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游记》排在四大名著之首?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457天的第461篇原创文章


最近看了复旦中文系的教师,也是中国“80后”作家的代表,写过20部作品,被称为“上海才女”的张怡微老师领读的《西游记》,发现很多《西游记》的真正魅力,之前都没有意识到。

学习了之后,酣畅淋漓。

1、每一难,都是取经人自己的心魔

张怡微老师说,都说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表面上看,师徒四人一路是降妖服怪,打败外在的敌人。实际上,每一难,都是取经人自己的心魔。

比如真假美猴王这一集,之所以会出现一个六耳猕猴,就是因为当年孙悟空勾销了猴族的生死簿,六耳猕猴死了以后,魂魄进不了地府,所以,才闹出来这一难。

再比如说,唐僧师徒要路过火焰山,于是,孙悟空找牛魔王、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这火焰山的火,实际上是孙悟空自己放的,是他当年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掉下来的天火。你看,这么一解读,这九九八十一难是不是就别有滋味了?

张怡微老师总结说,这就叫“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2、人生,就是要学会掌握控制13500息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金箍棒的重量刚好是13500斤。

而这个数字刚好对应着《黄帝八十一难经》里对呼吸的描述:“人昼夜呼吸的次数,共一万三千五百息。”

孙悟空有了金箍棒,如同有了呼吸,所以天上地下,几乎谁也打不过他。

而这“一万三千五百息”的“息”,其实就是指一呼一吸中的停顿,呼出去一停,这叫出息,吸进去一停,这叫入息。

中国古代夸赞孩子前程似锦时,就会说道“这孩子真有出息”。

一般人一分钟心跳是60~80次,当你禅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心跳一分钟大概只有50次,甚至40次。

而如果测试在禅修的人,当进入禅定状态时,Ta的呼吸几乎三分钟才一次。这个呼吸频次相当于长寿的乌龟呼吸次数。

所以,《西游记》借由孙悟空与金箍棒的故事,告诉你如何更长寿,如何更健康,就是要学会掌握控制着这13500息。

这一刻,我好像才理解了为什么要用“禅修”的方法,去调整自己的呼吸。

3、师徒五人,实则是一个人

有一种解读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其实只是一个人。

孙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猪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

所以这师徒5人也是“贪、嗔、痴、慢、疑”的化身。

说明人要达成高远的目标,就像去西天取经一样,要克服“贪、嗔、痴、慢、疑”的习性,要“身、心、情、性、意”合一,志向坚定,才能到达。

4、魔障消灭,即见灵山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可十万八千里,正好是古时长安到灵山的距离。

其隐藏的寓意是:灵山再远,心的一个念头就到了,灵山就在我们的信念中。

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就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

对一个人而言,克服了自身的种种习气,魔障消灭,即见灵山。


真的应了那句话,所有的知识都值得重学一遍。
作者:申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