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3个多月,还有救吗?国家名老中医:这个名方对症,别用错了
面瘫3个多月,还有救吗?国家名老中医:这个名方对症,别用错了
面瘫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每个季节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和炎热的夏天发病率最高。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到一至几岁的幼儿,大到七八十岁的老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患面瘫后常常伴有带状疱疹发生。这样的患者临床病情较重,很多病人由于失治误治出现口眼歪斜的后遗症,病人非常痛苦。如果是年轻的面瘫患者,几乎等于毁容,对病人及家庭工作,受到很大影响。
这个疾病虽然不像中风那样会引起病人偏瘫和失语,甚至死亡,但是所造成的口眼歪斜及面部肌肉跳动的后遗症,也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
轻度面瘫患者,通过适当休息,基本可达到临床自愈;中度面瘫患者,需要接受正规治疗,亦可达到基本治愈;重度面瘫患者,由于早期治疗不当,部分病人一味盲目的贴膏药,致使留下不同程度的后期症,其神经损害程度较重,存在面神经萎缩、周围组织粘连,因此需要寻求专科医生进行诊疗。
国家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云枝教授在治疗面瘫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她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及发病年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分型、分期论治,将面瘫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马云枝教授指出,面瘫属于面神经损伤,治疗难度较大,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般治疗也很重要,如急性期避风寒,多休息,少说话,忌大笑,戒烟酒,忌食辛辣油腻食物,避免用眼疲劳,保持眼部清洁。
现将马云枝教授治疗面瘫的典型验案介绍如下:
51岁男性患者,以右侧口眼歪斜3月余为主诉就诊。
发病经过:
患者长期从事个体经营,平素劳心劳力,操劳过度,且饮食不节,缺乏运动锻炼。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重度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病史。
患者3月前劳累感受风寒后出现右侧口眼歪斜,迎风流泪、刷牙漏水、吃饭塞饭、饮食无味,曾在当地乡镇卫生院给予针灸、膏药治疗后,恢复效果较差,因此慕名来到马云枝教授处就诊。
来诊时见其慢性病容,精神萎靡,面色晦暗,表情不自然,形体超重,右侧眉毛、口角低垂,抬眉时右侧额纹变浅,眼裂增宽,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巩膜外露,右侧鼻唇沟变浅。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
案例特点:
马云枝教授详细询问病情后发现,该患者年过五旬,从事个体经营,平素应酬较多,嗜食肥甘,安逸少动,作息不规律,形体超重,同时存在血压、血脂、尿酸代谢紊乱综合征。面瘫病程已3个月余,属于疾病后遗症期,神经损伤程度重,治疗难度较大。
考虑与其长期不良饮食及生活作息习惯,致使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邪气乘虚而入,邪阻脉络,面部肌肉弛缓不收,故而引起面瘫。
诊疗经过:
马云枝教授指出,面瘫属于神经损伤,而患者早期治疗方案单一,不能有效改善口眼歪斜症状,致使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痰瘀留而不行,气血运行受阻,面部肌肉经筋失养,病情缠绵难愈。因脾主肌肉,肝主筋,病程日久,正虚邪恋,脾失运化,肝失疏泄,痰瘀互结,筋肉失养。
目前病程在3月以上,邪气留连、正气已虚,属虚中夹实证。舌暗苔白腻,脉弦滑为肝脾亏虚,痰瘀阻滞之象。
治疗以益气化痰、逐瘀通络,方选牵正散合化痰通络汤加减。
方中姜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利湿以助化痰之力;枳实理气化痰消痞,意在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丹参、川芎、红花活血行瘀;石菖蒲、远志交通心肾,豁痰开窍,黄芪、甘草补气健脾以增强运化之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僵蚕、蜈蚣息风止痉,搜剔络脉;细辛通利头面诸窍;山楂活血降脂。
配合面部针刺、平衡火罐及红外线照射以内病外治。
二诊时,患者症状进一步改善,效不更方。
三诊时,患者湿困脾胃之象显著,故加虎杖、荷叶、炒决明子、白术加强利湿通腑降浊之力。
一月后复诊时,患者诸证较前改善,继服玉屏风散为基础方以巩固治疗。
专家名片
马云枝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40余年,据多年临证经验对帕金森病颇有见解,思想独树一帜,认为肝肾亏虚所致颤证者,辨证施治应以补益肝肾,健运脾胃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