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相马与庖丁解牛
我们知道这世上最善于相马的人叫伯乐,后来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人,故而韩愈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慨叹。
伯乐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相传世上有两个伯乐,其中一个是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的御用相马师孙阳,另一个是春秋后期晋国执政赵简子的车夫王良(老树曾在《一场被历史淹没的战役》中提到过此人)。此二人皆因相马技术高超而为世人追捧,久之,他们的真名反而为人遗忘,干脆全以“伯乐”称之。
其实伯乐并不是相马技术最为高超的人。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说,古代相马大师共有十个人,有人专相马的牙齿,有人专相马的面颊,有人专相马的屁股,有人专相马的腿脚,等等。这十人虽只相马的一部分,却并不是“盲人摸象”只知部分不知全体,而是“见马之一征也,而知节之高卑,足之滑易,材之坚脆,能之长短”,意思是只要瞅一眼马身体的一部分,就能知道这匹马是好是坏,是千里马还是劣马。
然而,相马最厉害的人其实还不是这十个人,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为伯乐所极力推崇的人。
此人名叫九方堙(yīn),是与伯乐同时代之人,他的相马技术可以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时秦穆公的御用相马师孙阳伯乐年老,秦穆公就问伯乐,你的后代中是否有继承你事业的人。伯乐说,不好意思,我的儿子们个个才能平庸,难堪大任。不过我认识一个叫九方堙的相马大师,他的相马本领比我的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我死后,请主公让他来相马吧!
秦穆公一听很感兴趣,很快就派人召来九方堙,并当即给他出了个题目,让他去找一匹千里马来。九方堙欣然领命而去。
三个月后九方堙回来了,说:主公啊,我已经在沙丘这个地方替你找到你需要的千里马了。
秦穆公问道:哦?那是匹什么样的马呢?
九方堙说:是匹黄色的公马。
秦穆公当即命人把这匹马从沙丘运来。一看这马,既不是黄马,也不是公马,而是一匹深黑色的母马!
秦穆公有点生气:啊,你连颜色与公母都分不清楚,还相马大师呢!说完不怀好意地瞅了伯乐一眼,心说:你推荐的都是什么人啊!
想不到伯乐长叹一声道:唉!这九方堙相马的本领竟然已经到这个境界了吗?我孙阳伯乐恐怕再修炼十世也赶不上了!
秦穆公好奇地问:伯乐啊,你都把我搞糊涂了,就他这连颜色公母都搞不清楚的相马水平,你还如此夸赞他?
伯乐道:主公有所不知啊。像我相马无非是从外形、声音、毛发、牙齿等外在因素判断马是否优劣,可人家九方堙呢,在我看来很重要的这些因素他是统统不予考虑的,他是属于那种一眼就洞穿事情真相的人。故而当主公问他是匹什么样的马时,他随口说了句是匹黄色的公马,因为在他眼里,根本就没有什么颜色和雌雄,有的只是这匹马的内在实质,也就是它是不是千里马。如果主公还是不信,就请骑上这匹马试试就知道了!
秦穆公于是骑上了这匹“黄色的公马”(黑色的母马),一扬鞭,果然这匹马腾空而起,绝尘而去,刹时不见了踪影。
看来真是匹绝世好马!秦穆公信服了,就将九方堙任命为新一代伯乐。
这件事记载在《淮南子》中。
与上述事件相媲美的是另一件记载在《庄子》中的事,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说的是魏国国君梁惠王宫中有个名叫“丁” 的专为梁惠王做牛肉的厨师,杀了19年牛,杀牛刀从未换过,还像新的一样。梁惠王好奇地问庖丁这是如何做到的,庖丁解释说,这很简单,我在杀牛时眼睛里根本就没有全牛,出现的只有牛身上一条条下刀线路,刀子在比刀刃粗的线路中游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成语游刃有余的由来)用这种方式杀牛不但速度快,声音又好听,而且刀子还不用换,真是省钱省力又省心啊!
九方堙相马与庖丁解牛,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老树为何放在一起说呢?
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九方堙相马时,精神高度集中在相马中,心无旁鹜,以致于连马的颜色与公母都不当回事,故而能一眼看出千里马来;庖丁解牛时精神高度集中在解牛中,以致于“目无全牛”,眼前只有一条条解牛线路,故而能把杀牛这件事做得又快又好,刀子还不用换。
在古人看来,这种神化的能力其实人人皆有,关键之处在于做到“制心一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任何时候都不受外在因素影响,这种外在因素包括:升官发财、出人头地、名利诱惑等等。
可惜,现代人已经基本缺乏了“制心一处”的能力,所以要再出现伯乐九方堙和庖丁这样的人几乎是不可能了。当然,千里马也就不再是千里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