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药寻常疗效多,可惜大家不常用它(附治疗足跟痛)

第 1845 期

作者 / 贾光宇 黑龙江省鸡东县中医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皂荚中药用法

别名:皂角(《肘后方》),猪牙皂角(《海上集验方》),牙皂(《本事方》),乌犀(《本草纲目》),小皂(《本经逢原》),眉皂、小皂荚(《中药志》)。

来源:皂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 m.的干燥果实。主产于山东、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等地。野生与栽培均有。

采收炮制: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商品规格:以身干、个小、饱满、色紫褐、有光泽者为佳。

药性: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痰开窍,散结消肿。

应用:

1.中风口噤、喉痹痰阻。本品味辛而性窜,入鼻则嚏,入喉则吐,既有强烈的祛痰之力,又有良好的通窍开闭作用。用于中风痰厥,昏迷不省,牙关紧闭,常与细辛、薄荷、雄黄共研细末,吹鼻取嚏,以通关开窍,如《世医得效方》通关散;若中风神昏,喉痹痰阻,可与白矾研末,温水调服取吐,以通关窍,如《圣济总录》稀涎散;若中暑昏厥,牙关紧闭,腹痛吐泻,又可与薄荷、藿香、贯众等配伍,如《中国药物大全》暑症片。

2.顽痰阻塞、胸闷咳喘。本品辛能通利气道,咸能软化胶结之痰,而有辛开温通之力。用于顽痰阻塞,咳逆上气,时吐稠痰,难以平卧者,可单用本品研末,以蜜为丸,枣汤送服,如《金匮要略》皂荚丸;若胸中痰结,胸闷咳嗽,痰稠难咯者,又用本品熬膏,与半夏、明矾、柿饼捣烂为丸,如《太平圣惠方》钓痰膏。

3.痈疽疮肿。本品辛开温通,外用又具散结消肿之效。用于痈疽疮肿,肿硬未溃者,《仁斋直指方》单用本品以醋捣烂研膏,外敷患处;若疮痈肿硬作痒,可与苦参、白芷、白花蛇等同用,如《医宗金鉴》皂角苦参丸;若乳痈结硬疼痛,则与蛤粉同用,如《全生指迷方》皂角散。

4.大便燥结。本品辛通大肠之闭结。用于肠道阻塞,大便燥结不通,可与细辛共研末,加蜂蜜制成栓剂,塞入肛门,可保进排便;亦可与枳壳、麻仁、杏仁等同用,为丸内服,如《世医得效方》皂角丸。

用法用量:多研末服,1~1.5g;亦可煎服,1.5~5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使用注意:内服剂量不宜过大,大则引起呕吐、腹泻。本品辛散走窜之极强,非顽痰证实体壮者不宜轻投。孕妇、气虚阴亏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鉴别用药:皂荚有猪牙皂与大皂荚之分,大皂荚为皂荚树的成熟果实,而猎牙皂为不育果实,两者效用相似。《本经逢原》指出:“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风痰,牙皂最胜;若治湿痰,大皂力优。”然药用习惯及药材供应均以诸牙皂为主,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的版一部)已作正品载入;而目前大皂荚多作外用药及工业使用,或民间代肥皂洗涤用。

药论:

1.《本草纲目》:“皂角,味辛而性燥,气浮而散。吹之导之,则通上下诸窍。服之则治风湿痰喘肿满,杀虫。涂之则散肿消毒,搜风治疮。”

2.《本草经疏》:“皂荚利九窍,疏导肠胃壅滞,洗垢腻,豁痰涎,散风邪,暴寒气实者用之殊效。第似中风证,由于阴虚火炎,煎熬津液,结而为痰,热极生风,以致猝然仆蹶,世人多以稀涎散吐之,损其不足,竭其津液,津液愈耗则经络无以荣养,为拘挛偏废之证矣,法所最忌也。”

3.《药品化义》:“皂荚,为搜痰快药。凡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或蓄于胸膈上,则横入脂膜,胶固稠粘,消之不能行,泻之不能下,以致气壅喘急,甚则闷、胀、痛齐作,或神呆昏愦,或时常吐浊,但能坐而不得眠,以此同海石为丸,横胸浊痰,使渐消化,搜出凝结,大有神功。”

4.《长沙药解》:“皂荚辛烈,开冲通关透窍,搜罗痰涎,洗涤瘀浊,化其粘联胶热之性,失其根据攀附之援,脏腑莫容,自然外去,虽吐败浊,实非涌吐之物也。其诸主治,开口噤,通喉痹,吐老痰,消恶疮,熏久痢脱肛,平妇人吹乳,皆基通关行滞之效也”

临床报道

附注:

皂荚泡脚治足跟痛

作者 / 王俊明

我今年80岁,近期脚跟像针扎一样痛,走路困难,多方用药均不见好转,苦不堪言。老伴儿从邻居处寻到一个方子,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脚跟痛大大缓解,行动也方便了。药方是:取皂荚、血余各100克,加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每晚浸泡脚跟20分钟。注意控制水温,避免烫伤。十日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可见效。(《特别健康》2014年第3期第36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