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情天对联》赏析
《红楼梦》第五回
读红品诗词-23
《孽海情天对联》赏析
文/墨吟 筱蕊
宝玉见那绝艳的女子是一个仙姑,喜的忙上来作揖,笑问道:“神仙姐姐,不知从哪里来,如今要往哪里去?我也不知这是何处,望乞提携提携。”那仙姑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还香洞,太虚幻境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绵缠于此处,是以前来核察机会,布散相思。今忽与尔相逢,亦非偶然。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素练霓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曲十二支,试随吾一游否?”
试问:谁曾到过离恨天、灌愁海?谁曾去过放春山、还香洞?谁又曾游过太虚幻境?虽然《红楼梦》多次提及警幻仙子,也只有癞头和尚、跛足道人、神瑛侍者,绛珠仙子这些仙界人物见过,但在梦中游历太虚幻境、见过警幻仙子者,贾宝玉是唯一人。故警幻者,实乃警示宝玉之幻影也。
且说宝玉听了警幻仙姑一席话,喜跃非常,便忘了秦氏在何处了,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有一副对联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也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联,大书云: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匾额“孽海情天”系由佛教用语“情孽”演化而来,佛教主张“色空”,认为情是罪孽之源。曹雪芹崇尚佛教和道教,这从他作品中塑造的一僧一道两个人物形象中可以得到印证。但他并不赞同佛教的“情孽观”,故把“情孽”二字拆开,演化成“孽海情天”,意即:罪孽或许比海深,情爱却更比天高。
匾额下的对联,曹雪芹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深化了。
上联说:堪叹啊!无论地有多厚,天有多高,天地有眼。普天之下,从古及今,情爱就像一颗种子萌芽,是人类心中自然生发的一种情愫,它在爱的雨露中蓬勃成长,谁也阻挡不了这一态势。若禁绝情爱,人类便无以繁衍,岂非自取灭亡?
“厚地高天”典出《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原意为:天地有眼,俯瞰仰视,故做人不能不规矩,行事不能不谨慎。
下联说:可怜啊!为了追求真爱的这些痴男怨女,他们主宰不了内心生发的自然之爱,为情苦,为情痛。人世间最偿还不了的就是这情债啊!
“风月”原指自然景色,后借指男女情爱。“痴男怨女”表面上是泛指,其代表人物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林黛玉原是绛珠仙子下凡,欲以一生所有的眼泪来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贾宝玉原是顽石下凡,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荣华富贵。黛玉错把宝玉当神瑛,二人一见钟情,情意相合,不料受封建礼教摧残,终酿成宝黛悲剧。
这正是:自古多情空遗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