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地区的峄县巨族马兰黄氏家族溯源

清末民初,山东峄县有着著名的“崔宋黄梁”四大家族,其中的“黄”就是指马兰黄氏。

台儿庄区马兰黄氏远祖的原籍是福建省邵武府奉宁县白石堡,其先祖是宋龙图阁大学士黄峭。黄峭,字园林,谥号文忠公,配上官氏、吴氏、郑氏,有子二十一人。马兰屯黄氏始迁祖黄幅,为峭公第二十一子。

明洪武年间,黄幅仗剑从戎,后随燕王北征,以军籍迁入沂州府兰山县马兰屯,设栏牧马,屯垦积粮。永乐二年(1404年),与龚、袁、廖三姓军籍一起在马兰屯定居下来,黄幅便成为马兰黄氏迁峄始祖。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幅一子名璜,字朝汉,配丁氏。黄璜自幼及长,遵循礼义,致力本业,存心忠厚,品德高尚,寿九十而终。黄璜一子名钺。钺生七子,志美、志大、志刚、志道、志永、志孝、志学。从此人丁兴旺,家业日盛。

长支志美由军户转入仕途,其他各支除三支志刚、五支志永外,皆子承孙继,宗支繁衍,族人居处遍及于峄南、邳北、临沂等地,生息繁衍至今已六百余年。

志美之子名卷,配魏氏,生科、程、和三子。黄和,字慰川,生而颖异,敏悟好学,苦读成名。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乡试中举,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入京会试得中进士。初授顺天府因安县(今属河北省)知县,后调任陕西临洮府知府。由于勤政爱民、仁德抚军,致使军戢民安,又诰授中宪大夫,总理陕西马政,苑马寺卿,晋授中大夫。不久,致仕归里。寿七秩之时,御史褚德培和年侄曾勋分别送“秉宪名臣”“惟仁斯德”木匾各一块,同为庆寿。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和配龚氏。生二子,长名图昌,次名祚昌。七世图昌,字翼明,号九如,生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四月十九,生而颖慧,深受其父影响,善承庭训而好读书。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乡试亚元。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得中第9名进士。初授刑部观政,又任山西潞安府泽州知州。崇祯三年 (1630年)庚午科,任山西省乡试同考官。在任期间,清正廉明,亲政爱民,明兵部尚书、抗清名将史可法曾赠送“韦弦双佩”额匾一块。

明朝末年,崇祯帝刚愎自用,国政日非。图昌公只做了七年知州,便以母老家贫,愿乞养终,辞官还乡。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初九逝,寿五十四岁。

  图昌公配李氏,诰赠宜人,生一子名宪典。李氏早卒,继王氏诰封宜人。图昌父子先后为官,人称“父子进士”,虽官至知府、州牧,以致按院,但仍坚守清廉之节,世守清贫,住宅只有小瓦屋三间,村邻称之为“官宅”,后来因此而成为村名。

  和公次子祚昌,字振明,号从如,入庠后得补癝生。其志清高,视功名如草芥,补癝后不再进取。祚昌才华横溢,博学能文,平生以诗文自娱,寿至耄耋。祚昌配王氏,侧室亦王氏,生六子,人丁昌盛。

八世宪典,沂州癝生,配褚氏,生三子。三子及长,闯王进京,崇祯自缢,清兵入关,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宪典之三子九世延宗,因避战乱迁居涧头集。

马兰黄氏家族至七世图昌、祚昌兄弟开始发迹,但只不过是一般的官宦之家,直到十二世才逐渐兴盛起来,可谓世代为官,绵延至今。

  十世黄敬事,延宗之五子,又从涧头集搬回故里,在南坝子村安居。敬事生七子,其中三子名祖顺。

祖顺长子忠发,字棐扬,号育万,监生,貤赠儒林郎。配陈氏,子二。长子孝友,纳票捐得监生,又例赠武略骑尉,貤赠武功将军。次子孝德,字道远,号之纯,诰封武德佐骑尉。

那时,黄家原有耕地仅数顷,但有一年春季大旱,鲁南一带赤地百里,灾荒严重,居民流离。六月降雨,他播种了六百亩荞麦,大获丰收。在严重的荒年歉岁之际,他便以廉价收买庄园土地。数十年间,成为峄南首富,拥有土地百顷,庄园十七八处,遂成一方望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二世黄忠庸,字统万,为延宗长子敬则之孙。敬则由涧头集迁回官宅故居,生一子名祖智,年25岁夭亡。遗3岁孤子忠庸, 由寡母陈氏抚育成人。忠庸家贫,有田地约两顷。配褚氏,年近50,膝下无子。后忠庸卧病在床,忠发前来探视,忠庸泣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吾今将死,老母在堂,奉养何依?”忠发慨然曰:“吾有二子,以一子为嗣,兄勿虑!”忠发言讫,忠庸抉病强起,跪而谢之。

忠发回家,即召其次子孝德说: “我实在不愿与你朝夕分离,但你忠庸伯年老病笃,尚有老母在堂,地止顷余,负债累累,不为立嗣,吾心不安。今欲令你为其嗣,非外汝也,生养死葬,吾皆任之。汝能勉成吾志,吾将为汝带产出嗣。”

孝德感父之言,慨然受命。忠发又对其长子孝友说:“我让你弟弟出嗣长房。长房家贫,带产出嗣,你愿意吗?”孝友回答说:“以有余出嗣不足,诫千古之高义。儿只兄弟二人,弟能成父高义之志,孝也。至于同分家产,父即不言,亦儿意也。”忠发高兴地说:“汝兄弟俩孝顺,成吾之志,孝义可嘉。”于是父子相议以庄园土地数十顷,给孝德带产出嗣,又将家中浮财、余资送给孝德,并立遗嘱垂戒后世。

孝德志气豪迈,遇事敢为。过继忠庸之时,嗣父已逝,他带产出嗣,奉养嗣祖母、嗣母十分尽心。及其病没,葬之以礼。虽然出嗣,但他与孝友兄弟二人谨遵先训,和睦相处,爱敬兼至,同心协力。由于他们治家勤俭,又广置田产庄园,积数十年之经营,产业大增,田地竟达一百多顷,遂被乡里称为官宦世家、名门望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孝友子二,长子廉清,捐得监生,例赠奉政大夫。次子振清,捐得地方武官千总,诰授武功将军,统帅地方团练乡勇。

孝德子三,长子扶清,次子翼清,三子奉清,皆有功名,俱授诰封。尤其是次子翼清,性怀耿直,言行忠信,轻财重义,济危扶困。咸丰三年(1853年)大饥,疫病饿者遍布村野。他施药、舍食,扶贫济困,得活者甚多。石匠朱某饿倒村前将死,翼清使佣人背至家中,以衣食药饵救治,得以无恙。朱某康复,遣之不去,愿弃旧业,终身服役,以报再生之德。

廉清之次子恒一,字省三,纳票捐职,得运河治理河道之官,例授奉政大夫。退职归里,时值捻军,又操办乡团以御敌。因捻军势大,携家率部退至峄县城,与知县共议守城之策。他率所部固守南门,击退捻军,居城内四年,乱平后回乡。

振清子四,长子健一,次子乾一,三子杰一,四子贞一,皆有功名。至此,南坝子黄氏一门三代,父子祖孙十人皆有功名和文武官爵,成为峄阳黄氏显赫之贵族,增置田地二三百顷。

带产出嗣的孝德一支,扶清长子端一,字居贞,捐监生。次子桂一,字秀山,苦读成名,入庠后得附贡生。四子曾一,字邑修,号鲁斋,捐监生,学识渊博,无意于功名,曾创修马兰黄氏族谱。五子诚一,字意存,颇多智谋,见事敢为,当大难而不疑,临大事而不惊,纳票捐得候选卫千总,例赠武略骑尉。六子贯一,字新典,捐监生。

翼清长子惟一,字允中,捐得监生。貤(音义)赠奉政大夫。次子殿一,字胪云,号朵峰,幼端慧孝友,勤学不倦,年弱冠入邑庠。补廩后,又取得岁贡生。曾如仕帝京,为内阁中书,诰授奉政大夫。

奉清长子琴一,字瑶谱。为人乐善好施,又喜于乡里排难解纷,至于宗族、乡党急难皆济。年荒饥馑,施衣舍食,得其生者甚众,人称“黄善人”。次子经一,字纬光,纳粟捐监生,诰授奉政大夫。

由是孝德一门三代十三人,功名富贵显耀于当时,与南楼并立,称之为北楼。

这时,黄氏家族已达鼎盛时期,拥有土地四五百顷,庄园四五十处。峄县有一民谣:“出了峄县向南望,村村瓦房都姓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六世黄敦汉,字觉民,为祚昌之后裔,迁居于临沂。生而颖异,才华横溢,北京私立朝阳大学法律科毕业。曾任前内务部礼俗司荐任职办事,青岛地方审判厅书记官,河北省北平地方法院检察官。

  十七世黄艾生,系敦佑之长子,字葆忱,生的体貌丰采俊逸,性慷慨有大略,临大事决大计莫不当机立断。入济南省议会仅月余,暴病而卒(传说是被议员落选者暗中投毒致死,未确),年仅三十一岁。山东省省长熊炳琦以下各级官吏等皆赠挽联以吊之。

  十八世华棠,清末近仁之四子,字萼楼,山东大学法律科毕业,历任中国国民党峄县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山东省济宁县县长,历下新闻社社长,山东省党部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期间,在敌后任党政军督察团团长。抗战胜利后,任山东省政府参议员。济南解放时去了台湾。1953年,夫妻二人一同投海而死。

  近仁之五子僖棠,字公如,生于民国前三年(1909年)。幼读家塾,聪敏过人。民国十五年夏,僖棠由山东省省党部选送,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后曾参加东征。1937年“七七”事变后,黄僖棠即束装回国参加抗战,被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任为别动总队第五十游击支队司令。1939年秋,黄僖棠奉命北撤,进入抱犊崮山区,被改编为五十一军之补充团,并任团长,继又改变番号为第七支队。1941年秋,国民党军政当局为强化鲁南抗战基地,特任命其为沂水县县长。山东省政府迁往皖北后,其又任山东省训团区县训练指导处处长、山东挺进军总司令部少将高参等职。

抗战胜利后,僖棠奉命参与受降工作,完成任务后,任济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继任第十一绥靖区司令部少将高参,兼代青岛警备司令部参谋长。青岛解放时,随军去台湾,后奉准离职退役。1989年6月14日病逝。

自清朝末年以来,马兰黄氏曾四修族谱。清同治十二年(1874年)创修族谱,并序列前人所拟排行十六字的基础上,又续排十六字:

宪宗敬祖,忠孝廉节

敦仁崇礼,传家万春

迪惟光然,克绍丕勋

永守成法,百世同臻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春,由十六世黄敦佑、十七世黄近仁重修族谱,并由黄近仁作序。同时又续排班辈十六字:

昆季是望,恪遵先型

随时迈进,耕读为程

一九九O年五年,由十四世黄廉俭、十七世黄忻仁、十八世黄崇阶等人三修族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