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正常跳个槽,却被被老东家索赔100多万“
如果列一个“跳槽需要注意的事情”清单,打工人三天三夜都写不完。
大到如何不动声色地找好下家、怎么说离职理由才显得真情实感,小到如何体面地推出公司群,每一项都是需要职场人研究的学问,但却有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竟业协议”这个坑。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引起了打工人的热议: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两位员工离职后跳槽去了另一家同行公司,结果被老东家一纸诉状给告了,原因是违反竞业限制业务,最后法院判决,员工需要向原公司赔偿违约金100多万。
“我只是想跳个槽,没想到背上了100多万的债务”
“打工人连离职自由都没了吗?”
这个事件牵扯的关键就是——竟业限制
被滥用的竟业限制
所谓同行是冤家,竟业限制就是规定员工在离职之后,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不超过2年),不得去与老东家有相同业务、有竞争关系的公司入职。
基于协议,老东家会每个月支付员工一定的补偿金,补偿金一般是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60%,但如果在竟业期间你违反了约定,那么不仅要返还已经收到的补偿金,还要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一般是24个月的工资。
一般来说,普通员工是不会面临竟业限制的,因为一些基础岗位平时也不太能掌握到公司商业秘密和核心科技,竞业限制对象一般是企业高管、核心技术人员,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竟业协议本质上是为了保护企业的正当权益,本无可厚非,但是最近几年,竟业限制用的越来越泛滥了。
比如刚毕业、连试用期都没过的职场小白,都曾被竟业协议威胁过。
几乎每个离职的员工都会威胁一番,难道这辈子就不能离职了吗?
原以为竟业协议只限制高管和高科技人才,但现在不少互联网大厂的操作却是一刀切,不管你是什么级别、什么身份,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都要你签。
竟业限制补偿金
程序员小程,在洛阳当地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工作,离职后2个月后突然收到老东家打来的“竞业限制补偿金”2400元,
在收到汇款后没几天,原公司以该程序员违反竞业协议的名义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赔偿公司损失 35 万元。原公司在诉状中称,该程序员的工作涉及公司核心技术,属于机密岗位。
最终,法院一审判决该程序员赔偿公司18万,并且履行竞业协议义务至 2021年10月31日。
这18万怎么算的?
18万=该程序员A每月平均工资7641元 X 24个月。
虽然这位程序员的工资,怎么也看不出是“机密岗位”,但却因为违反竟业限制,要付出2年年薪的代价。
有人可能要问了,那去一家和原公司不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工作不就好了?
在判决书中,法院是如何判定原公司和A所任职的新公司是“竞品”关系的:
当地法院认为,小程的原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软件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等”,两者均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也,故而存在竞争关系,所以认定小程违反了竞业协议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也就是说,只要一家公司的经营范围里包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相关业务,A就不能去任职。且该竞业限制的时间规定到2021年10月31日,也就是两年的时间。
但A原本就是一名程序员,难不成他要在竞业限制的两年内转行去当厨师???
一般公司会在协议中罗列出具体的竞品公司以及竞业的范围有哪些,但比较坑的是,有些公司会把行业里能叫得上名字的公司都列出来,只要你离职,2年内就不能跳槽到这些公司。
补偿金与违约金
这个案例还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竟业协议的启动。
是否启动竟业协议,是由公司单方面决定的,公司可以在你离职后3个月内,将补偿金打到你卡里就算启动。注销卡也没用,公司出具转账记录就可以了。
这也是为什么上面案例中,公司会在第二个月会给小程打一笔2400元的“补偿金”。
如果员工的在职薪资仅达该城市最低工资标准线,老东家每月仅支付很少的竞业补偿,就能锁定你2年的时间。
而且什么时候终止竞业协议,也是公司单方面决定的,最长2年,最短3个月;不管领了几个月的补偿金,违约金一律按最高24个月工资计算。
也就是说,如果你被竟业了,不仅要面临高额赔偿,还得丢掉现在的工作。只能转行或者去小公司工作,收入骤然减,赔偿金可能连正常房贷都不够。
那我不签竟业协议行不行?
为了让你“心甘情愿”地签合约,不少公司会在入职时候的劳动合同都会附赠一份“竟业协议”,不签就不能入职;或者在发放期权股票作为奖金的时候也会再让你签一次,不签就没有奖金。
在这样的职场环境下,几乎很少有人因为一份协议放弃到手的offer或奖金。
最绝的是,在员工离职的时候要求签竟业协议,否则就不给开离职证明。
我实际已经入职,但说我撒谎“还在待业”可以吗?
这种想法只能说太天真了!
对于有竞业限制协议的离职员工,老东家会给予比在职时更多的关注,他们有很多方式与你保持“联系”。
比如寄快递,前东家寄一份包裹到新单位,如果物流信息中显示“本人”签收或者新单位就能成功证明你已经入职新东家。或者追踪快递员,将签收过程进行拍摄取证,甚至直接伪装成快递员接触前员工。
再比如打电话到新公司找你,只要前台说“稍等,他在开会”,就可以作为证据。
甚至找跟拍蹲点拍摄取证,一位网友说,他在新公司的工位上起身手持玻璃杯续水、抱着金龙鱼油箱子下班的都被跟拍进了视频里,这些视频都是他违反竞业协议进入老东家竞对公司上班的证据。
疯狂程度堪比007了。
不过打工人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在互联网竟业限制几乎已经人手一份,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签了协议而已,老东家只是保留行使的权利,一般不会启动此协议。
不仅员工希望离职时好聚好散的,公司也是一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