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阳

  • 10 附阳穴的取法

  • 11 附阳穴穴位解剖

    • 11.1 层次解剖

    • 11.2 穴区神经、血管

  • 12 附阳穴的功效与作用

  • 13 附阳穴主治病证

  • 14 刺灸法

    • 14.1 刺法

    • 14.2 灸法

  • 15 附阳穴的配伍

  • 16 文献摘要

  • 17 参考资料

  • 附:

    • 1古籍中的附阳

1 拼音

fù yáng

2 英文参考

Fūyáng BL59[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附阳为经穴别名,即跗阳[1]。见《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冰注。

穴位 跗阳
汉语拼音 Fuyang
罗马拼音 Fuyang
美国英译名 Foot Yang



中国 BL59
日本 59

莫兰特氏 V59
富耶氏
德国 B59
英国 B59
美国 BI59

跗阳为经穴名(Fūyáng BL59)[2]。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付阳;《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冰注作附阳,别名外阳阳蹻[3]。属足太阳膀胱经[2]。跗阳是阳蹻脉郄穴[2][4]。跗即足背,阳为阴之对,上为阳,此穴在小腿侧足背上方,故名跗阳[2]。跗阳穴主治头、腰、膝、踝等疾患:如头重如石,头痛目眩,腰骶髋股后外侧痛,膝胫酸重,霍乱转筋寒湿脚气外踝红肿,两足生疮,癫痫,下肢不遂,头痛,头重,腰腿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下肢瘫痪脚气,现代又多用跗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急性腰扭伤腓肠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4 跗阳穴的别名

付阳(《备急千金要方》),附阳(《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外阳(《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阳蹻(《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痿厥风头重……四肢不举,跗阳主之。

6 穴名

跗即足背,阳为阴之对,上为阳,此穴在小腿外侧足背上方,故名跗阳[2]

跗,有足背之义。《庄子秋水》:“蹶泥则没足灭跗。”《龙龛手鉴》云:“足上也。”通附,从属、靠近之意。阳,背为阳,上亦为阳。因足太阳之络(飞扬)别走足少阴肾经阳气将尽,从此阳经已络于阴经,实有附属阳气之意,位于足阳明足少阳之后,相与附丽而行,故在飞扬络穴之下,设此穴为跗阳。[5]

7 特异性

跗阳为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蹻脉的交会穴,是阳蹻脉的郄穴。

8 所属部位

小腿部[6]

9 附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跗阳穴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阳跷脉郄穴[4]

跗阳穴位于小腿后区,昆仑( BL60)直上3寸,腓骨与跟腱之间。正坐或侧卧取之[2]

跗阳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3寸处[3]

跗阳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跗阳穴在小腿的位置

跗阳穴在小腿的位置

跗阳穴在小腿的位置(肌肉

跗阳穴在小腿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10 附阳穴的取法

跗阳穴位于小腿后区,昆仑( BL60)直上3寸,腓骨与跟腱之间。正坐或侧卧取之[2]

正坐垂足或俯卧位,在足外踝后方,昆仑直上3寸处取穴

俯卧位,昆仑穴直上3寸小腿后外侧处取穴[7]

11 附阳穴穴位解剖

跗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腓骨短肌、(踇)长屈肌。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脉末支。当腓肠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该神经为腓总神经自腘窝内发出,向下走行于小腿后区外侧,并没途发出分支,分布于小腿外侧的皮肤。腓肠外侧皮神经发交通支,于小腿中、下1/3交界处与腓肠内侧皮神经会合成腓肠神经,伴小隐静脉向下外方行至足背外侧缘。曲张的小隐静脉和皮神经可以反复交叉。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腓骨短肌→长屈肌[2]

皮肤→皮下组织→腓骨短肌→𧿹长屈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腓肠神经分支和小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腓浅神经、胫神经和腓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脉末支[3]

12 附阳穴的功效与作用

跗阳穴有清头风、疏筋络的作用[2]

跗阳穴厥阴舒筋活络退热散风的功效。

跗阳穴为阳跷脉之郄穴,阳跷脉主运动,凡运动功能障碍、行走困难、屈伸不利等下肢病均可治疗[9]

跗阳穴系阳跷脉之郄穴,有舒筋利节之功。以上数穴,俱有关于筋,以其俱近于腨肠也,此肌名曰腨肠,则其既关于踹,又关于肠,其治疗可知有关于筋也。[5]

13 附阳穴主治病

跗阳穴主治头、腰、膝、踝等疾患:如头重如石,头痛目眩,腰骶髋股后外侧痛,膝胫酸重,霍乱转筋,寒湿脚气,外踝红肿,两足生疮,癫痫,下肢不遂,头痛,头重,腰腿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下肢瘫痪,脚气,现代又多用跗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急性腰扭伤,腓肠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跗阳穴主治头、腰、膝、踝等疾患:如头重如石、头痛目眩、腰骶髋股后外侧痛、膝胫酸重、霍乱转筋、寒湿脚气、外踝红肿、两足生疮、癫痫、下肢不遂等[2]

跗阳穴主治头痛,头重;腰腿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7]

跗阳穴主治头重、头痛、腰腿痛、下肢瘫痪、外踝红肿[8]

跗阳穴主治头重,头痛,外踝红肿,脚气,腰腿痛,下肢痿痹等[3]

现代又多用跗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2]

1. 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腰扭伤,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头痛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8~1.2寸[7][8],局部有酸胀感[7],可向足底放散[7]

一般直刺1.0~1.5寸[2][3]

14.2 灸法

可灸[2][7][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5 附阳穴的配伍

跗阳配环跳委中,有舒筋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跗阳配大椎风池百会,治头痛[7]

跗阳配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治下肢外侧疼痛[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痿厥风头重、頞痛、枢股腨外廉骨痛瘛疭、痹不仁振寒、时有热、四肢不举,跗阳主之。

针灸大成》:主霍乱转筋,腰痛不能久立,坐不能起,髀枢股胻痛,痿厥,风痹不仁,头重䪼痛,时有寒热,四肢不举。

太平圣惠方》:腰痛不能久立,腿膝胫酸重,筋急屈伸难,坐不能起。

循经考穴编》:瘫痪痿痹,腰尻髀枢股胻痛,外踝红肿,寒湿脚气,两足生疮。

1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68.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5.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 ^ [6]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0.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57.

  8. ^ [8]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6.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5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