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ning Point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转发的一个短片叫《turning point》,是个鸡汤视频,说的是每一个小小的举动或遭遇都可能成为别人或者自己生命里的turning point(转折点),都可能make a different(有影响)从而得到一个不一样的结果。这让apple想起她读大学时期遇到的一对外教夫妇,算是她人生当中众多turning points之一。
Mr. and Mrs. Anderson是美国人,语言学家,到我们学校来做外教,缘于他们要研究当地一种古老的方言“壮语",所以他们上课之余都是在郊区或乡村采集音频回来研究。apple因为听力和口语比较好,被系里推荐去给他们“教”中文。其实他俩的中文都有一定的基础,只不过他们有很多问题想问。apple也乐得有外国人可以练习一下口语,欣然接受。 apple英语学得不怎么样,但是有一套牛皮哄哄的理论,就是坚决不跟非英语国家的人说英语,所以当时流行的各大英语角英语沙龙里是看不到apple影子的。
结果勤奋的Anderson夫妇也没有机会让apple练习什么口语,他俩坚持用蹩脚的中文跟我交流。没辙,apple就当体验生活吧。我们约好每周去他们家2次,周三和周日下午,当然是没有工资的。不过他们都会做点点心招待我,有时候也会邀请我一起吃晚饭。第一次吃到Chocolate Brownie(布朗尼蛋糕)就是在他家里,美味至今难忘。这对年轻的语言学家当时已经生有两个女儿,大的5岁小的2岁的样子,南方的天气很热,这俩妞每天都大汗淋漓,特别是那个大女儿经常在外教楼附近的空地上滑滑板,溜滚轴,披散的头发回到家都湿的一缕一缕的,浑身上下都是泥,校园里树多蚊子也多,小姑娘们脸上手上都咬了不少包。不知是Anderson夫妇忙还是太年轻没有育儿经验,我从来听不到他们数落孩子脏,也看不到他们特别呵护处理孩子们的蚊子包。如果孩子们玩累了,不想吃饭只想睡觉,就让她们睡,而且是不洗澡直接换套睡衣就让她们上床了。到他们家,也没有什么拖鞋给你换的,穿鞋或光脚随你自由。孩子们基本都是光着脚丫满地跑或趴在地上玩耍…
去的次数多了,apple对很多事情也就见怪不怪啦。有一天我发现他们“家”没有电视机,来校的外国人统一安排住的是相当于给学校专家住的外教楼,一应生活用品配套齐全,我还以为是学校疏忽了,就去问Mr.Anderson,结果他指了指房间过道一个角落的地上,“在那儿”,“儿”字还特别拿捏了一下,我忍不住笑了:“哦,反正你们也看不懂中国电视节目”“No No No…我们在美国的家里也是没有电视的…大家每天在外面上班,家是一家人交流情感的地方,如果回到家里又都面对着电视机那家的意义就不存在了…”这话乍一听有点偏激和“不可理喻”。当时,电视机对于中国家庭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家电,你可以没有冰箱,没有洗衣机,但电视机是一定要有的,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已经更新换代换了尺寸更大的彩色电视机,最差的也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无一例外地都摆在家里最显赫的位置,客厅里。一家人吃着晚饭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新闻联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有的人甚至一进家门就打开电视直到看着屏幕上出现沙沙的雪花点才关机睡觉。
“家是一家人交流情感的地方”像一阵春风刮过apple的心里,而在Mr.Anderson的话语里,万众追捧的电视机就像我们请回家的“小三”,不断地裹挟着家人用来交流的时间。我渐渐注意到Anderson的家里流淌的是孩子们的欢笑声,Anderson夫妇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声音,还有他们研究的“语言”放出来的录音,也有好听的音乐。这一切都像是空气,你不用去特别在意它,但它又默默地滋养着你…
很多年后apple成了家,没有购买电视机,家里一直沿用她先生之前的一个大块头老旧电视机,专门放置在一个看电视的房间里。连apple儿子很小的时候都知道,吃饭的时间电视机是要关闭的。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我也很受他们的影响,顺其自然,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
Anderson一家人在apple的大学工作生活了一年,收集了足够的语言素材,转战云南去研究那边的少数民族语言。最后的一段时间他们甚至还会说“壮语”了,apple与他们相处的这个小小的“turning point”让我终生受益。
(文中封面和图三由饕客摄影友情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