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一个古老的网络贸易航线,由于“ 丝绸之路”从东到西不是一个单一的通道,因此“丝绸之路”一词已越来越受到历史学家的青睐。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
东段:从长安或洛阳到玉门关、阳关。(西汉时期由张骞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西汉开辟)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东汉开辟)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经常受到匈奴游牧部落在其北部和西部边界的骚扰。公元前138年,吴皇帝派遣使节张谦到西域,与岳治人民进行谈判,以帮助击败匈奴。
张谦的远征使他接触了中亚的许多不同文化和文明,其中包括他指定的“大元”,“大爱奥尼亚人”,这些人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派生的希腊双峰主义者。大元有强大的马匹,张骞向吴报告,这些马可以有效地用来对付凶猛的匈奴。张谦之行不仅使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进一步接触,而且是在整个土地上有组织,有效的马匹繁殖计划,目的是装备骑兵。汉代以大元的西洋马击败了匈奴。这一成功激发了吴皇帝对通过与西方贸易而获得的其他收益的思考,丝绸之路于公元前130年开通。
当许多不同种类的商品沿着丝绸之路行进时,这个名字源于中国丝绸在西方尤其是在罗马的流行。丝绸之路的路线从中国一直延伸到印度,小亚细亚,再到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再到埃及,非洲大陆,希腊,罗马和英国。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象征。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历代中原王朝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区。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
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中国自1998年起便启动了丝绸之路申请世界遗产的项目。2006年,中国与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库曼五国达成协议,联合申遗。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举行的第38届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丝绸之路同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