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15)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自带板凳都来到了小操场,全年级共十二个班,每三个班坐在一起,分别在队伍的前面架起一块黑板,就在教学楼外上课了。由于是特殊时期,每天只上语文、数学,而且是半天课,下午安排的是“抗震救灾”义务劳动。我被老师指定为班长,当时语文课上一时还没有新教材,老师就找来当时的新闻报纸带着我们一起学习,选择一些重点段落让我为同学们朗读。三个班合在一起上课我还是头一次感受,当语文老师一下子叫到我的名字时,心里真有些打鼓。我站起来低着头从队伍里往前走,看到那么多的人将目光向我投来,我表现得有些胆怯。因为,这每一张面孔都是如此的陌生。我双手接过老师手中的报纸,按照老师指定的段落读了起来。开始声音不是很大而略带颤抖,内心仍然未平静下来。老师在一旁鼓励我说:“放开声音,大胆一些!”此时我想起了爸爸平时对我朗读的指导,想起了我在小学为班级整队时的英姿……,立刻调整了一下情绪,抬起头看了看坐在下面的同学们一双双期待的眼神,高声朗读起来。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调整好语速一气呵成。我的声音一落,同学们即刻响起了一片热烈掌声。此时我的脸颊微微泛红,有些不好意思,这阵势还真有些受之不起。老师随即对我的朗读进行了点评,同学们也都说我读得太好了!
没有几天,我就认识了好多同学,印象最深的是王立红。她和我上、下学同路,她父亲就是这个学校的老师。每天下午,我俩都一起到学校去集合,参加抗震救灾劳动。我们的任务是:搬砖、传砖、码砖。下午烈日炎炎,同学们要排队步行走到和平区小白楼那边。到达目的地后,同学们排起了单行长队,间隔近一臂的距离,从一头开始往另一头传砖,最后传给大汽车上的同学,他们负责码好,就这样我们每天下午都去劳动。天气很热,同学们满脸淌着汗水,可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有的同学手都磨起了泡、破了皮、被砖砸伤了,却还仍然坚持着。那时,我们只想为国家、为社会多出一些力,尽快恢复人们正常的生活。现在看来真的从内心为我们那时的这种精神点赞!
正当人们都集中力量投入“抗震救灾”的时候,9月9日,突然传来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的噩耗,全国上下举国哀悼,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那日,全校师生集聚在学校大操场上,胸前佩戴着亲手制作的白花,满含热泪举行悼念仪式。我们这一代人,是生长在毛泽东时代(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对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我们的队伍中可以看到有许多师生真是嚎啕大哭,以致于呼吸不畅被校医护人员搀扶到了一边。我着实感受到了人们对失去领袖之悲痛,期待着灾难过后的光明!
地震后,操场的地面出现了凹凸变形,教学楼也要进行必要的整修,所以直到灾情稳定后,我们才进到教室上课。哇!终于发新书、发课表了。我们又重新调整了班级,见到了我们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好兴奋呀!
班主任张老师是数学老师,我最喜欢数学了!还有语文田老师、英语黄老师……,我都特别喜欢,终于能在教室里上课,我每天开心极了。我仍然是11班的班长(还有一个男生班长),管理着近60名同学的班级,这就要求我尽快熟悉起每一个学生(我不是两个对口小学的),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班级上的大事小情。我凭借自己多年的学生干部经验,召开班委会、课代表、组长会,制定班级各项管理制度……,很快适应了新的集体。
我从小喜欢学习英语,在姐姐上小学学英语的时候我就跟着学。还有我家楼下一楼有个大哥哥,偶然间的一个晚上,我从他家窗外经过,听到屋内有朗读外语的声音。我停下脚步、踮起脚尖往屋里一看,是大哥哥在大声朗读,后来我发现每天晚上8点左右他就听收音机里的英语节目。我特别好奇,一到晚上就蹬着他家窗台下面的台阶,偷偷地趴在他家窗外瞪着眼看、贴着耳朵听,还生怕被他看到,只要他一转身,我就赶紧猫下腰,藏到窗台下面去,我特别羡慕他。再有就是我小学同学刘志强的大姐秀鸾,她当时是外语学院的工农兵学员(听大人们说的),人长得很漂亮,声音特别好听。那时到夏天,家里没有电扇、空调,人们都拿着蒲扇、板凳坐在楼外面的阴凉地方乘凉。我经常看到秀鸾姐手捧着外语书坐在楼下朗读,每每此时我都赶紧凑到她的旁边听她流利地朗读英语的声音。虽然听不大懂,但我还是愿意听,偶尔也能听出个别的几个词(那时学英语是哑巴英语,甚至家里都没有录音机),我只是听,不好意思打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