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碑

皇帝立国,惟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他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

令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

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

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

制曰:可。

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相对。孟子所说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东山就是这个峄山。

秦始皇东巡,行至峄山,登高远望,心情很是慷慨。就琢磨着发个朋友圈吧,真不行写个到此一游也可以啊。就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刻碑立石。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原石早已不在,据说是魏太武帝拓跋焘登山时,看着不服,心里不爽,令人推倒,却也没立一个更好的上去。碑虽倒但碑文尚在,但李斯小篆盛名遐迩,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络绎不绝。古时鲁国民风颇淳,居然就没有想到圈起来收门票,好好发展一下当地的旅游业和相关的文化产业。而此地官民因常疲于往来迎送,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从此彻底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叹惜秦碑被毁,便将流传于世的拓片摹刻予枣木板上。因此,宋初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为样,重刻于长安,称长安本。

《峄山碑》其形式皆为四言韵文,字迹横平竖直,布白整齐,其内容是歌功颂德,有着政令教谕性质。从内容到字体都是极其理性。字形、章法中规中矩,一切俱在法度之内,尚不容有个人情绪化的东西参杂其中。

篆书的起笔和收笔须藏锋,通常为圆笔起之,运笔中锋行之。汉蔡邕《笔论·九势》云:“藏头护尾,立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清王澍《论书剩语》云:“中锋者,谓运锋在笔划之中,平侧偃仰,惟意所使。及其既定也,端若引绳。如此则笔锋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笔至八面出锋,斯施无不当矣。”

《峄山碑》用笔笔力遒劲圆实,圆转流畅,笔画挺匀刚健,含蓄有度。字形结体整肃匀美,图案化程度高。风格端庄严谨,字的结构上紧下松,巧妙造势。章法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从容俨然、强健有力的艺术风范与当时秦王朝的时代精神是相统一的。

赵宦光评说:“秦斯为古今宗匠,一点矩度不苟,聿遒聿转,冠冕浑成。”又说:“乍密乍疏,或隐或显,负抱向背,俯仰承乘,任其所之,莫不中律。”李斯精心谋划,谨严安排,按着法度的要求,一切尽在安排规定中进行。故书界有“学篆必先宗'二李’(李斯与李阳冰)”之说。

秦一天下之前,不同邦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李斯整理、改进秦国原有的大篆,废除六国异文,厘定小篆为当时文字的正体。秦的“书同文字”政策既是其巩固统一的需要,又是我国古代汉字发展的必然,是历史上文字经验的积累。篆书经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牍而至小篆,峄山秦篆代同样是历史经验的积累,经过时间的堆砌、空间的演变,社会逐渐归纳出的文化现象。秦篆所附带所承载的,已不仅是篆书本身的书法美学、篆书之宗的美学价值,往大了讲还有作为文字统一天下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

(0)

相关推荐

  • 小篆学习简约指南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2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一直 ...

  • 知道书画丨吕云 篆书通临《峄山碑》

    KnowArt丨吕云 篆书通临<峄山碑> 局部 附<峄山碑>原石(宋翻刻)照片 <峄山碑>原石(宋翻刻)拓片 <峄山碑>原石单字 附:"长安本 ...

  • 李斯的经典篆书,罕见!

    <峄山刻石>是刊刻于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称"峄山石刻""峄山碑""峄山铭""绎山刻石""绎山石刻 ...

  • 转载:李斯篆书《峄山碑》欣赏

    <峄山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李斯书 高218厘米,宽84厘米.又称<元摹峄山秦篆碑>.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战乱,原石被野火焚毁.此石是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四年(公元 99 ...

  • 《峄山碑》原石已不在,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

    <峄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孔子登东山而 ...

  • 书法有法丨秦《峄山碑》技法解析

    公众号 <峄山碑>相传为李斯所书.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于次年起巡游各地,先后作峄山.泰山.琅琊台.之罘.碣石.会稽诸刻石.途中登邹峄山(亦称峄山),立是刻石.原石已佚,且无拓 ...

  • 大秦丞相李斯《峄山碑》高清单字

    [现藏]陕西省西安碑林 广告[顺源水利]行业领头回转格栅清污机厂家,规格齐全,低价抢购回转格栅清污机.^^最优质的产品.最实惠的价格 TEL:134... 李斯<峄山碑>原石 广告一键打造 ...

  • 超清篆书原碑——李斯《峄山碑》热辣放送

    秦篆刻<峄山刻石>,又称<峄山碑>,系秦始皇东巡,群臣颂德之辞.内容主要颂扬始皇帝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传说为秦相李斯所书.该碑碑身圆首方座,高218,宽84厘米,两 ...

  • 如此精妙的李斯《峄山碑》,可谓初学者小篆临摹的最佳范本!

    <秦李斯篆书峄山碑>简称<峄山碑>,即后世所称<峄山刻石>,李斯书 高218厘米,宽84厘米.是现存最早的秦篆刻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他来到了山东济宁邹城峄 ...

  • 李斯篆书《峄山碑》高清大字释文版

    李斯篆书《峄山碑》高清大字释文版

  • 秦峄山碑

    <峄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二一九)东巡时所刻,为秦相李斯撰文并书,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 立郡县的功绩. 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 ...

  • 李斯《峄山碑》全本 (高清版)(附释文) | 书法易

    53,165次 峄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李斯书 高218厘米,宽84厘米.又称元摹峄山秦篆碑.原立于邹县城县衙大堂,民国初年移入孟庙致敬门内,1973年移入启圣殿内保存,现存于邹城市博物 ...

  • 新书推荐 | 善本碑帖精华·秦峄山碑

    <峄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二一九)东巡时所刻,为秦相李斯撰文并书,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 立郡县的功绩. 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