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淋巴瘤,双特异性抗体有效率50%以上,1/3以上肿瘤完全消失

即使在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出现了CAR T细胞疗法,对替代疗法的需求仍未得到满足。Glofitamab是一种新型的与T细胞结合的双特异性全长抗体。半衰期比不携带Fc的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更长,并且具有2:1的构型,可以与B细胞上的CD20进行二价结合,并与T细胞上的CD3进行单价结合。
根据一项1期试验的数据,这种新型的参与T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Glofitamab(RO7082859)对于主要难治性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表现出令人鼓舞的临床活性,具有频繁且持久的完全缓解,并且具有可控的毒性特征, 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
该研究治疗的171位患者中,该药物引起的总缓解率(ORR)为53.8%,其中36.8%的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CR)。对于在第1周期接受2.5mg d1,10 mg d8,第2周期给予30 mg d1,ORR为65.7%,其中57.1%的患者获得CR。此外,在63例获得CR的患者中,有84.1%(n = 53)的患者在27.4个月的观察后出现了持续性CR。
在一系列剂量下观察到快速达到的CR持续超过18个月的观察表明,glofitamab在难以治疗的、几乎没有临床治疗选择患者组中具有很高的活性。因此,glofitamab单独或与常规化学疗法和新型药物联用,正在对复发/难治性和未经治疗的B细胞淋巴瘤进行扩展的评估。
在这项1期试验中,研究人员试图检查患者经obinutuzumab单剂量治疗后,Glofitamab单药治疗的活性。为了符合入组条件,患者必须年满18岁,并已确认表达CD20的B细胞淋巴瘤。此外,患者事先曾接受1种或多种淋巴瘤治疗。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患者,或者在研究治疗之前的100天内接受了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在首次服用Glofitamab前7天,用obinutuzumab对患者进行了预处理。为了减少外周和基于组织的B细胞并减轻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患者接受了1000 mg的obinutuzumab治疗。
在研究的剂量增加部分的第2部分中,总共171名患者接受了以0.015 mg起始剂量的Glofitamab治疗。当以0.6 mg的剂量给予药物时,开始观察到显著的临床活性。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和耐受性,药代动力学,MTD和剂量限制性毒性,而次要终点包括ORR和CR,反应持续时间(DOR),CR持续时间(DOCR),无进展生存期( PFS),药效生物标志物和抗药物抗体的发生率。
参加研究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4岁(范围为22-85),大多数为男性(58.5%)。42.7%的患者(n = 73 / 171)患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5.7%的滤泡性淋巴瘤级别为1至3A,17.0%为滤泡性淋巴瘤引起的DLBCL,5.8%的Richter转化和1.8%的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此外,患者之前接受过治疗的中位数为3(范围1-13),其中24.0%曾接受过移植,1.8%曾接受过CAR T细胞疗法。大多数患者(90.6%)对先前的治疗无效(n = 155/171),而9.5%(n = 16)的患者复发了。
在127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使用Glofitamab的ORR为48.0%(n = 61),CR率为33.1%(n = 42)。DLBCL患者的ORR为41.1%(n = 30),其中有28.8%(n = 21)达到CR。在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该药物的ORR为55.2%,CR率为34.5%。
此外,患有侵袭性NHL的患者中该药的DOR中位数为5.5个月(95%CI,4.4 –无法评估),未达到DOCR中位数,并且达到CR的患者中有72.8%的患者在12个月时仍然有反应跟进。此外,该药物的中位PFS为2.9个月(95%CI,2.1-3.9)。
就安全性而言,在98.2%的患者观察到不良反应(AEs),其中83.6%(n = 143)的患者出现至少1种与glofitamab相关的治疗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事件是CRS。
研究作者总结说:这种新型的与T细胞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在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中显示出高水平的单药活性。可为需要及时治疗的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现成的治疗方法。
微信号:auromcs
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