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秦裕伯
上海是我们中国第一大直辖市,东方之珠,到了上海,入乡问俗,入土问禁,我们先要拜一拜上海的城隍。
今天的上海城隍庙,前面是城隍霍光,后面是秦裕伯,说实话,在历史的地位上,秦裕伯无法与霍光相比,霍光权倾天下,废立皇帝,是大汉朝鼎鼎有名的政治家。
可是强龙斗不过地头蛇,在上海霍光这个前城隍的影响力,实在比不上秦裕伯更深入人心。
秦裕伯其实更类似土地,因为秦裕伯是上海本地土生土长,在上海留下了与秦裕伯关系密切的很多历史典故,地名,一直流传,秦裕伯的后人也在此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后人有无数名人建功立业。
1995年上映的刘青云主演的《阿呆拜寿》里的招家镇,原型就是上海最早开埠的招稼楼:
召稼楼位于闵行区浦江镇,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召稼楼文化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
上海召稼楼古镇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五百年的人文历史,源于元初,横跨元明清三个朝代,保留众多明清古建筑如“礼耕堂”、“梅园”等。“召楼三宝”有召楼大曲、召楼羊肉、召楼拆蹄。
明朝工部右侍郞谈伦,曾在此建楼鸣钟以召农耕,因此名曰“召稼楼”,为上海垦荒第一楼。古镇市河姚家浜由西稍向东北走向,老街集中市河两侧,隔河相望。素墙灰瓦,深弄曲巷,“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
上海浦东的“陈行”很快兴旺起来。后来这里有个地名叫秦家行。秦裕伯祖父秦知柔已经是这里的头面人物,得上海市舶提举司(上海总管)费子寿推荐为江浙中书儤使(录职试用考察官)。
雍正年的分建南汇县志记载:秦家行,在行头镇西,相传秦裕伯故居。由小闸口至鹤颈汇东,秦姓多居此。有里秦、外秦之名,西自外秦至里秦约共二里余,中隔里许,居民各约数十家。
后来秦家行头变成了航头,就是今天上海的航头镇。
秦知柔居住淡井村30年,其子秦良顥、秦良显,其孙秦裕伯等都在这里生养,这就说明秦裕伯生在淡井村。淡井村在哪里?它的标志性建筑就是“淡井庙”,淡井庙就是现在的永嘉路12号处,最早的上海城隍就是供奉在淡井庙里,这就是它的原因。
上海过去有句俗谚:“先有淡井庙,后有上海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由于上海刚立县,县城的规模并不大,因而县内并未修建自己的城隍庙,城内居民祭拜城隍神是到淡井庙去祭拜松江府城隍神。据上海县志记载,庙内有一口井,井水味甘,而上海因地处近海,包括地下水的各处水质都普遍偏咸,这口淡水井便被认为“味甘”而甚为罕见,因此这城隍行宫又被称为淡井庙。
秦良顥(秦裕伯父亲)18岁娶妻唐氏,是年1295年,元元贞元年。次年生下秦裕伯,这是元贞二年(1296年)六月十二日,而目前大量的资料都记载秦裕伯生于元贞元年,早了一年,这是不正确的。那么谁对?“元贞二年”之说记载于《上海陈行秦氏支谱》卷三,毋庸置疑。
陈行秦氏支谱
秦裕伯的父亲秦良顥非常勤奋,19岁单独赴大名府,师从萧氏,是汉人中蒙古文的佼佼者,出任国子监学录,后提升在浙西为官,在现在的新场,最后定居在长寿里。长寿里现在没了,据查证就是现在浦东浦江镇陈行的题桥(元末里人秦裕伯建石桥于周浦塘支流长洪,并题名“大通桥”,后人习称“裕伯题桥”。),秦裕伯就这样随父亲回上海定居,这是他十岁前的经历。
秦裕伯,尽管才华横溢,直到元皇庆二年才得中进士,已经48岁了。这不是他无才,也不是他无德;蒙古人建元朝后54年才开科举,苦了这一代读书人,而且把考生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南人为最低,鲜见有南人得中。无奈,总不得出头,秦裕伯只得走父亲的老路,去大名府入了大名籍,成为了大名府国子监生员,升格为三等的汉人,科举可以名额优先,结果总算中了进士,因此官场都把他记为“大名人”,这就是我们前面说到很多资料记载的“秦裕伯是大名人”的来历,直到后来朱元璋下诏时也提到了秦裕伯是大名人,应该更正了!
秦裕伯48岁成了进士,出任湖广行省照磨,正八品,负责本部门收支审计,熬了六年,才得以提拔。
元至正十年(1350年)任山东高密县令(今潍坊市),七品。至此秦裕伯机会已到,他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据《山东通志》、《高密县志》记载,这个地区是盐碱地,收成极差。秦裕伯指导民众“堑其周为渠,以蓄大雨,渠外筑墉,以防野潦”,之后喜获丰收,抵御了盐碱涝洼之灾。
在高密任职三年间,秦裕伯将盐民的赋税按产量分三等九品,多产的富户多收赋税,小户少收,这样保护了小户,促进了生产;鼓励民众开荒,税收极其优惠,大批荒废的农地得以开发,日趋兴旺。又筑了五里长的城墙,使高密固若金汤,保护了百姓。可以想象;这短短的时间里忙得不亦说乎,更不用说还建了孔庙、县衙和42所学堂,可见他的功绩显赫。
秦裕伯像
纪念馆宝像殿内是 2.6米高的秦伯裕坐姿铜像,身后高悬着“德肇后世”的蓝底大匾,前方两柱分别是“霄衣旰食佑黎民,竭虑殚精安社稷”的楹联。
至正十三年升任福建省郎中,正五品,秦裕伯进入鼎盛时期。这里有一个故事会令你惊奇;盗匪首次被捕,不但放了,还送银子令其好好谋生;再次被捕杖数十,发去种地,监督其自食其力;三次被捕数罪并重罚,令其“清白”死,没有听到过吧!屡犯不改——该死,不是一身不清白吗?将其投入石灰坑里毕命,还他一个清白。
这个刑罚是不是太厉害了?其实不然,重刑下犯法人自然少,很快这里歌舞升平,夜不闭户,百姓称他“公正干练”。
一年后秦裕伯再次升迁;历任正三品的延平路总管、从二品的御史等职,作为汉人在元朝做到这样高的职位,已经很少见了,然而不久秦裕伯就辞职回家,《明史》和坊间都将这件事归咎于元亡明将兴,市局混乱而致。其实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因为人们将秦裕伯神化了,将民间的甜酸苦辣都淡化了,以致真实的历史差一点湮没了。
仕途哪会这样顺畅?何况秦裕伯是一个汉人,终究不是一位神,在这个社会里,元廷是不会信任汉人的。据记载秦裕伯为官十年“与江浙省臣有隙”,屡遭同僚背后中伤,非常气愤。同时我们早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玄机,做得好好的官,竟然像车轮大战一样的轮转,福建省郎中(相当于封疆大吏)只做了一年就换了,还不奇怪?所以汉人在元朝里做官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对此秦裕伯的好友李士瞻在答谢秦景容(裕伯)来访特赋七绝一首中可以明显看出;
锦缎裁来五色丝,千方制就欲谁衣。
自惭输与天孙巧,凡女从今不下机。
字里行间都体现了元代汉官的苦恼。秦裕伯又是一位仕途坎坷的儒生,为官时从事监察工作,深知元廷的官场内幕,加上汉人起义日烈,对分崩离析的时局丧失信心,也无回天之力,更为了照料年及八旬的老母,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毅然辞官,先回扬州小住,后返故乡长寿里,是年58岁,正好为官十年。
20世纪80年代秦公祠老屋
秦裕伯为官政绩显赫、清廉,但是官运不畅,处处受挤压,因为是汉人,加上母亲年迈这些是他辞官的主要原因,终究他还是汉人在元朝里为官的佼佼者,汉人极为敬重。至于秦裕伯因时局动荡而辞官之说,也有一点关系,但是秦裕伯辞官是1354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是1368年,这里相差14年,秦裕伯辞官时,朱元璋还不成气候。
58岁的秦裕伯回到了故里,《淮海宗谱》称其“耳目聪明,筋力不倦,高谈剧饮,手不释卷。平生所著意见及典籍格言,历代奏议,日取阅之,爱君爱国之念,耿耿不能忘也”,看来他精力旺盛,忧国忧民的心情常在心中。
当时秦裕伯居住的长寿里距“提桥”大约半里地。
题桥老街
一年之后,78岁的老父去世,又与老母相依为命十年,由于他的名声很大,朋友很多,常在一起聚会,看来平静,实在麻烦事不断。
二年后,元至正十六年,占据苏州的义军张士诚二次派人上门求贤,秦裕伯固辞不允,为避麻烦只能带着老母出外隐居。终究还是逃不过,接着上海县出了一件大事。
上海县的钱鹤皋造反,气势很大,朱元璋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得以平息,活捉钱鹤皋去南京处决,据传喷出的血是白的。朱元璋猜疑心是著名的,一直心神不安,就此宫内厉鬼常作祟,朱元璋想了一个办法,钱鹤皋是上海县人,必须有一位上海高人把他镇住,就想到了秦裕伯。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秦裕伯老母去世,正在闭门守孝,1367年正月朱元璋就发出《聘裕伯公御书》,派人征召秦裕伯出山任职,言辞相当关切“海滨之民好斗,裕伯居于此地恐有累焉”。这里说的“海滨之民好斗”指的是钱鹤皋造反,要秦裕伯去南京为官,可以避焉。秦裕伯深知朱元璋不是好侍候的主,于是对使者说:“食元禄二十余年而背之,是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出而拜命,是不孝也。”意思是自己曾是元朝的官,再事明朝是不忠,再说母孝未尽是不孝,委托其弟赶赴南京婉拒,秦裕伯逃过一关。
上面这句话到处在用,看来还是问题多多;前半句的确气势如虹,词语铿锵有力,但是此时朱元璋已经得势,自称“吴王”,南征北战,一年后即得天下。前面已经说过历代皇帝中朱元璋的猜疑心是非常有名的,秦裕伯少说做官已经十余年了,这种用词也太过了一点!再说“食元禄二十余年”之说与实际也不符,秦裕伯在元朝做官一共才十年,疑点如云。还有,1367年朱元璋还未称帝,哪来的御书?倒是后一句“母孝未尽”很契合实际,明朝制度为官的父母过世,除特殊情况外,必须丁忧三年。
这事没完,朱元璋打下天下,在南京称帝,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发出《再聘裕伯御书》,甜言蜜语地劝其入朝,此时秦裕伯守孝已满,但已经72岁,于是称病不起,苦苦推辞,来使只能回去复命。
这次就不好过了!朱元璋用武力打下天下,现在就怕文人与他作对,急需起用元代的著名汉族文人,同时可以将他们控制在手里。于是当月就发出《三聘裕伯公御书》,质问秦裕伯“天下已定,伏处不出,意欲何为?”。“意欲何为”是什么意思?就是难道你想造反吗?接着又宣称“苟坚守不起,恐有后悔”,当即警告他,如再不入朝后果自负,明眼人一看就知,杀身之祸就在眼前,秦裕伯只得告别故乡随使者入朝。
本来这些事情的真伪都无需讨论,原件有记载一查即可。问题是这些东西都已不在;据传有一位叫乔时万的人与秦裕伯是挚友,朱元璋给秦裕伯的三通诏书和秦裕伯的二通答谢书都传在他手中,最后捐给了城隍庙,在历次大火中给毁了!这样就扑朔迷离了,所以这些事我们只能搁在一边再说。
秦裕伯入朝后做过翰林侍读学士、治书侍御史等受事不受职的差事,据传深得朱元璋赏识。洪武三年钦定秦裕伯与刘基(刘伯温)一起为京畿主考官,开科取士。
考完,秦裕伯75岁时,朱元璋要他出任西北地区陇州知州,《明史》有记载“出知陇州,卒于官”。这种说法同样也有问题,要真死于任上,后面朱元璋封他为城隍的诏书就不能成立,我们再往下看。
其实,陇州是荒野之地,任陇州知州实是贬官外放,秦裕伯自知力不能及,就以病辞官不就,返回了故里。
看起来前后有矛盾,怎么变化这么大?秦氏后人秦锡田说出了真相;刘基和秦裕伯考完后主动辞职,告老回乡。未久刘基因政敌诬告,朱元璋听信后将开国元勋刘基的俸禄也革了,朱元璋的反复无常,为保权力传于后代,大杀功臣都有记载,伴君如伴虎,难啊!
“秦裕伯告老回故里,陈行乡,长寿里”。秦裕伯先后二次回故里,深为当地百姓敬重。长寿里有一个著名的“长寿寺”,建于宝佑年间(1253-1258年)。“长寿寺”和“鹤坡道院”自南宋兴建后,聚集了人气,秦家已经是这里的大户,支脉很多,地图上已经出现秦家行,在“普福禅院”附近“闸港”成为了秦家的集居地,史称里秦、外秦宅。秦裕伯的老宅在现在的勤劳村一带,距提桥只有一箭之地。
据当地村民记忆;“长寿寺”很大,几经兴衰,几度重修,康熙年间进入鼎盛时间。抗战时,日军进驻“长寿寺”迷路出不来,为怕抗战人士躲在里面,就把“长寿寺”毁了。现在在杜行的“长寿寺”是择地新建的。
秦公祠和长寿寺位置
秦公祠和长寿寺虽说不是秦裕伯的出生地,但也是他居住时间最长,而且是高老回乡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陈行乡,是真正的城皇故里,而召稼楼在杜行,说他是“城隍故里”有一点牵强。换一个角度看;陈行,杜行,鲁汇同属浦江镇,召稼楼修复是浦江镇的规划,所以加上了“城隍故里”,不管怎样说事情总得弄清楚。
江南水乡自然河道纵横,设渡、建桥必不可少,秦裕伯带头出资建了新桥,完成后秦裕伯题字“大通桥”,当地老百姓喜欢称它为“裕伯题桥”,意思是“这是秦裕伯题字的桥”,日久了这个地方就有了一个新名字“题桥”。
这些老桥是历史的痕迹,68年拓宽周浦塘时全都拆了,只能看看老照片。
大通桥题桥的老桥
题桥的老街还在,只是日子不会太长,赶紧拍一点给大家共享,街上还有一家很气派的老屋,至少有三进,很破旧,但是细细看来昔日辉煌的印记依旧在,令人惋惜。
洪武六年(1373年8月8日)秦裕伯在家中悄然去世,终年77岁,一般资料都记载他78岁寿终,因为多数资料里他的出生提前了一年。
这里就要提到“秦家祠堂”,有正厅3间,中间设秦裕伯座像和秦氏祖辈的排位,每逢三月初三、九月初九、(献县单桥庙会也是三月初三,九月初九,应是同一个文化渊源)非常热闹,秦家族人纷纷前来祭祀。
现在很多资料里都提到长寿寺和秦家祠堂,但是没见到过秦裕伯老宅,这与它的后脉有关。秦裕伯的父亲秦良颢生了裕伯和亨伯兄弟俩,秦裕伯早年生有独子,名世隆,可惜因病早殁,秦裕伯宁可绝传,始终未有纳妾,因此秦裕伯没有亲生后裔传世。弟弟秦亨伯,成婚后一直未于生养,这样就是说秦良颢这一脉没有留后,日后渐渐淡出,老宅就没有留下印记。但是秦家在这一带已经是大姓,还建有“秦家祠堂”,秦家后人英杰辈出,其中秦荣光、秦锡田等都是佼佼者,都不是秦裕伯这一脉。
但是还是有留下的印记,这就是秦公墓;秦公墓20世纪30年代还在,有过一张照片,很好的牌坊和墓道,中间是秦良颢墓,左为秦裕伯墓,右面是秦亨伯墓,墓区占地2亩。墓道有石翁忡、石虎、石羊、松柏,另有10亩桃树,4亩梅树,14亩花草,共占地28亩。58年墓道拆除,现在想想也太可惜了!这才是真正的城隍故里。
秦裕伯去世的消息传到了南京,朱元璋得知后深为叹息,钱鹤皋可能变成厉鬼之说长久在他的心中作祟,为了笼络江南名绅,下诏“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敕封秦裕伯为“显佑伯”,称“上海邑城隍正堂”。
这句话看上去也有问题,其实不然;“生不为我臣”,朱元璋虽然三次请秦裕伯出山,但终究还是到了南京,而且还做了主考官,怎么说“生不为我臣”呢?这里指的是秦裕伯不肯到陇州为官一事,县城隍与陇州知州的品级相同,可见朱元璋对此耿耿于怀,要他管住死去的厉鬼。
上海城隍庙最早设在淡井庙,这是秦裕伯的出生地。洪武三十年(1397年)移到现在城隍庙的后大殿,一直坐到现在,屈指算来秦裕伯做上海“地方官”已经640年了,是在上海做“官”时间最长的一位。多少人参拜过他,但是有多少人真正知道秦裕伯的真人真事,我也只是刚弄清楚。
威灵显赫
唐寅赞曰:“市衣致龙衮之勤,林下来朝廷之敕。生有奇功,死有遗泽。欤!斯人也,山水同风,万古不息者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