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二十六堂课:正直是基础
阅读:
一位管理者如果仅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识人之长,因而刻意避其所短,而非着眼于发挥其所长,则这位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他会觉得别人的才艺可能构成对他本身的威胁……正直的品格本身并不一定能成就什么,但是一个人缺乏正直和诚实,则足以败事。所以人在这方面的缺点,不能仅视为绩效的限制。有这种缺点的人,没有资格做管理者。(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967年,第4章:用人之长)
心得:
在企业中也是这样,诚实与正直有很多的体现,在组织中,我们都会大力强调经理人的必备条件是喜欢人群、帮助人群、能和人群和睦相处。但光是这些还不够。在每一个成功的组织中,免不了有上司不喜欢人们、不帮助人们,也无法和他们和睦相处,然而,这样冷漠、令人不悦、要求严苛的经理人却在教导及发展人才上做得比任何人都多。他比最受欢迎的人赢得更多尊敬;他对自己技能的要求严苛程度绝不亚于对别人的要求;他设定高标准,并期望达到这些标准;他只对事不对人;这种人虽然本身通常非常聪明,却从未认为智力上的聪明比正直的性格重要。如果经理人缺乏这些特质,不论他多受欢迎、多乐于助人、多友善,甚至有多强的能力或多聪明,都是一个危险人物。
什么是正直很难下定义,但是因为缺乏正直的品质因此不适合担任管理工作却不难界定。或者说,在人事决策时,什么样的人不应该被提拔,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下面的五个基本要求:
1、如果一个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人们的弱点上,而不是人们的长处上,这个人绝对不能被任命为管理者。
一个人如果只对别人的弱点和问题看得一清二楚,却对他们的能力和优势视而不见,将会破坏组织的精神。我们当然需要了解员工的局限性,但这只能被视为是对员工能做什么的一种局限,看做是让员工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的一种挑战。重要的是,首先应该关注员工的优势,因为只有优势才能让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通过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管理者才是在发挥组织的能量。
2、如果一个人对“谁是正确的”这一问题比“什么是正确的”这一问题更感兴趣,这个人就不应该被提拔。
将个人的因素置于工作的要求之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堕落的表现,并且起着腐蚀的作用。总是在关注“谁是正确的”,会鼓励下属谨小慎微,或者是玩弄权术。总之,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人们将会离正确的目标越来越远,离正确的事情越来越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揣测圣意”上,管理变成了一种对员工精神的控制。
3、如果一个人将才智看得比品德更重要,这个人不应该得到提拔。
因为这是不成熟的表现。当然,这不能说才智不重要,相反,才智非常重要,而且我们发现通常恃才者必须傲物。管理者如果希望自己的团队能够创造非凡,就要将每个人的才智放大,而不要再乎“一名大牌演员是否冲你发了脾气”,因为这是态度能力,管理者本来就应该承受大牌演员的脾气,他的任务是让每一个演员都能把戏演好。但品德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名演员一直处在吸毒的状态中,或者在演出中无法体现专业的精神,我们当然不应该迁就,职业道德是最后的底线。
4、如果一个人害怕其手下强过自己,这个人不应该得到提拔。
因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墓志铭上刻了这样一句话:“这里长眠了一个人,他知道如何在其事业中起用比自己更好的人。”这是管理者应该拥有的气度,也是他的工作职责所在,如果武大郎开店只要比自己更矮的人,那么管理将变成管理者个人的一场秀,组织的精神荡然无存,更谈不上组织的新陈代谢,持续发展了。
5、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没有高标准,这个人也不应该得到提拔。
因为这样做会造成人们轻视工作,轻视管理者的能力。而且,对自己没有高标准,又如何要求员工高标准,“以身作则”是领导力的第一要件。
总之,一个人可能知之不多,绩效不佳,缺乏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然而,作为管理者,他不会损害企业的利益。但是,如果他缺乏正直的品质,那么无论他知识有多么渊博,多么聪明,多么成功……他都具有破坏作用。他伤害了企业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员工,他破坏组织的精神,损害了企业的绩效。而这正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责任,也是对管理者最基本的要求:诚实、正直。
提问:
在你的组织中,领导层的权威是否以责任、正直和服务为基础?
你是否能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是否可以做到言行一致?
您是否给员工设定了很高的绩效标准,并给以足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