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河马电影(ID:hemamovie)
作 者:河马哥
本众所周知,不少搞自媒体的老外,将夸中国作为自己的财富密码。
像他一样数年如一日,用冷静客观的视角看待中国的歪果仁自媒体真的少之又少。他凭借《南京抗疫现场》、《好久不见,武汉》、《后疫情时代》等作品被国人认可,被外交部点赞。最近他来到了大凉山,一个在互联网上饱受争议的地方。提到大凉山,不少人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交通闭塞、灾害频发、因毒品和懒惰导致永无止境的贫穷。大凉山的确不好进入,从成都坐火车到西昌,75块钱,需要11个小时。但其他刻板印象式的偏见,这部片子或许告诉了我们了答案。片子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山上山下,第二部分则是大山里的教育。竹内亮从火车上下来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曾上《新闻联播》的悬崖村。位于大峡谷中的悬崖村风景优美,但在几年前却需要徒手攀爬到达,不少路段,都必须仰仗近乎垂直的藤梯。昭觉县作为极度贫困地区,面对无数个亟待改变的悬崖村,真的相当乏力。2016年悬崖村被新闻报道后,它和大凉山一起在脱贫攻坚中光速进化。竹内亮因为有恐高症,并未有到达悬崖村,爬到半山腰停了下来。在攀爬钢梯的过程当中,还发生了几件特别有意思的小事。竹内亮遇见一群背着打印机上山的人,怎么想都觉得离谱。其实他们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这样子爬上山,就能为腿脚不方便的群众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本以为老奶奶只是在打柴间隙休息,却没想到反手掏出来个二维码。山上的村民只有一小部分老年人因为念旧不想下山,更多的人则是山上山下两个家,在山上靠旅游业过生活。而哪些不再上山的人又去哪儿了?竹内亮来到昭觉县城。大山里的贫困户们,仅需3000块钱,就可以获得异地搬迁房屋的产权。以前在山上是破旧的土屋,如今是整洁的三室两厅,税收花在这上面真的很有意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尽管刚从山上下来的他们连话都不会说,却已经加入彝绣培训班。竹内亮自己也忍不住,买了个超酷的帆布袋,在今后的几天形影不离。因为没有法律意识,除了问题时老板都依照合同办事,但他们却只会靠拳头说话。因为没有基本的卫生观念,不洗脸不洗衣服,暗地里便遭人排挤。看到这样一句话,在美国的黑人中有科学家、有医生、有教师、有律师、有工程师...而生长在非洲的黑人却造不出一座桥梁、修不起一座两层楼以上的房子,造不出一辆汽车和轮船。所以在外见过世面的家长们,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可以真正的走出大山。为什么不把孩子直接带在身边读书,因为到了外边意味着开支的增加,他们的薪水本就无法支撑他们在城市立足。所以更多的孩子还是留在大山之中,竹内亮的导演,就曾经是一名这里的支教老师。在爱心人士的赞助下,孩子们到学校第一件事便是洗脸刷牙,有的想当像成龙一样的演员,有的想当舞蹈家,有人想唱歌,有人想把足球一直踢下去。因为这所小学一直有支教老师,这里的成绩名列前茅,县里出资建了新教学楼。但这远远不够,毕竟老师们也有自己的人生,待个一年半载就要不得不离开。所以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想要政府提高老师的待遇,把大学生留下来。看完全片,河马哥感觉大凉山的人们并没有互联网传言中的妖魔化。他们善良,他们勤劳,他们心怀梦想,和所以人一模一样。帮助追梦的他们追寻梦想,这或许便是脱贫攻坚的意义。首先是一群足球少年,他们突破层层选拔,来到和皇马俱乐部合作的项目。只要表现优异,便有机会去西班牙,成为少年口中武磊一样的人。当竹内亮问他们有钱了会干什么,有人说买房买车孝敬父母。却有一个孩子说要资助自己山里的小学,以后就不必在泥浆里踢球。他们脱掉自己脏兮兮的外套,沾满泥巴的鞋子,换上一身新衣服。面对着镜头,第一遍“谢谢阿姨阿姨~”,还有叔叔呢。第二遍“谢谢叔叔阿姨~”稚嫩的声音,天真的笑脸,比一切来的治愈。最后是大清早没吃早饭,一家人便来到田野中收获荞麦。一位邻居身怀六甲,却依旧埋头苦干,竹内亮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回到中山打工,她无奈的笑着说这座大山,她真的讨厌死了!在割荞麦的途中,招待竹内亮的妈妈一直不断的拍视频剪辑。虽然没读过书不识多少字,打工回来的她却对最时兴的短视频了如指掌。大凉山中的村妇和短视频,两种东西因为走出去过,就产生了奇妙的联结。只要有机会,人们就会产生光速的改变,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人。无论是孩子还是他们的家人,都值得走出去看一看,都值得过的更好。
最近河马哥在追6.5季的《非正式会谈》,一档长寿的综艺。让一群外国人用中文讨论世界和中国热议的话题,而竹内亮导演也是新晋代表之一。在来中国定居之前,他早就以NHK导演的身份来过中国,初衷也仅仅是想将真实的日本介绍给中国。我们做的许多事情并不被外界知晓认可,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宣传和表达。河马哥写这篇稿子的时间是5月14日,恰好是焦裕禄逝世57周年。
兰考从百里沙丘到千顷澄碧,从穷乡僻壤到浴火重生。
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大凉山有无数人的关爱,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