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到底有多可怕?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治愈童年,说的是你吗?
原生家庭到底有多可怕?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治愈童年!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总结了七类原生家庭的典型问题,看看你有中的吗。
第一个现象:父母不断的贬低孩子。
有人提问“如何摧毁一个孩子”,高赞回答是“不断的贬低他就行了”。
这种父母会不断的贬低、甚至当众贬低孩子,以“谦虚”为名,狠狠地打击着孩子的自尊心,这样的小孩长大之后,多半会变成讨好型人格,无法承认自身优秀的部分,只会永远的自卑下去。
第二个现象:父母对孩子疏于陪伴和关爱。
现在很多年轻父母都说,工作太忙了,哪有时间带孩子,丢给老人带就好了。
殊不知,孩子更需要的并非物质,而是至亲父母的关心和陪伴。
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有钱的留守儿童,长大之后跟父母一点也不亲呢?
就是因为父母的物质给到位了,但感情需求没跟上,导致了孩子的情感断层,对亲情、对家庭一直都很疏离,而这种习惯会带到他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里。
第三个现象:父母对孩子过度控制。
有些父母会过度干预、控制孩子,大到升学就业,小到刷牙洗脸,啥都要管。
这样让孩子根本没有自我,没有隐私,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下去的后果就是,要么孩子成为巨婴,要么孩子直接崩溃。
第四个现象:父母本身有严重的恶习。
比如父母有酗酒等习惯,无法做到情绪管理,家里终日打打闹闹,在这样的家庭里,小孩始终没有安全感,那他就会在别处寻找安全感。
尤其如果是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就很容易吃亏。
第五个现象:父母对孩子有物理层面的虐待。
虽然这些年人们都文明多了,也知道不能打孩子,但八零九零那一代,挨打的小孩还是有的。
令人感叹的是,施暴者往往自身也成长于喜欢使用暴力的家庭,然后把这样的教育方式代代相传。
暴力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并扭曲着孩子的性格养成。
第六个现象:父母对孩子有言语层面的虐待。
比起物理层面的暴力,有些父母就显得“温柔”许多,他们不打孩子,但是会用难听的话去贬低孩子。
其实这样的“软刀子”更伤人,而且影响的时间更长,更深刻,这会导致孩子对自己有非常糟糕和低下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极度的自卑,自我厌弃。
第七个现象:父母对孩子进行羞辱教育。
有个朋友从小在父母那里听得最多的评价就是“你啥也不是,笨死了”之类的话语,导致一直都很自卑,30多岁了还不太敢跟女孩子主动讲话。
后来有一次跟父母谈起这事,父母惊讶地说:“当时我们那么说你,是为了鞭策你,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啊。”
但实际上结果是什么呢,他非但没有更优秀,反而更自卑了。
羞辱型的家长总是以为自己在用“激将法”鼓励孩子,殊不知是把孩子推向自卑的深渊。
以上内容都出自于《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身性格缺陷》,看完之后,感悟颇多,也终于知道了自己一部分性格缺陷是哪里来的。
有心理专业的专业书评家看过这本书之后说:
“我敢保证,任何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都会从书中看到曾经的自己。”
书的前半部分,作者为大家介绍了这七种“有毐”的父母,后半部分,则是针对这几种原生家庭问题,给出了修复心灵的解决方案。
所以这本书不仅有教育意义更有实用价值,不论你是深受原生家庭之苦的成年人,还是立志想当个好父母的新手爸妈,都可以来读读这本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