其容易受到外界硬性,还不足以应对好各种突发事件,家长和老师要给与及时或定期地关心和问询。了解情况之后,必须直面孩子真正的问题,询问孩子的意见,并适当地给出意见和建议。平等,就是务必关心到,并给出适当地意见和建议,但是同时还要给孩子空间和时间,孩子未必能很快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还需要给出适当的引导,让他通过一些实际场景看懂利害关系,并作出自己的选择。

但是,如果各种招数都试完了,孩子仍然不理解家长和老师的良苦用心,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那只能是凉拌!其实,当孩子在接受完一系列的洗脑之后,他的内心正在起变化,行为正在逐步改变,沟通的萌芽正在心理酝酿。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很难发现。家长心中要明白一点,到了14岁的年纪,如果孩子仍然存在不愿沟通,难以沟通的情绪和表现,那是因为小时候家长没有给与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当初打好的基础现在暴露出问题了。

怎么办呢?家长和老师最好的做法就是静观其变,保持耐心,积极鼓励,再找合适的机会继续启发引导。切记,没有耐心简单粗暴地语气和动作对待孩子,这样做极有可能让前面的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甚至背离教育的初衷和方向。

教育,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邓爷爷说的。既然教育都是根本了,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更认真、更科学、更系统地对待教育这个问题呢?否则所谓百年大计不就是一句空话了吗?

通过几个月近距离与孩子接触,我发现教育,真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事情。

作为父母,除了每日奔波赚钱,还希望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又要跟他摆事实讲道理,他不明白不执行,还要亲自下场举例示范。孩子烦躁、不理解,还经常顶撞父母,父母骂几句打几下还有可能从此拒绝沟通。这种拒绝沟通的情绪非常隐蔽,不易发觉。

一个典型的场景是,当孩子被父母经常打骂几次之后,情绪敏感的孩子,回答父母的词语会变短,经常是“嗯,哦,好,是”。这说明,在孩子心中其实已经关闭了与父母对话的通道,他不敢跟你对话了,说多错多,犯错了轻则被批评,重则被打骂。

14岁少年坠楼的事件之后,从媒体的报道中得知,任课老师整个人也不好了,据说在医院输液。是啊,不管最后警察查出来的原因具体是什么。这位14岁的少年,是在老师的惩罚之后坠楼的,能不让老师心惊胆寒吗?相信,以后的教学生涯,这位老师都对惩罚学生这个事情心有余悸,即便是小小的罚站,也要思量再三。

不知道读者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吗?这位14岁的孩子上是每年花费数万元的私立中学。为什么上私立学校呢?据我了解,在很多家长眼中,私立学校比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教学上抓得更紧,老师管得更严,学习效果据说会比普通公办学校会好一些,未来参加高考自然是更有竞争力。这其中的逻辑,相信每个家长都能明白。所以,才有那么多家长愿意出高价让孩子上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本来就是以管理严,学业重,压力大而闻名,老师在舆论上不会受到很大谴责,因为家长所看重的就是私立学校的这一点,希望通过这些苛刻的教育形式换来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对来说,当前公立学校的老师,确实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存在不敢管,不管批评,不敢布置作业等奇怪现象。

就拿这次14岁少年坠楼事件来说,幸亏发生在私立学校,如果是发生在公立学校,不管调查的结果如何,当事老师以及学校领导都要受到牵连。一方面,家长过多地干预教师在班级的教学,教师稍微不慎就被投诉,另一方面,中国延续多年的教育理念——严师出高徒,还在教师和家长心中有一定影响力。

素质教育,给孩子减负等新教育理念,有些让老师不知所措了,容易在公立老师的心中产生矫枉过正的念头,简单来说就是不敢管孩子。具体表现出来的就是不敢批评,甚至不敢布置作业。有一次看到老师居然在微信群里把家庭作业称为:建议家庭作业。暗示学生要不要做,全部交给家长和学生自己来决定。我理解,这很无奈,也很扯淡!

小结一下:

我曾经询问过几位多年担任小学教育的老师,有没有学习过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回答是否定的,顶多是在大学期间学过或自修过。不过,每个学校都安排一位心理辅导老师,感觉自己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可以去咨询老师,但是几乎没有同学愿意去,也没有老师去请教过。因为在潜意识里,老师和同学,都把请教心理学当做是一种病。嗯,大家都病的不轻啊。

很显然,自杀是孩子面对外部给他的压力,做最后一次也是最决绝的一次抗诉。那么,在孩子有自杀倾向之前,家长、老师觉察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呢?我们这些大人在孩子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可否给孩子一点参与权和自主权,让孩子有一些存在感?我们这些大人在对孩子进行惩罚的时候,可否考虑一小孩子的尊严,以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误伤?我们可否给孩子的成长更大的空间和时间,预留更多的耐心,静待花开?

对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我们又能让家长、孩子和老师怎么办呢?作为一个家长,我只希望老师不仅能够“传道受业解惑”,还要适当地照顾一下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自己的家长身份,我也期望自己做好自律,用最大的耐心陪伴孩子成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公平和尊重。对于自己的孩子,我希望他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自信自强,包容乐观地看待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踏实前行并志存高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