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由来自内化的压力

读了周雪光教授的博文《荒废心灵,天理不容》,感想良多。

对每个学者来说,学术自由既不是天赋的,也不是制度保障的,是赢得的特权,是艰苦奋斗逐步建立的信用。我羡慕周老师享有的自由,但更佩服他付出巨大努力赢得自由,敬仰他面对自由的忐忑不安。

重发一篇题为《压力》的短文,为周老师的文章作个注释。

压力

压力是人生的本质属性。

各行各业都有压力,也各有特点。为了避免被压垮,就要适应本行业的压力,也就需要摸透本行业压力的脾气,进而在适应压力的实践中摸索出应对压力的办法。

压力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的,例如负重、挑担时感受的力。另一种是心理的,例如考试、面试时感受的力。

物理压力能破坏,例如大雪压垮屋顶;也能促进创造,例如高压(加高温)把石墨变成钻石。

同样,心理压力能破坏,例如压力导致抑郁;也能促进创造,例如曹植七步成诗。

学术界的压力有特点。在比较合理的学术制度下,刚开始谋生存,压力的物理属性与心理属性的比例大致相当。不发表,就出局,是心理压力,也是物理压力。


两种压力可能形成创造的合力,可能互相干扰,也可能形成破坏的合力。究竟如何,取决于个人。这个阶段,过程高度不确定,结果高度不确定。说是赌博也行,说是冒险也行。

没有物理安全保障的心理压力,并不必然具有破坏性,也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求安全是巨大的创造动力。求安全有两类。制度提供安全保障,因为自己实力不足没有保障,在原地求安全;制度不提供安全保障,求安全就是求迁移。

谋定生存后,压力的物理属性基本消失,心理属性主导。物理压力的消失提供了安全保障。

安全有保障时,心理压力的功能取决于自尊和自律。自尊自律不足,心理压力会因为失去了物理压力的陪伴而失效;自尊自律强大,心理压力能更有效地转化为创造的动力;自尊自律过强,心理压力会因为失去了物理压力的陪衬更有效地转化为破坏力。

在比较合理的大学管理制度下,一旦获得终身教职或实任,就有了安全保障。有些教授得到安全保障后,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放弃。但是,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了压力,无法适应轻飘飘的日子。压力就变成了创造的动力,甚至成为人生的安慰和乐趣。

今天说的例子,是有保障的心理压力促进创造。

德国哲学家伽德默尔60岁时发表《真理与方法》,大器晚成。他花了九年时间写这本书,是因为感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压力。

一个压力源是学生。伽德默尔1950年到海德堡大学接替雅斯贝尔斯的教席,全情投入教学,深受学生爱戴。但学生不断跟他抱怨,说:遇到人家问在哪所大学读书,就很尴尬;我们说在在海德堡。“海德堡?谁在那儿?”“伽德默尔?没听说过。”

另一个压力源是老师。伽德默尔是海德格尔的学生,老师器重这个弟子,也深知弟子不求闻达的弱点。老师不直接指点学生,跟别人说:伽德默尔得出本像样的书。老师的话,自然会传到学生耳中。

伽德默尔很幸运,他面对的是安全的压力。传统火车用的是蒸汽机,锅炉有压力,否则无法产生动力,但锅炉很牢固,很安全。德国的讲席教授是铁饭碗,有保障。伽德默尔有压力,但不必担心安全。

有物理安全保障的心理压力,能最高效地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