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阻塞:

宫腔粘连是由于妊娠或非妊娠子宫的创伤,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使宫腔部分或者全部闭塞从而导致月经异常,不孕或者反复流产等,其本质是内膜纤维化。中医属“月经过少”、“闭经”、“痛经”、“不孕”等范畴。

此病大多数没有典型的症状,主要是月经的改变月经量少,甚至停经,痛经等症状,有些患者因为不孕或者反复流产就诊检查时才发现有宫腔粘连,所以此病基本上都发生于育龄期妇女

肾虚血瘀为宫腔粘连的主要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

通输卵管

柴胡6升麻6当归15赤芍15干姜10小茴10肉桂10生地30川芎15三棱10莪术10乌药10香附10槟榔10党参30皂角刺30杜仲30

宫腔粘连方:

活血化瘀通络助孕:生蒲黄10g五灵脂12g生苡仁20g败酱草20g当归10g丹参15g赤芍15g王不留行15g益母草20g莪术10g柴胡15g鳖甲30g桃仁10g大黄5g水煎服。

加减:

输卵管积水者加大戟(有毒反甘草不可过量) 6g、猪苓 30g;输卵管完全梗阻者加广地龙 12g;伴黄体功能欠佳,BBT 提示黄体升温不佳,加仙灵脾 10g、巴戟肉 9g、苁蓉 10g、杞子 10g、菟丝子 12g。化瘀通管为主,佐v以对症治疗。伴有炎性包块时,可酌用三棱、莪术、夏枯草、牡蛎等软坚消瘰之品;输卵管积水、积液、积脓者,加益母草、瞿麦、琥珀、苏木、白花蛇舌草等药。通管药中以穿山甲、威灵仙、水蛭、路路通、刘寄奴等最为常用。经前加用香附、丹皮、延胡以疏肝调经。腹痛剧加红藤、半枝莲、乳香、没药等。经水淋漓加用附子、肉桂(可用桂枝代)温补肾阳,鼓舞肾气。扶正加用党参、黄芪、白术、淮山药等。

子宫粘连分段调理:

卵泡期是月经周期的一个时期,月经周期包括卵泡期和黄体期,其中卵泡期是指月经来潮第一天到排卵日之间的阶段,期间原始卵泡逐渐发育成成熟卵泡。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卵泡期一般是14天,即月经周期第1-14天,但是具体时间,根据不同女性的月经周期不同,长短也会不同。

在卵泡期内,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增加,促进原始卵泡发育,同时分泌雌激素。雌激素可剌激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还可促进子宫内膜表面的上皮、腺体、间质管增殖。随着雌激素水平不断提高,阴道黏液分泌量增加,黏液稀薄、透明。

卵泡期内卵泡接近成熟时,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会>200pg/ml,并持续48小时,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正反馈作用。此时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达到峰值,两者协同作用,促使成熟卵泡排卵,排卵后即进入黄体期。

本病治宜补肾活血,并根据月经生理过程中肾阴阳消长、气血盈亏变化,分期论治,采用中药序贯疗法。

卵泡期予“促卵泡方”:

经期7~14天

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丹参、阿胶、川椒、熟地、白芍、当归、蒲公英。

卵泡期血海空虚,胞宫在肾的作用下行脏的功能,精血同源,故予“促卵泡方”以滋补肾精、化生经血。方中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熟地、白芍滋阴养血,阿胶乃血肉有情之品,入肝肾养血填精,使经血渐盈;一味川椒以其辛热纯阳之性配合一派阴柔之物,阳中求阴,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通达三焦;当归、丹参养血活血,以助阴精转化;同时因宫腔镜术中湿热之邪可侵入胞宫,加用蒲公英清热利湿以祛邪,亦可疏肝,保持气机通畅,使血行畅达。

黄体期予“补黄体方”:

经期15~28

仙灵脾、紫石英、枸杞子、菟丝子、熟地、当归、川芎、白芍、丹参。

黄体期由阴入阳,阳长阴消,故予“补黄体方”以温补肾阳,方中当归、熟地、川芎、白芍之四物汤,补而不滞,温而不燥,补肾活血,标本同治,加用仙灵脾、紫石英温暖胞宫,益肾填精。

经期予“催经方”:28

月经期1~4天

当归、川芎、益母草、牛膝、丹参、蒲黄、五灵脂。

经期重阳转阴,胞宫满而泻之,故当排泄月经,此期予“催经方”以活血化瘀。

一:月经期的治疗(月经第1天至第4天)

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各9克),黄芪,党参,益母草,川牛膝,香附

腰痛加川断,寄生,杜仲,

失眠加茯神或首乌藤。

二:内膜增长期治疗(月v经第5天至第14天)

湿热重,常用银甲片,康复新液;

湿不明显,常用党参、黄芪、炒白术、北沙参、桑葚、山药,菟丝子、枸杞子,鸡血藤,当归,红曲等补肾健脾治本为主。

三:黄体期的治疗(月经第15天至第28天)

内膜达到0.8厘米以上,予逍遥丸

内膜未达0.8厘米,偏重于活血、疏肝、健脾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