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为什么屡禁不止?

我想答案很简单:因为市场有需求。

前天有网友在后台留言,询问她的孩子是否应该报「学而思」?我回应说,那要看自己孩子情况,有需求你就报。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学科培训本质上与学校教学是同构的,它们是双生结构。一般来说,无论哪一所学科培训机构的定位,基本都会说自己是作为学校教学的补充而存在的。

因为它所针对的市场需求,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的短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机构是为了提升分数而扩张的,比如新东方。有些机构是为了让学生升入好学校而设的,比如好未来。前者有教无类,谁都可以来,而后者就需要选生源,但本质上,与学校所教没有冲突。

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校的考试竞争中获胜。所以它的方式,无非就是把学校的内容切割精细化再讲一遍,然后划出难点重点,再做出针对性的策略。

这与我们说的应试教育的法宝(即通过拉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和重复训练)完全一致,所以最终能达到一定的成效也是可以预见的。

当然,有些机构「不讲武德」,偷偷摸摸进行超前教学,这很不道德。但反过来说,实际上很多知名学校也这么做,尤其是超前班,竞赛班这种类型的班级。原因也很简单,提分有效。

超前教学可不可以呢?原则上说也没本质错误。但要分人,有些孩子吃不够,而有些孩子跟不上,超前学只适合一部分孩子。

而且,想要教好,还必须要基于教师能够灵活性的对课程进行调整,把学科知识上下打通,才能把比较深的内容以浅显的方式教给学生。(当然这是追求了,现实中能够做到这样的教师不多,所以绝大多数超前教学对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无效的。)

总之一句话,因为市场就是要遵循简单的供需关系,有需求,就一定会有供给,区别不过是以怎样的方式做到而已。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需求?

如果我们梳理培训班存在的逻辑,会发现它面对的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两个点:筛选规则和教育的最终出口。

所谓筛选规则,就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所谓教育出口,就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中拿到一个最好的资质,从而进入社会竞争的关键地带。

这两个问题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可能也不太容易解决培训班的问题。

按照市场的逻辑,当然是需求越大,就应该提供更多的供给。上面两个问题的供给不能解决,必然倒压下游的需求市场,导致培训班早已一片蓝海,但家长仍然趋之若鹜。

这个问题其实举世皆存,尤其是美国学制的国家,尤其严重。所以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我们参考海内外的做法,其实无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提供大量的优质学校,或者利用规则拉平各学校的生源质量。简单说,如果天下学校都是清北,而且每个人都能上,那么培训班就没什么意义了。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学校都做到优质。

我国1998年进行大学扩招,就是这样一种努力。一方面提供了985、211这样百余所国内一流和准一流的高校供选择,同时通过资源整合新设立了一些新的大学,另外一方面,则让学生考大学变得容易,这几年我们每年高考录取人数已经超过了700万,按理来说,高考相比以往已经容易了很多。

我们回顾1994年中国台湾的教改,其实也差不多的,他们其中一条要求就是要「广设高中大学」,然后扩大招生人数。而且最终产生的后果也比较相似,就是高校高中增多,同时升学人数很大,但最终学生的质量和教学的水准都在下降。所以这些年他们也在反思,这种问题应该怎么纠正。

我想,这其中的难点就在于,学校和学生终究会分出高下,这一点几乎无可避免,想要做到全是北清其实很难的。

第二种方式,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升入自己理想的或者适合的学校。就是说,我们没必要全都考清北,如果你音乐好,那可以进音乐学校,你演技好,就可以进电影学校。重要的是学生喜欢,而且适合自己的未来发展。如果我们能提供足够多这样的学校,那么只要学校教学质量不差,培训班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目前很多欧洲国家的做法就是这样。它通过不断地分流设计,最终达成这一目标。我国这几年政策上也有这样的趋势,尤其是对中高职的重视。

但目前的问题在于中高职的教学质量如何,如果中高职教学质量不行,那同样不能禁止人们选择更好大学的欲望,也就不可能禁止培训班泛滥的趋势。

另外就是在初高中阶段如何进行筛选分流,倘若只是依靠成绩进行分流,那未来可能仍然是很难的。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途径吗?也有的。比如说,衡水中学这类学校需不需要培训班?估计没必要。

按照媒体的报道,这类学校对时间的控制精确到分钟,所以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报班。但衡水中学其实取代了培训班的做法,本质上它仍然是上面说的:「大量占用学生时间,把学校的内容切割精细化再讲一遍,然后对难点重点做出针对性的策略,通过拉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和重复训练,最终达到成效。」

对学生来说,只是换了一个场地,换了一批教师而已。对有些学生来说,甚至教师都没换。所以我们就要问,那消除培训班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儿童有更多的空暇时间去自我安排,那么衡水中学这样的学校怎么能做到给学生们空暇时间呢?这同样是一个问题。

这事很漫长,破解它,既需要时间,也需要勇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