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军/一双筷子, 传承华夏文明三千年(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一双筷子

    传承华夏文明三千年

胡庆军

2018年8月,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纳发布的一段广告视频引发争议,尤其是其中关于“筷子”的内容。视频中的模特拿筷子的姿势矫揉造作,还将筷子称为“小棍子状的餐具”、“像钳子一样”,有网友认为该视频传递出对中国文化的不理解和不尊重,涉嫌种族歧视。

      2018年8月21日,杜嘉班纳创始人兼设计师辱华一事引发舆论批评,央视重发此前一段关于筷子的短片,并配文“你真的懂中国的筷子吗?”

      这段视频引起了中国网友的共鸣,在一天不到的时间里,获得了107万转发、39.5万点赞和4万多条评论。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她璀璨的文化光辉耀眼夺目。而其中的筷子文化以其不朽的品格,独特的魅力,成为华夏文化大花园里的一只奇葩,人们称它是中国人四大发明之外的一大发明。同时,筷子作为文明的产物,承载着人类饮食及社会文化,这两根七八寸长,细如小指的简简单单的小棍子,绝妙地应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灵活地在餐桌上大显身手,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东方文明的象征,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精华。

   很多人都记得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里一位母亲手里那双蘸满母爱温情的筷子吗?她用筷尖蘸了一点香香的酱油喂进婴儿的嘴里,看到婴儿奇怪的表情,她满意地笑了。人生的温情和滋味难道于是就从这里开始。

相传,刘伯温与明太祖朱元璋刚结识的时候,太祖正在吃饭,对刘伯温说说:“久闻先生大名,可否以孤手中竹筷为题,吟首一诗?”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诗的难度,太祖要求诗中不能出现“筷”字的字眼,不要筷子却写筷子,还要临场发挥。

这时候,刘伯温见太祖所用筷子乃湘妃竹所制,吟道:

    一对湘江玉并肩,二妃曾洒泪痕斑。

      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候一箸间。

太祖赞不绝口。汉家400年江山社稷,始于汉高祖刘邦,而这刘伯温把自己比作张良,那他朱元璋岂不就是汉高祖,正和太祖的想法。由此也可以看出刘伯温的政治抱负,事实证明,明太祖的赏识没有错,刘伯温也一直被视为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一谋士。后来这首诗流传到民间,人们给它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筷子诗》。

著名作家冯骥才手书咏箸诗,赠上海藏筷名家兰翔: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

       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

这首则集中体现了筷子的作用及文化传承。正如《春江花月夜》所形容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形容的物象一样,筷子,是中国人的历史记录,跨越千年,每日都在使用,只是来往的人换了。

  现如今当数不尽的工具、器具和产品都已被时间淘汰,只有筷子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千上万的人们用它们来夹取食物、享受生活。“一笼藏日月,双筷起炎黄。”由先秦时代的“梜”到汉代的“箸”,再到明代始称“筷”,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筷子已经走过3000多年的历史。

  筷子文化源远流长,从读音和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

筷子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纣之前 。

箸,即是筷子。以象牙为筷,可见纣王生活的奢侈。

敧的意思,释为“持去也”,指持箸取物。一些古籍中,在“箸”字的左边加上一个偏旁“木”,说明最早的筷子,主要以竹、木为材质制成。以后才有象牙、兽骨、玉石、金、银、铜、铁等材质制成的筷子。

筷子除名“箸”之外,还有许多称谓:“筴”、“提”、“挟”、“筲”、“筯”,不过主要称呼为“箸”。

在古诗文中,“箸”因与文人的酒宴饮食不可须臾离,故出现的频率很高。

“筷”,是民间早已流传的一个俗体字。究其原因,“箸”的读音近于“住”、“滞”、“堵”,为有些行业的人所忌讳,从事水上生涯的船家尤甚,谁愿行船和水路老是“住留”、“滞停”、“堵塞”呢?于是为讨“口吉”,反其意而改称为“快”,加上“竹”头,便成了书面文字的“筷”,这在明人所写的笔记《推窗寤语》中有所记载。一些著名文人也会在诗中间或使用“筷”字,白居易就写过这样的诗句:“白杯青竹筷,俭洁无膻腥。”在《金瓶梅》、《红楼梦》中,既有“箸”也有“筷”,这与作者在小说中大量采用俚语俗词不无关系。

与筷子有关的历史故事不少,如“借箸画策”:楚汉之战时,张良以筷子作笔为刘邦筹划分封六国的天下大计,令刘邦大为叹服。

《三国演义》中,当刘备心怀大志但还羽翼未丰时,奉行的是韬讳之策,曹操设宴试探他,说:“天下英雄唯操与备。”刘备闻言惊惶失措,手上的筷子也掉落在地,幸而此时风雨交加且夹杂雷声,他便以此为由掩饰过去。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唐玄宗在一次御宴中,将手中的金筷赏赐给丞相宋憬。宋憬“莫知其由,不敢称谢”。唐玄宗解释道:并非是赐金给你,是以此来表彰你的正直。

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

一说商朝的末代帝王商纣王,平时喜怒无常,相当难伺候,经常因为菜冷热咸淡的问题大发雷霆,所以他的宠妃妲己,都会自己提前品尝一下。

有一天,妲己尝试的几碗佳肴都太烫,已经没有时间调换,情急之下取下头上的长玉簪将菜夹起来,用嘴吹了又吹,等稍微凉些,再放入商纣王口中。后来,妲己就令工匠特制了两根长玉簪专门用于夹菜,就此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在古人的野史笔记中,时或读到以铁筷子作武器的文字。记得有一则叙说少林寺一个烧火和尚,工余以铁筷子练习夹飞来飞去的苍蝇,到实战时,则可夹住飞来的箭矢,称得上是一种绝技。

筷子的出现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革命,更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象征。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

  如果说饮食的工具、方式和礼仪是人类最文明的符号之一的话,那么筷子在文明的体现上更含蓄、更中庸,注重从食物外部夹取,强调共享、礼让与和谐,呈现的是影响深远的儒家伦理,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承载了我们生活的变迁。

    筷子,一双牵动亿万中国人心的普普通通的用具,很多时候我们似乎从没有正眼重视过它,但是陡然却又发现,筷子却从未离开过自己,人类自站立行走开始,自用明火做饭开始,是不是就想到使用这样神奇的两根细棍子来夹菜、吃喝?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所以筷子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特征,称其为中国的国粹。因为,不管姜子牙与筷子的传说是否属实,但是自商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了筷子。

商朝灭亡后,箕子入朝,筷子也随之传入朝鲜半岛两国,并且保留了中国筷子和勺子并用的传统。到了周朝,箸传播到了中原周边的游牧民族那边,当时中原已经会用刀子来切割肉,由此发明了刀和筷子的组合。这说明,中国古时的经济和饮食文化是领先于其他世界各民族的。

到了隋唐五代时期,有了金箸、银箸、犀箸等,但这是只有贵族才用得起,成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这一时期,日本处于奈良时代,和中国文化交往密切。一个叫小野妹子(男的,别笑)的使者将箸带回了日本,成为各个阶层喜闻乐见的食具。

到了宋朝,由于米饭和拈除流食的流行,箸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具。到了明清时期,因为箸的谐音为“住”,犯了船家忌讳,将箸称为快儿或筷子,于是逐渐成为我们现在所称的筷子。

     一双筷子,记录了中国的几千年悠久文明史,很多时候如果小孩在饭桌上自顾自抢先夹菜,这时候大人就会轻轻地抓住小孩的筷子说:“让长辈先夹”;邻里之间来往,留人吃饭,都说“多个人多双筷子而已”这样质朴的话,映射着邻里友爱的温馨。在中国很多地方,每当春节或者其他节日,饭桌上总是要摆一副碗筷,那是给逝去先人的,一家人一起吃饭仿佛他们还在,一双细小的筷子代表着家人的思念,代表着一种关爱,因为一双筷子带着温情也带着温暖,带着回忆也带着恩情,永远是人们之间温馨的纽带。

    一双小小的筷子,是中华儿女文化和民族情感的承接和延续。古老的中华文化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传承,而筷子就是一种很好的介质。认真审视手里这双微不足道的筷子,你仿佛自己正行走在岁月的跑道上。或许我们记不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拿起筷子,也记不清第一次用筷子夹起食物时的兴奋和喜悦。记不清生活里使用筷子夹取美食的细节,但我们却知道自己在筷子文化里一直享受一种幸福和温情。

  生活像一双筷子,两根筷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把美好的日子搛起来,送进我们的口中。少了哪一个都不行,一根筷子,只能蘸一点点卤汁,永远无法捕捉到生活的真正滋味。一双筷子,应该是平行的,给另一根筷子足够自由的空间,空间越大,收获就越大。“一双筷子哟,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哟,牢牢抱成团……”这首歌很多人都听过,老师和父辈从小就在吃饭的时候教育后辈,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过去、现在、将来无穷溃也。道理浅显未必人人都往心里去,往心里去了未必人人做得到,如果所有华人都如筷子般牢牢抱成团,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同仇敌忾,中国何愁不强大,何来内忧何惧外患!还有谁敢再欺侮!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古来有之。透过一双小小的筷子,便可见一斑。一张小小的餐桌,一双小小的筷子足以演绎的淋漓尽致。从一双筷子可以反映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古老的文明,可以折射祖先生活的影子,或许其本身就是一个缩影,经过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洗练,或多或少都有些变化,我们不难复原出其曾经的样子,也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祖先宗明才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代对筷子的科学研究也是非常有意思。一双简单细小的筷子,你可别小看它,作为一种餐具,不仅仅具有夹、拨、挑、扒、撮、撒等多种功能,有一位日本学者认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神经系统的内在活动,有助于人的动作灵活、思维敏捷。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古人的智慧,发明的伟大!所以说,人类选择筷子进食是一种最佳方式,中国发明和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称得上是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

    筷子,在中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筷子不仅仅是一个餐具,同时它还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变化。有学者认为,筷子之所以能在中国社会扎根,原因之一可能是,无论是刀叉还是匙匕,都只能各自分食,而使用筷子众人就可以在一盘菜中取食,这才发展成“合桌会食”的形态。这也推动了中国社会一团和气的大家庭生活。

筷子还是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蔡元培曾说:“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用刀叉,不过,我们中国人是酷爱和平的民族,总觉得刀叉是杀人的武器,使用它吃饭菜太不文雅,所以从商朝时起就改用'匕’割肉,用箸夹菜。后来烹饪改进,筷子可以夹肉,'匕’就不再用于席上。”

经过岁月的磨练和时间的洗礼,筷子不但没有被历史淘汰,而是越发的散发出历久弥香的气息,并慢慢演化成以一种实用与文化相结合的形式而存在。如今,融入3000年文明史的筷箸以其品种多样的工艺制作,正逐渐成为人们馈赠亲朋好友的旅游佳品,其文化内涵也彰显其中。

筷子历经三千多年,依旧是两根小小的棍子,只是材质和美感上发生了变化,但不管何种材质的筷子,其始终是一双筷子。但它就像接力棒,把祖先创造的文明代代传承,又像是两条平行线,看似无关其实密不可分,从远古延伸了三千多年,而且将一直延伸……

同题诗——

筷子的故事

郭永秀(新加坡)

五指微拢,轻轻

夹起五千年的芬芳

精致,如慢磨细琢的象牙雕刻

轻灵,如伸缩自如的关节

简单而实用──

是手中两枝等长的平衡

那时,我们的祖先

从黄河翻滚的急流中

湍湍涌出

涌向无人的海岸

向南,向陌生的异域

不毛的芜岛

以两枝竹筷

徐徐插下,一则

拓荒的血泪史

一支擎着,辛勤与智慧

一支擎着,和平与友爱

两支,便擎起

整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底下,根须开始蔓延

且慢慢深入

岛上每一寸土

多少辛劳,多少努力

一代又一代

生命延续,以两支竹筷

祖先在历史中告诉我们:

一支易折,两支

才有御敌的力量

合起来便可──

顶天立地威武不惧

不能分,一分

根须腐烂,枝桠断裂

子孙也找不到族谱

如今,当我们丰衣足食

爱好时髦的下一代

争着拿刀叉的时候

谁去告诉他们:

这平凡而真实的──

筷子的故事?

筷子的故事

黄梵

筷子,始终记得林子目睹的山火

现在,它晒太阳都成了奢望

它只庆幸,不像铺轨的枕木

摆脱不了钉子冒充它骨头的野心

现在,它是我餐桌上的伶人

绷直修长的腿,踮起脚尖跳芭蕾——

只有盘子不会记错它的舞步

只有人,才用食物解释它的艺术

有无数次,它分开长腿

是想夹住灯下它自己的影子

想穿上灯光造的这双舞鞋

它用尽优雅,仍无法摆脱

天天托举食物的庸碌命运

我每次去西方,都会想念它

但我对它的爱,像对空碗一样空洞

我总用手指,逼它向食物屈服

它却认为,是我的手指

帮它按住了沉默那高贵的弦位

当火车用全部的骄傲,压着枕木

我想,枕木才是筷子的孪生兄弟

它们都用佛一样的沉默说:

来吧,我会永远宽恕你!

作者简介

胡庆军,笔名北友,1969年12月出生。河北黄骅人。主任记者职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曾出任多家刊物、网站编委、副总编、总编。作品散见《西北军事文学》《诗潮》《绿风》<<中国文化报》《天津文学》《时代文学》泰国《中华日报》等报刊。作品被收入《2009中国诗歌选》《2010中国诗歌选》《中国网络诗歌精选》、《天津现当代诗选》《中国散文选100家》等30余种文学选本。著有诗集《走向成熟》、《远去的风景》、《点亮一盏心灯》、《站在时光的边缘》等多部。

《河南文学》杂志是炎黄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炎黄出版社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筷子背后的中国文化

    中国筷子形状近似长方体或圆柱体,较长且厚重,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象征人的"七情六欲",材质多以木质或竹质,也有用象牙.红木.金银等名贵材料制作的工艺品箸,更善运用各雕刻工艺,彰显典 ...

  • 【阅读悦读·散文】远方《筷子》

    [作者简介]远方,本名陈素娟,江苏宿迁人,幼儿园老师.平日喜欢写写划划,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兄弟生来一样长,竹家林里是故乡,吃尽多少辛酸味,终 ...

  • 胡庆军/生活三章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生活三章 胡庆军 1 生活在海洋一样的社会上,每一天都要把许多发霉的心事拿出来晒,在阳光下长成一帧帧永不褪色的风景画,于是放开思绪,任心情在晒衣绳上飘飘荡荡,在夕阳下飞扬- ...

  • 胡庆军/酒香里 那些飘散的记忆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酒香里 那些飘散的记忆 作者:胡庆军 朗诵:若   儿 酒里荡漾一山春色,举起杯,淡淡的香,缥缈而来,漫远.深切,如同美丽柔情的仙子,细品间,香气汩汩流淌于心. 远去的风景 ...

  • 胡庆军/街口的那家报刊亭关门了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街口的那家报刊亭关门了 (外三首) 胡庆军 街口的那家报刊亭关门了 谁可以收拾遍地的目光,来不及想 卷帘门上就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就有一种感觉消失在了记忆,模糊了行进中的过往 ...

  • 胡庆军 /正月里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正月里 胡庆军 正月里,无论走到哪里 总能看到一道道醒目的红色风韵 总能体味到一种浓浓的淳朴和温暖 正月里的风情,是从上一年的除夕开始 日子就被涂抹上了亲情的色彩,目光里有 ...

  • 【散文】胡庆军/我把今天的故事讲给你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我把今天的故事讲给你 胡庆军 亲爱的老弟: 收到我这封信的时候,是在太空遥想的飞船里会客哪?还是和伙伴们在太平洋的海底举行烛光晚宴了?也或者正在某个校园里准备参加成人礼仪式 ...

  • 诗人样本||胡庆军:在变迁里,我把故乡刻进光阴的幸福(组诗)

    作者简介 胡庆军,笔名北友.1969年12月出生.河北黄骅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职称.曾出任多家刊物.网站编委.副总编.总编.作品被收入等30余种文学选本. ...

  • 诗人样本||“家园”主题诗赛:47号胡庆军

    诗人名片 胡庆军:男,笔名北友.1969年12月出生.河北黄骅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散文学会会员.主任记者职称.曾出任多家刊物.网站编委.副总编.总编.作品散见 ...

  • 诗人样本||胡庆军:对一座城的祈福

    诗人样本  |  个人专辑 主编:龙歌  山子  欧阳健子 美编 /梦雅  对一座城的祈福 胡庆军 窗外的年味刚刚开篇就合上了,如同一本年代久远的书 没有心情去听去看手机里朋友们的祝福,此刻 我的心浸 ...

  • 诗人样本||​ 胡庆军:​致 你

    诗人样本  |  个人专辑 主编:龙歌  山子  欧阳健子 美编 /梦雅 武汉,武汉 致 你 作者: 胡庆军 在流动的风里 你便是一只啄雨的鸟 在流动的水里 你便是一尾喋萍的鱼 在流动的人群里 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