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顶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顶尖人才的创新活动具有思维特异化、需求高阶化、峰值年轻化、积累持续化四大规律
培养造就顶尖人才,要从顶尖人才创新规律出发,从提供跟踪式科研项目、经济补助等政策,转向定制化研发资助、非共识研发资助、会聚创新资助和科研生涯持续资助
满足顶尖人才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求,不仅要保证顶尖人才的美好生活,还必须大力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生态
文 | 郭铁成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到本世纪中叶,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大国跃升。大国跃升需要靠创新性资产投入和人才驱动,尤其需要顶尖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史表明,少数顶尖创新人才有能力改变科学和技术范式,引领了科学和技术革命,开创了未来增长动力。实现大国跃升,亟待培养造就顶尖创新人才。
顶尖人才创新的四大规律
顶尖人才的创新活动具有思维特异化、需求高阶化、峰值年轻化、积累持续化四大规律。其中思维特异化、需求高阶化是顶尖人才创新的内在规律,峰值年轻化、积累持续化是顶尖人才创新的外在规律。
顶尖人才创新的第一规律是思维特异化,即自主性提出问题,颠覆性思考问题,会聚性解决问题。顶尖人才既能够解决给定的问题,更善于提出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这种能力是产生重大创新的前提;顶尖人才善于颠覆性思考问题,能够突破常规,建立新的科学技术路线,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纵观历史上的重大科技成果,都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路线基础之上;顶尖人才专业知识精湛,同时也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知识,善于找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创新的关键点,会聚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重大问题。统计近十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果,无一不是处于学术会聚点上。
顶尖人才创新的第二规律是需求高阶化,即顶尖创新人才生存和发展的一般需求已经得到相对满足,而自我实现、超我实现的需求成为主要需求。对普通人才起激励作用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虽然不可缺少,但对顶尖人才激励作用已不明显。顶尖人才对才能充分发挥和学术抱负充分实现的需求,以及超越个人利益,为民族、国家和科学奉献自己才学的高级需求,则成为主要激励因素。
顶尖人才创新的第三规律是峰值年轻化,即重大创新成果产生的峰值位于36~45岁的10年。经过对435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公开数据的计算,获奖成果产生在36~45岁的人最多,有174人,占总人数的40%;次大峰值出现在26~35岁,有164人,占总人数的38%。
顶尖人才创新的第四规律是积累持续化,即重大创新成果的产生大多需要10年以上的积累期。根据对上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出,获奖成果产生的平均用时是获得博士学位后的12年。
2020年7月15日,科兴中维的工作人员在即将投产的新冠灭活疫苗原液车间高级别生物安全防护区内进行设备确认 张玉薇摄/本刊
面向顶尖人才设立新型资助计划
培养造就顶尖人才,要从顶尖人才创新规律出发,从提供跟踪式科研项目、经济补助等政策,转向定制化研发资助、非共识研发资助、会聚创新资助和科研生涯持续资助。
一是实施研发定制计划。在科技发展的跟踪模仿时期,发达国家掌握前沿技术,这种技术攻关方向明确,我们要掌握这种技术,一般是先设立攻关任务,再去配置科技人才,这是一种在给定项目、给定任务、给定思路条件下的创新。而到了大国跃升时期,除了跟踪国外技术外,更需要开创性的科学研究和突破性技术研发,即在科研无人区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对于在无人区中探索的资助,不能沿用传统以项目定人的做法,而要以研究者主导,由人定项目,面向顶尖人才实施研发定制计划。
研发定制计划就是由顶尖人才自主选题、自由探索、自主创新,在磋商的基础上形成研发项目。计划的资助对象是顶尖人才及团队,包括顶尖科学家、工程师。不预设申报指南,项目来源于顶尖人才与团队的新概念和新创意,项目形成机制是管理项目的专业机构与顶尖人才及其团队定向磋商,项目内容、周期、金额等都在磋商之列。项目形成后,基础研究项目采取同行评议的评审方法;应用研究项目采取技术、生产、应用三方评议的评审方法,评审专家由科学家、工程师、经济专家、管理专家、技术商业化专家等共同组成。基础研究主要由政府投资,应用研究投资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各方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我国以前的高层次人才计划都是项目制,而不是研发定制。因此,研发定制计划可以通过整合优化现有的高层次人才计划,从中专门剥离一部分设立,也可以单独增设。
二是实施非共识研发计划。由于顶尖人才思维的特异性,经常突破现有知识框架和思维限度,同行评议难以形成共识;而且创新性越强同行评议越无法通过,导致一些真正开创性的研究难以立项。虽然在我国基础研究项目中,也有辅助性的非共识研发项目机制,但资金额度较小,也不是单独的计划。面向顶尖人才,有必要增设单独的非共识研发计划。
非共识研发计划采取推荐制、自荐制相结合的项目提出机制,同行评议、关键少数决策的立项机制;不设门槛条件,面向全社会开放,支持一切有奇思妙想的非共识性人才。为了提高非共识研发项目的成功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非共识研发基金,资助非共识研发计划项目。推荐制可以由顶尖专家独立推荐;也可以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采取多次复议的机制,以最大程度避免同行评议的弊端,尽可能减少非共识研发项目的遗漏。自荐制需要预申请,在概念和创意形成阶段就与管理项目的专业机构沟通、磋商,然后由管理项目的专业机构确定是否鼓励正式申请,或直接邀标。
目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小额探索基金、快速反应研究基金、探索性早期概念研究基金等,都是支持非共识研发项目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探索发展研究基金、非传统知识加速研究基金、革新R01计划等,也是资助非共识研发项目的专门渠道,资助金额也逐年增多。
三是实施会聚创新计划。学科与学科、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产业与产业交叉融合的会聚创新,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显著趋势。但我国许多创新活动人才专业背景单一,人工智能领域不乏计算机专业人才,但少有生物学、医学、化学、法学、伦理学等专业人才;生命健康领域不乏医学人才,但少有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数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人才,等等。因此有必要改变按学科和技术领域分别资助的传统做法,设立会聚创新计划。
为打破传统的科学组织方式,会聚创新计划应由政府联合大学、科研院所、产业界共同出资设立。培育综合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会聚集群,鼓励多学科、多领域、多产业开展会聚研究,建立不同学科的研究联盟、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联盟、不同产业的技术创新联盟,以及形式多样的不同专业合作伙伴网络,促进重大科学发现和创新。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可首先选择综合科学、信息与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会聚计划试点,取得经验后普遍推开。
在鼓励会聚创新方面,英美等国家积极探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2财年设立推动学科交叉研究与教育资助计划,2017年设立23个会聚研究项目,并投资建立会聚加速器;美国能源部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也成功实施了一些会聚研究计划。英国政府支持在伦敦地区建立“伦敦-牛津-剑桥”高校群,促进人工智能领域跨学校、跨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学科会聚生态。
四是实施未来人才计划。未来的顶尖人才要从现在的青年人才中产生,必须把人才工作的重点放在青年。我国也有不少面向青年人才的创新计划,但都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门,缺乏整体设计和相互接续,没能形成支持未来人才的完整计划体系。因此有必要对原有青年人才计划加以整合,设立未来人才计划。计划有统一的目标、程序和规则,具体项目也可分散到有关部门实施。
整合后的未来人才计划,把青年时期作为全部科研生涯的一部分,持续支持,并与其他计划相衔接。重点资助40岁以下青年人才,特别是35岁以下青年人才。大幅度增加资助金额,降低首次获得国家资助的研究人员平均年龄,提高首次申请国家项目资助的成功率。从博士研究生期间开始支持,持续支持15年。在博士研究生阶段,面向优秀青年人才提供种子资金,启动科研生涯首次资助项目;鼓励博士研究生承担企业出资的研发专项,保障博士生科研就业岗位,畅通博士生向产业界流动的渠道。博士就业或进入博士后工作站后,广泛支持自由探索和挑战性研究,促进青年人才尽早确立重大突破方向。之后,对其中涌现出来的突出者持续增加资助,直到取得重大成果。青年人才成长为科研骨干人员或科研带头人之后,由国家基本计划项目资助。
近年来,日本、韩国出台了系统化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了科研生涯不同研究阶段持续资助体系。日本2019年新增“国际竞争力强化研究员项目”“研究者战略培养项目”,以培养青年战略人才;韩国面向青年人才设立“生涯基本研究”支持项目,形成支持青年人才、科研骨干、科研带头人的“金字塔”式资助结构。
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生态
满足顶尖人才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求,不仅要保证顶尖人才的美好生活,还必须大力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生态。
第一,完善顶尖人才建言献策渠道。在现有渠道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顶尖人才诉求表达机制、采纳机制、反馈机制,鼓励顶尖人才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把对顶尖人才的咨询纳入各级政府决策程序。邀请顶尖人才列席党政有关会议和人大、政协会议,聘请顶尖人才兼任政府参事室、咨询委员会、高端智库的有关职务,吸收顶尖人才参加国家发展战略研究。发挥顶尖人才在荐才、引才方面的独特作用,在相关工作中赋予其荐才、引才的提名权。
第二,创建创新文化社区和创新街区。参照硅谷核心技术人才占比17%、服务型人员占比26%的布局,在创新人员生活密集区域建设创新文化社区,社区集成学习、交流、休闲、运动、饮食、艺术、娱乐等文化生活功能。在创新人员工作和生活一体化区域,改建孵化器、加速器、助推器等公共创新空间,增加服务、交流、制作等功能,建设创新街区。创新社区和创新街区参照居民委员会模式管理,纳入社会工作体系。
第三,建设国际化的学术共同体。建立国际化的同行评议机制,形成现代科研伦理规范,客观反映科技劳动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建立科技论文和科技信息国内外高端交流平台,鼓励国内外高层次科学共同体开展交流,形成深度合作的创新网络;鼓励在华设立国际学术组织和技术机构,支持顶尖人才到国际学术组织和技术机构任职。
第四,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和装备投资。在顶尖人才聚集的地区和机构,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发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装备、科研材料、大科学装置,为顶尖人才和未来人才提供一流科研基础条件。□(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