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躺躺躺躺:五一“假期宅”背后的传播学逻辑
“五一到了/我喜欢坐在家里/买个地球仪吧/想看哪里转哪里”
△ 图源澎湃新闻随着#北京大兴机场取消航班38架次#、#湖北景区人太多游客等候四小时高喊退票#、#长沙橘子洲景区达承载上限#等“旅游盛况”屡上热搜,“假期宅”逐渐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不要问我去哪里玩/我的家在岛上/那有数不尽的诗和远方/他的名字叫/穷困潦倒”人类本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渴望社交与人群,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假期窝在宿舍房间而不出门。他们号称“世界那么大,身体却不一定要在路上”,把“宅”一字体验到底。久而久之,“宅家”从个体行为逐渐演变成群体文化现象,发展出多内涵的“宅文化”,并进一步推动“宅经济”“宅影视”等的发展,假期宅”这一亚文化背后有其独特的传播学逻辑。
一、“宅文化”的源起及概念界定
“宅”这个名词起源于日本,是“御宅族”的缩略,最早是由日本著名漫画家中森明夫1983年通过漫画作品提出的,主要描写那些对动漫等着迷几乎不顾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的人。后来“宅”就逐渐演变成对那些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兴趣、爱好,而与社会脱节的青年的称呼。“宅一族”最早起源于日本的御宅族,原指热衷且精通于动漫或电脑游戏的人,后来也泛指热衷于如电子设备、音乐、游戏等小众文化并对此有深入研究的发烧友。“宅文化”原指对 ACG(动画、漫画、游戏)等次文化产品极度痴迷的社会群体及其言行,略带贬义。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宅文化”演变为一种现代流行的,指一种对于私人空间的追求,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在全球化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亚文化现象。郭珊认为,宅文化是在网络媒介全球化发展下形成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是一种超越地域和血缘的群体组织普遍热衷的生活方式,也是个人化消费社会的一种象征,同样也是追求个人感受和独立的群体反驳。
二、“宅文化”的本土化传播与发展
“宅文化”起源于日本,在英国、美国等国家发展较早,20世纪80年代末期传入我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宅男、宅女”“宅青”的出现表示我国宅文化开始崭露头角。宅文化由日本传入中国,早期主要流行于台湾地区,随后由台湾地区传入我国大陆地区,且进一步在全国蔓延开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宅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有了更为肥沃的环境土壤,其内涵与范围也愈加丰富多样化,不仅仅指代沉迷ACG的年轻人,也指代不愿出门社交、沉迷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人群。在中国,“御宅族”群体主要是指“80 后”和“90 后”年轻人群体,由于宅文化在传入中国时携带了日本御宅本土的动漫情结。早期,在中国的BBS和贴吧中,宅文化群体会通过组建网络社区或发布帖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认同。国内御宅文化的两大社区“腾讯动漫社团”和“百度动漫吧”也一直保持活跃状态。21世纪,随着弹幕视频网站“bilibili”的崛起,宅群体获得文化新基地,群体也逐渐迎来二次扩张。除了参与网络社区交流以外,宅群体也经常组织一些线下的活动,如社团组织和角色扮演(Cosplay)等来巩固社团友谊,即使是如今泛化的宅文化群体,他们除了专注于个人的虚拟空间外,也会建立在这样或那样的网络群体传播上开展一些对应的线下活动。
三、“御宅族”的群体特征
1)文化符号:“拼贴”与“同构”法国符号学家斯特劳斯提出“拼贴”这一概念,认为“拼贴”可以将原有的物品和意义赋予新的意义。保罗·威利斯率先把“同构”这一概念应用到亚文化现象中,描述了一个群体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之间象征性的一致现象。宅文化表情包诞生正是由“拼贴”而成,如丧文化里的“葛优躺”、“累觉不爱”等,通过重新组合与“同构”,宅文化形成独特的符号风格。而这种符号的传递同时也反映了宅文化群体在现实生活压力下的虚弱、痛苦和对私人空间的诉求。2)亚文化群体:“虚拟”与“抵抗”宅文化借助各种社交平台迅速发展起来,其反叛性和边缘性在网络媒体中被放大,发生了与主流文化的抵抗。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亚文化采用了一种孤立的虚拟世界和难以理解的方式来抵抗主流文化,看似是一种“顺从”的表现,实际上则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抵抗”现实中的残酷,这时,家就成了最好的“避难所”,而互联网则是理想的“桃花源”。通过宅在网络或家里,“宅青”们为自己建构了一个可以缓解挫败感、排解感情困扰和生活压力的私密空间,并且通过网络游戏来获取成就感、通过影视作品遗忘现实中的残酷、通过网络世界的活跃氛围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填补生活的空虚感,“实现”自己的价值。 3)文化收编:“商品”与“标签”收编是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整合与牵制,宅文化在产生之初就意味着被主流文化收编的宿命,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一场宅文化与支配力量有限度的合谋。宅文化的收编过程同样是通过商业化与意识形态两种方式来进行的。前者是将带有特殊宅文化标记的符号(例如音乐和服装)转换为大量生产的商品;后者是通过警察、媒体和司法系统来控制和重新定义异常行为,也叫做贴标签。宅文化的抵抗风格不是从强烈的、正面的方式与主流文化进行对抗的,而是通过温和而隐蔽的方式对主流文化形成压力,当这种压力越来越大时,统治阶级开始改变其态度,以汇编形式对待这种亚文化。
四、“宅文化”发展的背后
1)社会心理:现实失落与归属2020年,在由Mark Wong发起的一项调研结果中显示,由于社会就业形势紧张,年轻人缺少机会参与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意义的工作,感到被社会疏远,这是“宅”的重要推动因素。自从21世纪中国香港朝着知识型经济转型以来,就业机会越来越依靠受教育水平、资历和技能,年轻人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许多受访者都认为他们在工作和教育上缺乏真正的机会,被疏远与边缘化,他们大多做着对技能要求低的无意义工作,感受到社会的不平等,对未来不抱希望,这使得他们更想依靠网络上的社区和圈层来寻求慰藉与联系,获得社会认同感。2)网络平台:虚拟空间和关系宅文化的消费不只是满足于从动漫游戏中获得的快感,也不只是舒适便捷的网购体验,还有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宅文化群体对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的梦想的追求,是个体心中潜在的某种欲望,是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逐渐强化的群体归属感。 互联网的无界性与匿名性不仅带来线上社交便利,也形成了新型的虚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宅文化群体提供了一个中立、安全的心理环境。来自陌生人的接纳与陪伴,往往可以让宅文化群体克服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助,通过虚拟的过渡性空间进行自我整合、自愈,增加现实中的勇气和力量。
五、进击的“宅经济”
“宅文化”是消费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了宅经济的欣欣向荣。不论是疫情期间的“全民被迫宅”还是五一假期的“自由宅”,“宅文化”和其背后的“宅经济”都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正如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电子商务平台开创了一条从线下到线上的新模式,为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和快递行业的崛起埋下了伏笔,而日常的“宅化”则进一步推动了线上经济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理念的变化,“宅经济”在为中国民众提供重要的“无接触式”服务的同时,无形中培养了人们的新型消费习惯,催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为新兴产业带来历史性的新机遇。例如天猫超级品牌日推出一项主题为“超级宅”的活动,这一活动抓住特殊时期“全民被动宅”的文化情境占据流量红利,创造了可观的收益。最后,学姐默默问一句,今年的五一,你过得还快乐吗?祝大家五四青年节快乐哟~
🌟参考文献:[1]张传洲.“宅经济”的缘起、演化及其发展困境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1(04):79-82.[2]吴晓晖. “宅文化”的本土化及其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0.[3]吴晓晖.浅谈疫情之下的“宅文化”传播[J].新闻传播,2020(07):16-17.🌟「2022木铎各班级」已经上线加入小铎!一起享受研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