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4)
何况这两个人我都感兴趣。两个人在我的心目中都是两座山峰,我们只能远远地眺望,没想到老弟对他们如此熟悉。
历史上宋徽宗,可以说是政治上的傻瓜,又是艺术上的天才。
你好!
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平时你趁周末时光还出去讲讲学,这点很好,一则可以让自己忙起来,二则可以深入地了解社会。编导行业应该算是新兴行业,你通过这么多年的梳爬整理,已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是任何金钱所不能衡量的。我太幸福了,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你的成果,而且可以和你进行零距离的交流。没有想到,我做梦都没有想到。
你的信很短,但很精致,很有内涵,很耐读;我的信长一点,但干货少。这不妨碍我们就这样一直进行下去,我们俩好比说相声,一个逗哏,一个捧哏。我讲一点我对书法的粗浅理解,你发挥你的强项,在你储备粮的汪洋大海里舀一瓢小水给我们解解渴。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博大精深,就书法而言,我们俩穷毕生精力也难以抖擞一二来,但面对困难我不怕,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你说疫情期间你在家写8000字的论文太好了,你也可直接分享给我,让我大快朵颐一次,或者你就分批分次发给我,我愚钝得很,估计一下也难以消受,但我愿意学。何况这两个人我都感兴趣。两个人在我的心目中都是两座山峰,我们只能远远地眺望,没想到老弟对他们如此熟悉。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我们党的第一任总书记,我手头有一本《独秀文存》,是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首印10000册,全书800多页,定价5.9元。这属于重版书,原版本为三卷,分四册出版,现改为三卷合订本,连续编码。《独秀文存》首版是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版的,现在很少看到。安徽人民出版社为了适应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和陈独秀问题研究的需要特意重版了。
陈独秀是安徽怀宁人,属于典型那种有话就说的人,他在自序里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这几十篇文章,原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也没有古人所谓著书传世的价值。但是如今出版界的意思,只要对读者有点益处,有印行的价值便印行,不一定要是传世的作品;著书人的意思,只要有点心得或有点意见贡献于社会,便可以印行;至于著书传世藏之名山以待后人这种昏乱思想,渐渐变成过去的笑话了。我这几十篇文章,不但不是文学的作品,而且没有什么系统的论证,不过直述我的种种直觉罢了;但都是我的直觉,把我自己心里要说的话痛快的说将出来,不曾抄袭人家的说话,也没有无病呻吟的说话,在这一点,或者有出版的价值。”
这一段不长的文字,我觉得非常有价值,到今天仍不过时。这可是1922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写的,马上就是100年了。一段话,一百年都不过时,我认为这就是真理。真理,真理,关键在于真,而且还讲理。这样的文字,不在于长短。我终于明白孔老夫子所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在近现代历史里,书法史上我觉得不可能谈陈独秀,但不会不说沈尹默,虽然我所知道沈老的情况也不多,下次有机会你可以谈一下沈老的书法成就,也许不是我一个人不太清楚,想了解他的人也不少。我所知道的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题词,我打小就看见,只知道看得舒服,有文气,与书名相得益彰,但真不知道沈尹默,那是后来才知道。据说在书坛上,他与于右任是齐名的,甚至有“南沈北于”之说。
今不多言,期待你的精彩回复。
疏利民
2020年6月26日星期五
你好!不好意思,我知道你很忙,没有时间回信,我非常理解;但我这个学生却是一个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你不要嫌我烦。即使嫌我烦,也没有关系;你根据你的工作安排,有空就回,没空也没有事,我就一直问下去,你可以权当看不见。
前几天,我给朱首彦写信,他对书法也十分有兴趣,我们俩不约而同地聊到宋徽宗,我觉得这个人还是很有趣,值得和大家说说。你既然不肯说,我就把我知道的和大家聊聊,你帮我指正一下也可。
宋徽宗,赵佶(1082—1135),神宗第十一子,哲宗的弟弟。哲宗病死以后,宰相章惇说他“轻佻不可君天下”,但皇太后说他有福相,且仁孝,坚持立他为帝。
赵佶即位的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达到极盛,全国总户数超过2000万,总人口突破1亿,是宋代人口最多时期。他在位25年(1100—1125),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时称“六贼”。又定司马光、文彦博等百余人为“元祐党人”,定章惇等人为“元符党人”,还刻石朝堂,以示贬之。
赵佶生活穷奢极侈,大肆收刮民脂民膏。他派朱勔设立苏杭应奉局,搜刮江南的奇花异石,称“花石纲”,运送汴京,修筑“丰享豫大”的园林,名为“艮岳”。将北宋政府历年的积蓄很快挥霍一空。花石纲又害得许多百姓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125年10月,金兵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引导下,直取汴京。赵佶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承认自己的一些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金兵长驱直入,逼近汴京,宋徽宗又怕又急,12月,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子赵桓(钦宗),带着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的亳州蒙城。1126年4月,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赵佶才回到汴京。1126年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赵佶与子赵桓为庶人。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押送至北方,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历史上宋徽宗,可以说是政治上的傻瓜,又是艺术上的天才。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作画注重写生,体物入微,师法自然,从不傍依前人。他擅画花鸟、山水、人物,非常讲究绘画的物理法度,他署名的作品就有《芙蓉锦鸡图》《瑞鹤图》《听琴图》《五色鹦鹉图》等多幅。他建立的画院,促进了院体画的发展,他在位时期的御府内藏法书、名画,百倍于先朝。他广泛收集金石书画,编辑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睿览集》和《宣和博古图》等书。其中《宣和画谱》20卷,收入6936件作品;《宣和睿览集》共100卷,分为14个门类,总数达1500件作品。
他的书法,早年学褚遂良、薛稷、黄庭坚等诸家,喜挺瘦秀润风格。后将薛稷、薛曜楷书的挺拔与黄庭坚的行书的放射融会贯通,终成一家字体,号称“瘦金体”。
“瘦金体”又称“瘦筋体”,通篇法度严谨,一丝不苟,大小得体,功力十足;结体瘦直硬朗,舒展雅致,外放内收,俊逸洒脱;笔势劲健而有弹性,纤细而有提案,婀娜刚劲,秀丽精工;用笔横画收笔带钩,竖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尾钩锐利,运笔迅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和秀美舒适的艺术享受。一段时间,我的老同事陈刚先生痴迷瘦金体,写得像模像样,我让他坚持下去,什么都不要写,就写这一种体,就叫“陈氏瘦金体”。可惜他没有恒心,这山望着那山高,现在又回到原地踏步踏。
赵佶的草书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比之张旭、怀素等都毫不逊色。他的草书《千字文卷》和《掠水燕翎诗》等书迹,线条流畅圆润,笔走龙蛇,千变万化,神出鬼没。他的《草书团扇》,把草书的点画美、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气韵美,在这个团扇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完全是神来之笔。这幅极尽优美线条变化之能事的书法艺术神品,仿佛是天然造就的。即使是不识草书,甚至不识汉字的人,也同样可以感受到团扇字迹的美。这也许就是你所说的符合大众审美,也就是我所说的,老百姓看着舒服。
宋徽宗的可怜之处,一下从皇上变成阶下囚,而且不是一个人,是一大家人,包括他的儿子钦宗皇帝,而且一关就是9年,1135年4月已被巨大精神压力和物质的困苦折磨得奄奄一息,享年54岁。死后,金世宗将他葬在河南广宁(今河南洛阳附近)。1142年8月,宋金根据协议,将赵佶的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于浙江绍兴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宋钦宗的命运更苦,宋徽宗死后,他还蜗居在北方的小土屋里18年,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一把火就烧掉上京会宁府,赵桓等后妃宫人也从荒凉的五国城被押往燕京。海陵王完颜亮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1156年,一天心血来潮把赵桓和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带到校场参加马球比赛,57岁的赵桓体弱多病,又不会骑马,上马不久即跌下战马,被践踏而死。81岁高龄的耶律延禧体健擅骑,结果被乱箭射死,一场比赛,断送了宋辽两代末帝的性命。古代的皇帝不好做,真的不好做,随时都有性命的危险,高风险行业。
传福,传福,与他们比来,我是多么的幸福呀,我能悠闲地坐在家中给你写信。去年,我给首彦做的书《横看唐诗竖读宋词》封面还用了宋徽宗的《听琴图》。这么多年,我一直注意他主要是《宋词三百首》第一首就是他的词《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消,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装,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不知怎的,这首词我已读了不下百遍,就是没有记住。熟悉都熟悉,就达不到出口成诵的状态。
关于宋徽宗,你了解肯定比我多得多,他毕竟在位25年,小故事也多的是,有空给我们讲讲。今日不多言,改日叙。
疏利民
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
来源:文乡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