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沉丹田”标志着'后天拙力'巳能随'先天气机'运行
—— 以下是正文 ——
不管你学的是哪派武功,站的是哪种形态的桩,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降气——把常人常常堆积于胸肺口鼻咽喉之间的气息平静下来,俗语谓为“平息”,以达到拳经要求的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是通过深呼吸而成就的。深呼吸就是使自己的呼吸范围由常人的往返于口腔、咽喉、胸脯间而深入体内深处——丹田、海底、乃至足下。
丹田是人一身中空处,身体中间的虚空处,海底则是丹田之深处,呼吸若能与丹田海底相呼应,即是气息通畅的体现,这个情形太上道其端,若亡若存。庄子言其境:其息深深!祖师传其名,降心火而入丹田,调息是也。
呼吸深长,则清气自然上升,浊气自然下降,人体之阴阳分焉。清气者人之神意,浊气者人之精气,清气上升,其人则心神清爽,浊气下降,其人则精气稳定,神升而意扬,气定则神闲,这也是人体内由混沌而无极,无极而太极,逐渐契合天地自然运动的开始,故也可称为象天法地。
深呼吸不是大口呼吸,亦非做法,只是练功的思想和要求。
肢体心意都安静下来,不给体内运行的气息造成障碍,自然就会达到深细匀长和缓等诸程度。气能沉下,日久习惯在下,上体虽然有时用力,但不会使气,自不会有气机雍膈胸中,可避免横气填胸之疾。
何谓用力不使气?
气能降下是体内气息畅通的结果,是后天拙力巳能随先天气机运行。当某处需有力时,因为体内道路通顺,自然相应,是力在前气随后,所谓“以气催力”自有源源不断之势,怡如拳经所述:劲(即此气力起于脚跟,转于膝,形于手指。
又如常人用力,都是肢体靠局部肌肉紧张而产生力。用力时不由自主屏蔽了呼吸,所以用后即觉气机不畅,这是气在前力在后即是用力使气!
气在前是人为努力的鼓荡,力在后是憋气产生的拙力,不是活的劲。力和劲本质也没什么区别,无所谓正误,只以气力之先后而成正误之用耳,用力易使此力死在一处,用劲则是随缘应机显现于当场。由上述可知常人与练拳者用力的区别。拳经上说“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就是这个理儿。
所以说“气沉丹田”实是练功换劲的必须!换不了劲,入不了门,入不了门即见不到境。世人常言:要想干好任何事情,必要深入其中(深入生活),就是要在实际理地,行实地工夫,称之为:实践出真知!
无境等于没有生活,无所练,自无所得。
具体来说,动静均可以求得气沉丹田的功效,依静功论,任何一个姿势摆好后,当然这个姿势最好是:可使自已轻松愉快,毫不费力,易于入静——若是靠出力才能维持的形态,会让你觉察不到身体内部因为身体形体的动与静而产生的变化与反应。用力的桩如南派的四平大马,一样可以获得气沉丹田的功效,但能够承受的人很少。
站好后实在也无须思想,只着点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在呼吸时的反应,一般初学者很容易会觉到胸脯会随着呼吸而起伏,这时呼吸的声音也比较重和浑浊。在此情况下,不必做任何工作,只须不急不躁,保持身心的安静,决不可加意去控制呼吸的音量和减缓胸脯的起伏!只要保持安静,你只要安静下来,呼吸的声音自会越来越小,胸脯的起伏程度也渐趋于无——慢慢没有了。而气息的微细深长自然也就出现了。丹田充实的感觉真实的存在了——这就是呼吸已可深入到腹部了。
世人多以出现胸脯起伏的呼吸叫做胸式呼吸,而把丹田充实的呼吸叫做腹式呼吸,大错!
胸脯起伏,说明胸部内在紧张阻碍了气息的下降,所以呼吸到了胸部即须回头,故导致胸脯有起伏,当身心安静后,胸脯内部障碍减退,气息自然下降,而使丹田有充实感,其实这也是腹部内在紧张,不能使气息一通到底,所以才有丹田充实感。只要继续安静下去,丹田充实的感觉全消失,而丹田深处的情形清晰起来,呼吸也就若有若无,若存若亡了,这样说吧,体内若某处和呼吸相应,气息实际只到此地!若是感觉不到身上有和呼吸相应处时,则呼吸就成了息,体内也真通畅了。
即便是初学者,第一次站桩,只要做到立身中正心神安静,那么在五分钟左右当可至此境地,可惜的是,若不练时气息会再回到喉舌口鼻之间,没有养成习惯啊!所以练功要勤!要生活化,要成为习惯,有事无事气常在下,所谓“沉着冷静”,沉着自然冷静,冷静自然沉着!心神安静自然体松,松则身心协调,协调是为一致。
气能常在丹田,不管上体如何而这口气永不泛上,则境界自现矣!换句话说,能够气沉丹田,才算真正进入武功之门!(注:气沉丹田只是一种说法,此丹田并不是仅指腹内,而能到达腹下,只是气沉的入境功夫而已,究意是要深入脚下)
练拳虽是动态,却是每丝毫之动均有静定,也可以说动是由一段段的静形成的。桩是静态,求的是灵机发动,拳是动态,要的是心神安静。
打拳练功,气能沉下,上体自然清闲。清闲即无事,运动中被动与主动的感觉才区分的开。
气所以能沉是下,是心领神随的结果;意注于下,上体自是无事可为,人才觉轻松自在,所以内家拳的练习气沉丹田的要求。
常人出入于口鼻、回旋于胸腔间之气,谓之呼吸;此气若能常深入脐下丹田海底之中,若存若亡,谓之息,俗语呼为“深呼吸”。
“气沉丹田”者,即指能“深呼吸”也。
深呼吸在常人多误以为是大口呼吸,或吸一大口气,憋住往下压,往往导致许多形体的异样、乃至呼吸的异常不适等诸多错误。
凡能深呼吸者:其息微、细、匀、长,由口鼻入,通喉过肺,透胸穿腹,直下海底,才叫做畅顺!
外人虽近我身,而不觉我有呼吸之象,出入无声,而别于常人之呼吸,故名息。
在呼吸时,吸气尽可能的细、长、悠、以便深入体内,就是要吸的满!或者说吸气能让身体内在深处相应,吐气也是和、缓、扬,以使内意(内息,其实还是气)归脐,就是要吐的净。或者说凡呼吸都能让身体内在深处与之相应。开始需要注意,日久习惯则无需在意。
在内家拳系中,形意拳开始是站桩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气下沉,静久自然深长;八卦掌开始走圈也是这样,只注意脚下,呼吸不自觉的就沉下了;近代太极拳已大多不尚桩法,所以要求学者“不要注意呼吸”或“随其自然呼吸”。其实“自然呼吸”,常人是做不到的,我们的所谓“自然”呼吸都是不自然的;而这个“不注意呼吸,恰恰就是太极拳的呼吸之法!因为她的动作和缓,久之自然深长。
没有哪种功法是不要求呼吸的!
太极拳经中关于气沉丹田之说本不虚假,究其理也属当为。因为人体腹内都是垃圾或将成垃圾的东西,腹部乃是一个盛垃圾的器官,自身中气机常常流行于此处即所谓“气沉丹田”,其作用即为清洁处理体内垃圾,如同用水冲洗厕所便池,水与垃圾一同如“黄鹤一去不复返”,此水如同气,去则成空,丹田即空虚;虚则能容物,大道自然在于其中。人于此时的感觉自然神清气爽、劲力充沛。这是因为腹部处于身体正中,为上下部气息血脉交会之处,一向被垃圾壅塞,气息于此处流通不畅。一旦空虚则气息无滞、周流随意从心,如营养品供给处:何处需则自然供应何处,所以人会有劲力充沛感。
然而世人大多以为要将“气”沉于丹田并贮于此,更加不管有用无用,腹部常蓄意用力、使之鼓起,名之曰“炼丹”大谬!虽亦能暂收一时之功效如自觉劲力增强,但久必致疾。丹田部位充实乃是人体的感觉,是气机运化、清洁后的结果,决非做法!历代祖师先贤多因道德尊贵,不愿轻泄天机,故多于此处交代则语含隐显。
其实如先贤“虚己待物”之教,已属极为明白的法理,实为老子“虚其心、实其腹”的心传。虚心则得腹实,并非虚心一法、实腹又一法;虚心是因、腹实为果。
纵观世人不去虚心,却迳来实腹,真正愚不可及!况太极拳的一切“皆是意”,腹鼓显形,是何道理?难免先贤讥笑:修道者众、成道者寡——虚心则体内中空,中气自然易于下降入腹部,中和分解消化无益人体之杂物,形成腹内松净。
腹内松净,先天气机萌生,遂有升腾充实之感——即“腹内松净气腾然”,先贤指示甚明。惜者:后学不用心究竟法理,而以大口吞吸空气憋于腹中为真功,经久则腹部坚硬,且不说隐患已伏内脏中,即虽能抵抗小力击打,一旦陡遇强劲,即时全线崩溃。民国中湖南向恺然曾撰文记述上海一内家高手给大力士霍元甲诊治肺病,指出霍之病因即练功不当所致、外强中朽乃“铁柜盛玻璃”。此语虽属传闻,毕竟在理,后学岂可不慎乎!人之初生坠地,脐带断而遂失先天真元,惟脐内一点灵根独存。但随着入世日久,叠被杂物蒙蔽,渐至于黯淡无光时则人命尽。中间若得气息下降,清污去浊使灵根再现,则萌发生机道家谓之黄芽初生即可得益寿延年。拳经又有“牵动往来气贴背”之说,少林派也有“气贴脊背”的练法要求,皆为思想活动。而今人多用力吸收腹部形体上、使之向后贴附脊背,形如罗锅,正与上述错误相同,尽为不明真理、不识正法、不辩因果的缘故。气有质无形,如何贴于脊背?仍是要求丹田空虚的结果,倒果为因,自难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