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茶阳的珍贵古石刻文物

饶相、饶与龄“父子中翰”石门横匾

清道光年间古碑和民初修筑仙基桥两岸路碑

●曾雪梅 王绍沪/文饶裕新/图

大埔县的老县城茶阳镇,2012年被定为首批广东省的中心镇,2014年被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明嘉靖五年(1526)大埔设县,县治即今茶阳镇,故散布于茶阳城区的古石刻碑记等文物,以明清居多,今按其功能作用分类叙述。

牌坊、门匾类

1.“父子进士”石牌坊:位于大埔中学校坪前,建成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为褒扬饶相、饶与龄父子先后中进士为官而建。坊高12 .5米,占地30平方米,楼檐式三层花岗石建构,工艺精湛,造型独特。通过网上查对比较,它有三个特点居全国第一:①最高12.5米,比国内第二高的安徽尚书牌坊,还要高0.2米;②最多承重柱:多达12根柱,一般牌坊最多8根;③工艺最精:牌坊上方前后两块凌空托起的“恩荣”碑均为镂空石雕,其它则是整块石刻。故此牌坊为国内所罕见,2013年5月7日公布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天褒节孝”石牌坊:在“父子进士”石牌坊西上侧,建成于清乾隆四年(1739),为百侯儒士萧以继的继妻邬氏而建。邬氏之孙萧翱材是清顺治戊戌(1659)科大埔首个进士。“文革”期间被拆毁上层二级石刻,牌坊现高6米。

3.“天荣节孝”石牌坊:在“父子进士”石牌坊西侧3米,建成于清乾隆元年(1736)为旌表西河监生张瑄之妻吴氏而建。由于地势升高和“文革”期间拆毁,现仅高2米余。

以上三座牌坊碑文清晰可见,极有史料研究价值。

4.“朝阳门”石匾:在东门城洞上方,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时之县丞曹森书匾。茶阳城区南倚金山不设门,西“通津门”、北“拱辰门”,二处石匾已无存。

5.“宾阳桥”石匾:现镶嵌在城区宾阳桥头的“三和亭”北墙上。该桥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建成,进士饶相书桥名并作《宾阳桥记》一文记述。此桥已在原地多次重建。

6.“父子中翰”石门横匾:在城北饶相、饶与龄“父子进士”的故居西巷门上。一面题:江西道御史林铭球为父子中翰 赐进士第饶相饶与龄立。另一面题:大埔县知县王演畴为风宪重望钦差备兵饶南九分巡道江西按察司副使饶相立。

7.“清白传芳”石门匾:置嵌于城北饶氏世魁家庙大门里壁上方,题有:东阁大学士翰林院侍读香山何吾驺为年伯祖饶相年伯饶与龄年兄清白传芳。何吾驺为今广东中山市人,是皇帝近臣,位极人臣,他十分钦佩饶相一家世代诗书传家,清白做人。

另有三块石匾为饶氏联谊会存放:①翰林院碑:指清乾隆四十年(1776)进士饶庆捷,入翰林院后曾参与编写《四库全书》。②七叶衍祥碑(出处欠详)。③岭南文献碑(出处欠详)。

官府告示类古碑

1.“奉宪永行禁革碑”:今竖置于“父子进士”石牌坊东侧,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知县周际春等立,内容为根据广东分巡惠潮道大老爷关于减负革陋的有关措施。

2.“奉抚宪革除私派等碑”:并竖于“禁革碑”旁。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为抄奉“巡抚广东等地方提督军务兼管粮饷都察院右都御史杨”的指示,责成各地官员关注民生,不得额外私派各类重耗负担,否则“本院冷面如冰”云云。

3.“奉宪示碑”:清道光十九年(1839)立,署潮州府大埔县正堂丘才颖,置于原天后宫内墙。内容主要根据闽汀州举人卢以庄等人向县官反映汀江上游的竹木排商人,因竹木排被当地及下游民众巧取豪夺,而遭损失。县官立碑示警,不法之徒应停止损害商人利益,否则严惩不贷云云。

4.“革除礼钱碑记”:清同治元年(1862)知县徐锡麟立。碑文列举县内有关民间婚丧嫁娶及社会应酬的一些陈规陋习,都属革除之列,不得违反之类。

5.“重修大埔县儒学碑记”等四碑,在今大埔中学校内“史迹长留”廊内。四碑分别由明嘉靖邑人礼部尚书盛端明、清初钦命镇守饶平地方挂印总兵官左都督吴六奇、邑人清进士河南光山知县杨之徐等人作记,主要记述修缮儒学(孔庙)前后之事及意义等。可惜四碑字迹多模糊。

楣杆石硖、石狮、屋厅内碑、古砖类

楣杆石硖是用来固定夹紧旗杆之用,旗子多写中进士或举人等荣誉功名,用以彰扬本屋出的人才;石硖每对的正面雕有中功名的人,属何年何科之类。老城区现有楣杆石硖9对:父子进士石牌坊前2对,城东饶氏冬官第前4对,城南罗氏垂裕堂的文武举人各1对,城西饶氏炽昌堂1对。另有残硖2个分别署名为南宁知府进士饶鸣镐、举人郭鸿图。

古石狮:城东冬官第大门前一对石狮,造型生动古朴,时间近五百年。

屋厅内古碑2块:①城南罗屋垂裕堂中厅东墙上有块清咸丰三年(1852)“重修垂裕堂碑记”,记述重修缘由,各房各人捐资情况。②城南张氏家庙下堂东侧墙立碑“乡贤公配祀碑”,说明家庙迁移及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建等事由。

古城墙砖:在城东冬官第面前的城墙上,繁多的墙砖中有二块火砖,砖侧各打印二行“恋州乡泥水匠头 饶之美城墙至此”的阴刻字样。大埔1526年立县时的二都为恋州都、清远都,而不是乡。可见恋州乡名称在恋州都之前,表明这二砖存在于500年前,也可看出当时建城墙的分段工程责任制。

其余古代兴学助学,修路建桥,施善济贫等古碑,今已收集十余块,拟继续收集。茶阳镇政府拟建古碑林,建成后将为古镇茶阳添一旅游赏古之地。

(0)

相关推荐

  • 长寿之乡广东大埔这六个景点都是“国保”,你游览过几个?

    电视剧<绝密使命>的热播,让广东梅州大埔县的知名度一下子高涨了许多,也让许多人第一次知道"埔"字还有另一个读音"bù".大埔为客家聚集地,围屋是当地 ...

  • 阿旺哥‖梅州古牌坊【客家人杂志】

    梅州古牌坊 图文/阿旺哥 古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牌坊有着与众不同的外观形态.独具一格的审美价值.不同凡响的环境艺术.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古老悠久的历史渊源. ...

  • 大埔茶阳发现两块古碑

    [收藏动态] 近日 ,在位于大埔县城沿河路骏兴苑的收藏爱好者邓纪良家中,笔者见到了两块古碑. 这两块古碑是邓纪良于大埔县茶阳镇境内发现的,较大的一块镌于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六月十七日,碑文为当时的大埔县县 ...

  • 大埔茶阳古城墙

    大埔古城墙遗址位于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老城,也即镇内:茶阳砖筑城始建于南宋末.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析饶平之恋洲.清远两都置大埔县,析县后,沿旧城址兴筑,越两年告成.全长519.4丈,高1.7丈 ...

  • 大埔茶阳镇:以“古色 红色”助力革命老区走上乡村振兴路

    近年来,大埔县茶阳镇利用境内众多的红色革命旧址.名人旧居和历史遗迹,擦亮"古色+红色"品牌,带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历史古镇.革命老区走上乡村振兴路. 大埔县茶阳镇太宁村义训 ...

  • 大埔茶阳太宁村义训堂:红色家族诞生的地方

    在茶阳镇太宁村,有一座典型的土木结构客家民居建筑,名为"义训堂".这个地方诞生了一个红色大家族,在大埔革命运动史上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太宁是大埔最早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的村庄.据 ...

  • 挂历中的茶阳饶氏古祠堂屋

    前言:五百多年来,广东省大埔老县城茶阳最叫得响亮的名片无疑是"科举文化"和"祠堂文化",我饶氏八位进士.三十多间古祠堂屋无疑是最值得郡人称道的望族.其足证我族遵 ...

  • 大埔茶阳走向小康生活

    蝶恋花·八月茶阳多旖旎 文/思语 八月茶阳多旖旎. 美丽乡村, 是处繁花绮. 保护民居天地髓. 古风浓厚清廉地. 众志凝心扬笑意. 古道悠长 溪绿晴空洗. 竹影更添乡舍美. 寻踪追梦晨风里. 2020 ...

  • 大埔茶阳这村86户贫困户实现脱贫,靠的是...

    茶阳镇太宁村既是省定贫困村,又是"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第二批建设点.近年来,太宁村通过发挥"红色村"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党员干部紧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

  • 航拍大埔茶阳太宁村!

    大埔茶阳太宁村,曾是大埔县农民运动最为活跃的村庄,被我国早期革命活动家罗明和著名作家杜埃誉为'大埔县农运中心',红色资源十分丰富.通过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许多革命遗址遗迹修缮一新,一幅促党建.助振兴的 ...

  • 品一品千年古镇的美貌~“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风活动走进大埔茶阳

    大埔县文联"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风活动集体照 (黄克雄 摄) 掌上梅州讯  日前,由大埔县文联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风活动走进大埔县茶阳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