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之城》把《哪吒之魔童降世》打开的国漫大门又给关上了

在走进电影院之前,我对《俑之城》的预期处于一个有点复杂的状态:期待了,但是又没完全期待。

之所以抱有希望,是因为近些年尽管大家都在喊国漫电影崛起,但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是在改编原有的神话故事,始终没能出现成体系的原创世界观和人物。

这一次《俑之城》

打出的旗号是“全新中国古风动画电影”,取材自著名的秦代兵马俑

,讲述“男主角蒙远是地下秦陵中一打杂的杂役俑,他和神秘少女史玉合作抓捕地犼、经历险境,不料却发现地犼与兵俑战斗不息的谜团,因此遭遇更大危机”的故事。

而不敢完全期待则是由于多年来作为娱圈吃瓜猹在烂剧堆里摸爬滚打,对眼下影视圈编剧能力的深深不信任。尤其是制作方里打头阵的华强方特,一家做综合性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公司在影视原创方面的能力,更值得画个问号。

最后的观影感受可以说不出所料,一句话总结就是技术美轮美奂,剧情七零八落。如果再尖锐一点,甚至可以说“借鉴”得七零八落,因为在N多桥段里《千与千寻》《驯龙高手》《冰雪奇缘》《哪吒》等等经典前作的味儿都太足了些。

更可怕的是,这部电影的创作理念从头到尾都给人一股浓浓的招商PPT味道。

就像映后主创分享时说的那样,之所以选中秦代兵马俑作为主角,是因为去参观的时候,想到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类似题材的动画电影;而影片中一直负责插科打诨和关键时刻给主角开挂的青铜羊,灵感来源于看到馆藏的青铜兽文物觉得非常可爱,所以要在影片中安排一个这样的角色。

说白了,这部电影从立项之初就是奔着观众兜里的钱去的,他们没有耐心也不在乎自己有没有能力给观众们讲一个好看的故事,干脆用统计报表的方式写剧本,什么情节容易火就往里面塞什么。

观众喜欢看逆风翻盘?那就把男主角蒙远设定成备受歧视的杂役俑,最后成为大英雄;

观众喜欢看主角桀骜不驯,我命由我不由天?那就让蒙远不甘心做杂役俑,并且在滚下悬崖后遇到“人生导师”九尾狐,开始追寻“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观众喜欢看主角成长?那就安排浑身上下哪都不硬、只有嘴硬的蒙远在女主角史玉的悉心教导下武功一日千里(此处是不是还致敬了《神雕侠侣》?);

观众喜欢患难见真情?编剧就写出一个抓俑炼丹的妖道,恰好被蒙远和史玉撞见,打斗中史玉的面具碎了,两人一眼万年;顺便还洗白了一波地犼昆仑,给之后蒙远、史玉跟昆仑产生友谊打下伏笔;至于那个妖道是哪里来的,跟反派大将军有何勾结,抱歉制作方从一开始就打算拍系列电影,这个故事不包括在这一次的电影票钱里;

观众喜欢甜宠?那就安排蒙远和史玉各种尴尬发糖,突如其来的抒情BGM走起,灰姑娘式变装也要来一波,甚至连“真·古董”级别的男女主角摔倒后接吻的烂梗都安排了,唯独忘了交代清楚史玉到底喜欢蒙远什么,因为他是自己的养成系男友吗?

总而言之,《俑之城》创作剧本的标准就是不求合理,但求流行。

场景务必宏大,画面务必美轮美奂,动作戏务必绚烂多彩,地犼昆仑务必毛茸茸可爱到爆棚,男主角蒙远一定要英俊潇洒(然而颇为油腻)。

至于史玉的脸为什么画得相当夸张且毫无生气,问就是女主角不过是帮助男主角蒙远成长并且最终逆袭的NPC和引出下一部电影,将故事从秦代俑城拓展到唐代俑城的工具人,不配拥有哪怕达到及格线的建模水准。

生气又好笑之余,再回过头看看影片宣传中罗列的这一大堆不明觉厉的数据:

“1、以闻名世界的秦代兵马俑为主题,展示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地下世界;

2、由华强方特动漫历时五年精心打造,平均经历了37个版本,超过89次反复打磨;

3、集结了30支业内顶尖团队、千名动画艺术家共筑,画面美轮美奂;

4、入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动画片单元。”

只想说:那又如何?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结果就是蹭了兵马俑一个热度,接下来的常规操作是不是拿着项目商务PPT表示我们要拍系列电影,打造国宝原创IP,新建俑之城主题乐园,融资+增发股票一波走起?

然而“影视寒冬”喊了这么久,这个行业的钱已经不像之前一样好赚了。随着热钱退场、观众对作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搞噱头的项目倒下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就像豆瓣网友说的那样:“方案做得多但真不代表原创得多”。

醒醒吧,内容为王的时刻已经到来了,还在拿商务PPT炒项目的制作方脑子里的坑都只能靠赔的钱填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