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陈独秀诗歌,看他的内心世界,更能体会《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
1911年2月10日《民立报》评价陈独秀的诗歌:
“思想绝高,胎息亦厚。”
“气体之称均有非时人士流所能窥者。”
陈独秀不以诗鸣人,不以诗著世,亦无意当诗人。所留下来的诗约150首。
陈独秀
“文学革命”领袖,为何诗歌多为旧体诗?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领袖,与胡适组成“绝代双骄”,力倡白话文,领导了“文学革命”。
但他遗留下来的诗除了几首白话诗,其他全是旧体诗。尤其是晚年,他似乎又回到了古时士大夫的情愫里面。
为何会造成这样的矛盾?
陈独秀虽然是一个“新式”人物,但却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其血液里流淌得更多的仍是旧时之血。本质上是一个新旧文化的结合体。
《青年杂志》
据濮清泉(濮德治)的回忆文章《我所知道的陈独秀》,陈独秀在南京监狱里和他讨论文艺时,曾表示:
“对诗歌应采白话还是文盲他没有肯定。”“他看了许多新诗,还没有看到优秀的作品,能使人吟诵不厌的。”
这大概就是他写旧体诗的缘故。
以其诗看其“史”
看陈独秀各时期的代表诗,我们可一窥他一生的心路发展,体会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和政治家一生的心酸历程。
1、陈独秀现存最早的诗是1903年8月写的《题西乡南洲游猎图》:
勤王革命皆形迹,有逆吾心罔不鸣。
直尺不遗身后恨,枉寻徒屈自由身。
驰驱甘入棘荆地,顾盼莫非羊豕群。
男子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
就算面前是“棘荆地”,不知今后“事败”还是“功成”,他都愿意持剑天下,为的是死后不留下遗憾。展现了陈独秀古时的“侠士”情节,和逼人的英雄气概。
陈独秀故居
人生该满腔抱负,即使失败,不留遗憾!
1906年至1911年,陈独秀先后两次流转日本,国内革命情绪处于低潮,陈独秀的革命气势亦不免低落,友情和亲情成为了的诉说对象。
2、1906年陈独秀从日本渡完暑假,回国的船上作了《偕曼殊自日本归国舟中》:
舟随番舶朝朝远,
魂附东舟夕夕还。
收拾闲情沉逝水,
恼人新月故湾湾。
过完了一个轻松、浪漫的暑假,该收拾一下闲情了。想到多年来的革命艰辛,以及前途漫漫而曲折,心中有一股难言的惆怅,莫名心酸。
陈独秀书法
1907年陈独秀再次前往日本,开启一段较长的留学生涯,这段时期他将注意力由革命转向文学研究,颇有成效,如与苏曼殊合译了《拜伦诗选》,研究“欧洲文艺史”并发表了一些有关的论文等。
这一时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高潮期,思如泉涌、滔滔不绝,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如:
3、《本事诗》第四首:
丹顿裴伦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
朱弦休为佳人绝,孤愤酸情欲语谁。
“丹顿”和“裴伦”分别是但丁和拜伦,他们两个都是敢于反传统的革命斗士,我又何尝不像他们,心中的“孤愤酸情”该向谁倾诉呢?
晚年的陈独秀
4、《本事诗》第十首:
昭王已死燕台废,珠玉无端尽属郎。
黄鹤孤飞千里志,不须悲愤托秦筝。
这是陈独秀的一首自励的诗歌。燕昭王已死,黄金台已废,一片凄凉,但并不妨碍我的孤飞千里之志,世界辽阔,该自由飞翔,自由逐梦,不必悲愤伤怀!
5、1909年陈独秀的大哥庆元(字孟吉)客死关东,陈独秀悲痛欲绝,写下了长篇诗《述哀》,讲述了兄弟二人浓厚的感情,表达了陈独秀深深的哀思,如:
“亡兄孟吉,与仲隔别,于今十载。”闻兄长长眠,我“悲怀郁结”。“秋风衰劲草,天地何不仁。”上天为什么如此残忍?“掩户就衾枕,犹忆梦见之。辗转不能寐,泪落如垂丝。”关起门房,梦里梦到了你,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眼泪如“垂丝”般洛下。
梦想成真
6、1909年陈独秀回到杭州,开始与苏曼殊同居生活,虽时常感伤时局和自己的遭遇,但在湖光景色的闲情雅致中慢慢得到释怀。这期间写下了不少诗歌,如《游韬光》、《游虎跑》、《咏鹤》、《灵隐寺前》等。
我们看一下《咏鹤》:
本有冲天志,飘摇湖海间。
偶然憩城郭,犹自绝追攀。
寒影背人瘦,孤云共往还。
道逢王子晋,早晚向三山。
这首诗是陈独秀这段时期在杭州的真实心理写照。本有雄心壮志,无奈飘摇于湖光美色之间,表面上是寒影、人瘦,其实是内心苦闷的写照。
雄心壮志
几年之后,他又回到了东京,神州大地的飘摇依旧,政治错乱、民生疾苦的现实依旧,惆怅茫然的内心无处安放。他似乎多了屈原式浪漫而愁苦的情节,他大声呼唤,大声咆哮,前路漫漫如何是头?一个“游子”的爱国情怀展现在我们面前。
7、我们看一下这时期他写的《远游》的一些诗句,就可明白他的心境:
“仙释同日死,儒墨徒区区',看似看穿一切;
“且乐唇前一杯酒',固然潇酒、通达,但内心却是疾风狂雨;
“佳人美酒”只是虚无之物、浮光掠影。
在诗里,陈独秀已完全进入李太白式万物混沌、古今混同的飘渺境界。
陈独秀信札
8、1932年9月被捕入狱,至1937年8月被释放,陈独秀被国民党关了6年。1934年陈独秀在南京狱中创作了《金粉泪》五十六首。
虽然身处国民党监狱,但仍敢于感伤时事,抨击权贵,矛头直指国民党统治,表达了陈独秀的政治怀,以及优国忧民的殷切情思。其爱国情怀令人敬佩!如第一首:
放弃燕云战马豪,胡儿醉梦倚天骄。
此身犹未成衰骨,梦里寒霜夜渡辽。
此时的他神似南宋陆游,一颗爱国心跃然纸上!
《金粉泪》五十六首手稿
出狱后陈独秀寄居川东一隅,他的诗歌继续迎来丰收期。这时的他已进入晚年时期。
出于爱国之心,他仍心系时局,关心国事,对政党派别、国民党政治、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发表政见,继续接受各方批评、意见。但这个年纪早已历经沧桑,看透世事变化,所有的建议或批驳已经不重要了,他都能欣然接受和面对。他过上了古时陶渊明般山林隐士的生活。
9、闲暇之余,写写诗歌,抒发感情。如《书赠同乡胡子穆》:
嫩秧被地如茵绿,落日衔天似火红。
闲依柴门贪晚眺,不觉辛苦乱离中。
诗歌充满了陶渊明式的田园情调,悠然自在,快活得意!
也许看透一切,自然就能接受一切!
豁达开怀
陈独秀的约150首诗,是他一生的写照,可算是他的“诗史”。
陈独秀身处乱世,是新旧时代的结合体,既活在过去,接受传统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爱国思想熏陶,又生逢乱世,目睹国运的不断衰竭,民族的屈辱发展,身处政治斗争、党派斗争的漩涡,致使他虽身出困境仍散发爱国志向。
抛却他在政治上的错误,他的爱国精神是不容置疑的!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生,1942年5月27日逝世,终年63岁。
《孟子》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