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九)
九、图形清晰 印象深刻
美国一个著名的图论学者哈拉里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一个战役的指挥者要作决策时,往往站在地图前凝思,随着视线中出现的一个个地名与标号,记忆活跃起来了,记忆提供的材料,帮助他定出作战方案。熟悉全国地图的人,若要回忆京广线经过的大中城市,大脑中先浮现铁路线路图,就可以按顺序回忆出这些城市的名称。又如内燃机的结构若单用文字表达很难记,有一张结构图帮助就容易记了。
由于利用图表能很简明清晰地揭示事物间的关系,便于我们掌握系统的知识。图表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被广泛地采用。例如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世界各国(地区)面积、人口、首都(首府)一览表》、《我国历史朝代年表》等,看起来都一目了然。利用图表进行记忆的方法称为“图表法”。
其实,图表不仅因其清晰使印象深刻易记,而且图形本身的形象感就能较强烈地刺激大脑。请看一遍下面的图形与数字:
看完后回忆一下,记得最清楚的是什么呢?一定是其中的四个图形:△、鱼形、□、◇。假如你把这串数字与图形全记住了,过一两个钟头、一天或更长时间后试图回忆,记得最清晰的一定还是图形。如果再进一步比较,还发现鱼形是最好记的,因为这一图形表示的事物最具体,其余三个图形则是许多物体形状的概括。
某项内容,单用文字列出来就不如把它放在图形中好记了。如:
右图的圆形,可对大脑产生较强的刺激,图中“距离”占的面积大,“时间”与“速度”占的面积小,这种形象会印在脑子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显示出来了:占大面积的应该是乘积,占小面积的两个是因数。
在实用中,每个人都可以巧制一些图表来帮助自己记忆。例如初中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词类,较难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与副词。简单的区别方法是看前三类实词与副词的结合情况,可列下面一个表来记忆。(表中的“○”表示能结合,“×”表示不能结合)。
很明显,与副词的结合情况表明了这三类实词的词性。完全不能结合的是名词,能结合一半的是动词,全部结合的是形容词。反过来也可以用动词、名词、形容词来检验副词了。这样简单的表要记在脑子里是很容易的。
像鱼形比方形好记那样,制图表时若能避免方形,最好不用这种司空见惯的“豆腐块”,尽量制成生动的图表。比如有的老师为帮助学生全面复习,画一棵“知识树”来整理出某科知识的系统内容。在主干上注出科目;主干伸出的树杈是该科知识的各大组成部分;每个部分知识有哪些内容组成再用叶子来表示。以语文为例,见下图。
学生看过这个图后就可以顺着“线索”,一个分枝一个分枝地回忆。这种“树形记忆”,也可以用来整理一个单元、一课书的知识,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使用。可以称它为“树形标钉法”,把要记的内容挂在树的某个固定位置上。
某些事物有共性的一面又有细微的差别,如记中药的药性、政治课中的一些有共同点的名词解释,也可以用图示法区别记下,比单纯文字说明要好得多,如下图。
图表中的文字要尽量简洁,甚至用字头法简化。要是能利用简单的图形或符号代替文字,记忆效果更好。例如列个图记修辞方法,“设问”用“?”号,“反问”用 ,回忆这些形象比回忆文字容易。
使用图表法记忆,一定要理解图表内容,有的人企图靠看一张《历史复习表》就去参加考试,那是不行的。司马迁在讲到《史记》中的“表”时,说那是“备成学之人览其要”。谁“未成学”就想走捷径,非栽跟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