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书里藏着的奥秘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
这句话给你怎样的感受呢?你是不是好像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看到了累累的果实?这种美好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加红的三个副词的使用。
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都、只、オ、就、没、不、非常、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等。
读一读下边《邓稼先》中的句子,看看其中的副词分别起怎样的作用。
(1)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2)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把书(送去) 向我(点头) 往那边(走)
沿河边(跑步) 从昨天(开始) 比前几天(热)
上面的短语你可能经常在说在用,你能说出它们语言结构上的特点吗?
加红的词都是介词,它们都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1)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陆定一《老山界》)
(2)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臧克家《说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3)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杨振宁《邓稼先》)
这些句子中加红的词,是起连接作用的连词。常见的连词有: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等,用来表示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
“唉”“唉”“嗨”“喂”“哎呀”“哎哟”等词,在口语中很常见,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称为“叹词”。
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做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例如:
(1)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人在乘凉。(表示感叹)
(2)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表示感叹)
(3)喂,你听见了没有?(表示呼唤)
(4)“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织工齐声说。(表示应答)
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下面句中加红的词: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2)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李森祥《台阶》)
(3)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嘠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李森祥《台阶》)
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所”“似的”。例如:
(1)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鲁迅《阿长与く山海经》》)
(3)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朱自清《春》)
(4)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杨绛《老王》)
(5)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ニ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杨绛《老王》)
“的”“地”在连接前后词语时,前边的词语“明确”“牧童”“极其郑重”“嘹亮”主要起修饰或限制作用;“得”则主要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它后面的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
“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如“所写的”“所说的”“所认识的”“所面临的”等。
“似的”附着在詞或短语的后边,相当于“像…一样”、用来做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例如: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落在山涧里的脆响……(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在进行或持续中,“了”表示已经完成或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过。例如:
(1)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彭荆风《驿路梨花》)
(3)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语气助词主要包括“了”“嘛”“啦”“吗”“呢”“吧”“前”等,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例如:
(1)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杨绛《老王》)
(2)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杨绛《老王》)
(3)山,好大的山啊!(彭荆风《驿路梨花》)
小编有话说~
文言文中也有不少语气助词哦!比如《卖油翁》中“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和“但手熟尔”,其中的“乎”和“尔”字就是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往往能传达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心理,掌握一些文言文中的语气助词可以助力你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哦!
从结构上说,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
个子高 深受感动 淡淡的芳香
垮下来 重视语文 谦虚而恳切
这些都是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的短语(也称“词组”)。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更多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有的直接组合,有的则靠连词组合在一起。例如:
报纸杂志 雄伟壮丽 改革开放 油盐酱醋
你与他 土地和杂草 热烈而粗犷 表扬与鼓励
我们学了结构助词“的”和“地”,由它们把词连接起来组成的短语就属于偏正短语。你能从下边的例子中看出偏正短语的特点吗?
它的声音 这样的地方 精神的宁静
最小的花苞 好奇地问 不断地流着
默默地生长 千百次地挣扎
第一组短语由“的”连接,“的”后边的名词是中心语,前边的代词、名词形容词等是定语:这是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第二组短语由“地”连接,“地”后边的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中心语,前边的形容词、数量词等是状语:这是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
也有不用“的”或“地”连接的偏正短语,例如:
一泓泉水 外国朋友 生日礼物 第一场春雨
很委屈 更加坚强 完全相信 热烈欢迎
太阳升 老师讲课 小明进门
桃花红 心情好 她聪明
我们高兴 大家唱歌
这两组短语都是先出现一个被陈述的对象,然后陈述这个对象的动作行为性质特征等,都属于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中,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主要由名词和代词充当;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眨眼時 看电影 写文章 夸奖我
拜访他 喷出火焰 看到长城
出现故障 热爱祖国 安排任务
上面这些短语,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关系,称为动宾短语。在动宾短语中,宾语主要是回答“谁”“什么”“哪里”等般由名词、代词等充当。
下面的语句出自《伟大的悲剧》。试着找出其中的动词及其宾语,了解动宾短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作用。
(1)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3)因为ー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我们前边学过结构助词“得”,“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时,常常引出补充性成分,“得”就成为这类补充短语的标志。例如:
干得很好 跑得出汗了
热得难受 密得不透气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看出,补充短语的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用,主要是由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充当。
有些补充短语没有“得”字做标志,阅读时需要仔细别。例如:
吓/跑了 升/起来了 放松/下来
热/死了 湿/透了 漂亮/极了
小编有话说~
七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中还收纳了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法——排比。
(1)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镝头上有我的手印。(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读这样的句子,你是不是觉得很通畅,有气势,有节奏,情感很强烈?这就是排比修手法带来的表达效果。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更多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
一般说来,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这时就要注意它们的排列顺序。例如:
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叶圣陶《古代英雄的石像》)
句中构成排比的三个短语“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崇拜这位英雄”在逻辑上有先后,顺序不能颠倒。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说说下列句中加红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课外再搜集一些。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摘自《孙权劝学》积累拓展题
古文中的称谓整理~
(1)称自己,显示谦逊的态度。例如: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 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
(3)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4)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表达对老年人的尊敬,可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一一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一一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小编有话说:
文言文的断句其实也有章可循。我们在学习了词性和短语之后,遇到断句更不用慌张啦~
(1)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也可以通过找动词的方法来断句。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例如:
①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②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虚词断句法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另外,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可根据其表转折等用意进行断句判断。例如在“而”表转折,并且“而”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3)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例如,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
为……所等被动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等反问句式。
(4)对话标志断句法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