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良:真情到处诗情涌/走近朱亮辉的部分诗词

真情到处诗情涌

——走近朱亮辉的部分诗词

何俊良

抒情,是诗词永不退色的旗帜,是诗词艺术传流的本质特征,也是诗词创作的基本内容。问世间情为何物?她是人们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是局中人思想矛盾冲突的焦点,也是诗人感发的切入口。传统诗词偏重抒情、言志,以表现思想感情的真实诚挚为重要审美特征。诗词作品感动自己、感动读者的根本因素即在作者充分流露了真情。亮辉兄的诗词,固然有不够完美之处,但就情感论,应该都具备了真善之美。限于篇幅,这里仅就其诗词之至亲情、师生情、参政情、山水情略作欣赏。

人间至情,莫过于血脉,所谓血浓于水也!亮辉兄始出世。其父先是劳动改造,而后下放农村,他十岁前随母,十岁后受株连随父,父子相依为命,在险恶的政治气候和艰难的生存环境中,过着非人的生活。亮辉兄小学毕业即被剥夺学习的权利,辍学务农。其间委屈辛酸谁知?1982年亮辉兄在母亲趁参加地区优秀教师表彰会之机来校看他时,万千感慨顿上心头,诗情奔涌,不能自已:“惊悉慈亲破梦来,故乡难谒异乡偎。何酬养育千斤价,难尽别离万种哀。”试想哪个娘亲不爱子,哪个孩儿不恋娘?“破梦”二字蕴含着多少身世之痛、骨肉之哀!无一字对左倾的批判,却浸透了那个时代的血泪,令人同情之际顿生警省,从而越发珍惜这清明政治才有的幸福。诗人不纠缠于过去,而以“少年心事当拿云”的豪气续道“欲洒漓漓伤痛泪,转言济济会程开。如烟往事俱忘却,放眼长风万里埃。”亦无一字歌颂今天,却让人深感今天的政通人和,再大的悲痛都可以化为力量!尽得传统诗词含蓄蕴藉之妙。妙在巧妙地抒发了自己的真实之痛、之喜、之豪迈矣!同年,亮辉兄写有《怀念外祖母》绝句:“十年养育未能忘,乱世离情倍感伤。咫尺奈何音信绝,灵前不得断衷肠。”可以说是对前诗历史沧桑的补充。辉兄在《先父(寸衷吟)辑成题后》四诗中全面概括了朱红先生的身世、爱情、理想,沉痛地寄托了他对父亲的无尽哀思。1992年又在《酷相思·读先父遗著》一词中写道:“半夜风狂淫雨坠,比翼散,芙蓉碎。奈长饮离愁终身最。朝也盼,寒潮退。暮也盼,寒潮退。    一读频催千串泪,语悲咽,心怆悴。问仙域相思开也未。生也叹,情难寄。死也叹,情难寄。”读来令人悲伤惆怅不已。当诗人沉痛地设问:父亲有生之年未能和母亲破镜重圆,而今到了蓬莱仙境,还在和母亲绵绵相思吗?通篇比兴,虚笔写实,反侧缠绵,哀痛愈见切人心肺。亮辉兄少年坎坷,父辈的厄运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哀伤。幸好冬去春来,当上了人民教师,后又通过自己的努力,相继修完了大学中文专、本科学业。他结婚生女后,其舔犊之情又彰显了他开朗的一面。他在1990年《与小女玩雪》中写道:“启窗一片白绵绵,叫醒小星闹雪天。万朵银花随意舞,娇儿领我到童年。”堆雪人、打雪仗,乃童年寻常趣事,诗中却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叫醒”二字尽显为人父者的善解人意、顽皮和爱心,末句父女换位,将欢乐的气氛虚笔延伸,父女同乐、天伦共享,互动中见真情。2003年朱昭(小星)考取大学,入校第三天代表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后主动请缨担任班长,军训、学习表现突出,亮辉兄闻讯大喜,即兴赋词《临江仙·女儿入大学寄望》:“雏燕试飞,天空海阔苍茫。少年胆气贵张扬。驭风穿雾障,万里睨云冈。   自古木兰垂范,而今我女戎装。坚心立志务图强。关山攻可破,恰是好时光。”于肯定和勉励中尽显爱女之情。2006年亮辉兄到三亚参加全国教师科研能力培训,会后,到《三亚湾拾贝》有句:“岂顾潮来衣服湿,女儿翘盼彩螺还。”千里之行居然不忘对大学即将毕业的女儿的拾贝承诺,足见父女情深。而正因有了这种人间至爱,这首小诗妙手偶得了时空转换、虚实交融的艺术手法,捡了贝壳,捡了佳作一篇。是年朱昭大学毕业跨入教师行列,亮辉兄语重心长地题了《示女儿》、《又示女儿》,教育女儿要珍惜机遇、珍惜光阴:“贫瘠端在耕耘少,博学只缘积累多。优胜劣汰今古事,临渊羡鱼奈天何!”这些诗谈不上什么意境,但很有意义,也因如此直率,让人体会到亮辉兄爱女之深、盼女成才之切。诗贵含蓄,情贵真切,此时此刻,直掏心肺倒更见人性。

俗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亮辉兄执教30余年(教初中14年,而后从事师资培训至今),培养人才不计其数,逢年过节贺年片、短信、电话、登门拜望的自然不在少数。最让我惊讶的是,24年前毕业的他在两市镇中学36班教的那些学生们,不论贫富、地位,至今都还惦记着他!2008年春节,该班学生举办了联谊会,请他参加。数十名男女学生排起长队请朱老师认人。亮辉兄居然一口气叫出了大半,其余细辩后呼出。有学生携妻与会,谎称是该班学生,亮辉兄竟可毫不犹豫地指出她不是自己的学生,令全场学生惊佩不已。22年了,若非对学生一以贯之的爱,有几个老师还能全部叫出自己教初中时的学生的名字!有几个学生还会如此一个心眼地敬重自己初中时的老师?亮辉兄自己也感慨莫名,有诗为证:“廿余离别梦魂牵,沧海桑田瞬息间。堪叹先生多白发,尤欣后俊正华年。飞觞畅饮人皆醉,曼舞欢歌兴未阑。倾诉通宵情不尽,迎来和煦艳阳天。”“波光飞逝记朦胧,细辩清晰认稚童……寄语诸君齐奋勉,放歌相会在高峰。”由于记载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和独特感受,其真实情怀故足以让人感动。回想1993年暑假,亮辉兄执教两市镇中学96班才到初二,教育局一纸调令将他调到县教师进修学校。新学期开学后,他特意前往两市镇中学96班向学生道别,全体学生伏案低泣,不愿抬头。时亮辉兄有词记事:“十四春秋修圃,尝胆卧薪寒暑。菊李几番堪自慰,漫舞繁花如絮。一纸不能留,忍别旧朋新侣。  最是学生心苦,低泣总难相诉。缱绻奈何情意重,谎告常能相聚。举手祝前程,掉首欲行还顾。”从这首情绪婉转缠绵的词中完全可以看出亮辉兄和学生的情谊确实是由来已久的真挚。这些诗词并无什么过人的艺术技巧,但我为之感动,就是因为作者真情所致啊!此情此爱又来自他的人格修养、敬业精神。他在2000年《感怀》诗中写道:“……神扬绛帐声容壮,心尽砚田气力艰……”他热爱教育工作,总是全身心投入。上课时声情并茂、慷慨激昂,学生绝少开小差者,每课掌声连连。下课后往往力倦神疲,完全是事业心在支撑。正是“坛前慷慨忘声哑,铃后嘘嗟感力微。”(《下乡培训教师》)。他深知“师生互动人为本”(《海南参加全国教师科研能力培训班学习感赋》)的道理,自始至终注重和学生推心置腹,师生情中倾注了父子情、兄弟情、挚友情……这类诗篇也因此而语出虽平而颇可感人。

亮辉兄忠诚事业、热爱生活、寄情亲友、关注时代,修身效先贤、参政系民主,心脉每与老百姓一起跳动。请看他在1998年写的《参加县政协常委会议政》:选题热点亦难点,考察调查计虑深。针砭时风言慷慨,协商对策意诚忱。但求不负人民托,岂顾难调世俗音。公仆信能诹雅论,官清民富报丹心。”做为县政协常委,他真挚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和参政议政的心态,反映了他高度负责的参政精神。这种赤裸裸的表白,虽然消弱了诗的含蓄之美,但却给了人们一种罡风吹散乌云、激流席卷沉渣的力量。他在2000年《感怀》诗中写道:“志不由吾依大局,身难随己耻奴颜。蜗名蝇利他人事,近赏幽兰远望山。”坦荡荡的君子之风跃然纸上,情真意切令读者莫不动容。2005年他在《建设和谐社会有感》中以强烈对比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对今昔政治状况的看法:“多少年来唯斗争,情无骨肉法无衡。人心翼翼皆惶恐,吏道昏昏重暴横。阶级升沉排贵贱,城乡差别见衰荣。和谐社会千秋业,政治文明达太平。”他对过去摧残人性的“红色恐怖”心有余悸,对今天的政治环境有喜有忧。他清醒地感到“杀鸡难改贪猴性,严惩贪猴可儆鸡。”(《偶感》)。他真诚地期盼“真刀一动魔方惧,莫让人民夙愿空。”(《三讲》)。他痛切地感到“社会公平为最,堪恨难除门第。贫女苦书钱,官子早收薪费。何异、何异,得志一人犬贵。”(《如梦令·世相·学子带薪》)。他无情地嘲讽“往日气凌牛马,今晚屈身传话:'咱俩老交情,推荐提名劳驾。’羞煞、羞煞,伸手讨官缘啥?”(《午夜电话》)。他痛心疾首“仰望青天忧患起,而今几敢饮廉池”(《谒包公祠》)。他大声疾呼“惩贪定要铁包拯,除害尤须真况钟。正国正人先正己,浩然正气动苍穹。”(《惩治腐败》)。“江山若得根基固,搜尽人间不义财!”(《治贪不严有感》)。“基固尤须除蛀蚁,振兴端赖倡民主。”(《新世纪抒怀》)……以文入诗,议论警出,直陈肺腑,慷慨激昂,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不善言,若黄河之决堤,奔腾咆哮、一泻千里,此真性情中人之激烈壮怀尔!

仁者乐山、智者悦水,自古诗人爱丘山。亮辉兄忙碌工作之余,性喜游览,“不悉世情难俯仰,但留本性咏江河。”(《四十感怀》)。寄情山水,逸兴遄飞,景皆著我之颜色,借题发挥,畅意舒怀。其《长岛观涛》云:“九丈崖头千岭碧,清秋万里荡春雷。人间荣辱都抛尽,四面惊涛眼底来。”以时令“清秋”和海涛怒吼声若滚滚“春雷”进行错位对比,抢人眼球,引人入胜。结句虚笔畅怀挟此雷霆万钧之势,倍添震撼人心的力量。其《泰山眺日》云:“登临极顶天尤暗,匍匐千峰待早朝。红日一珠来脚下,我今更比泰山高。”一二句引弓待发,气象暗聚。三句缩小夸张,远望朝阳如一颗红艳的明珠来到脚下。四句化典无痕如出肺腑,尽情抒发登高望远睥睨天下的豪迈情怀。多种艺术手法并用,感染力极强。其《临天池望天山》云:“风光无限任流连,拥翠积琼荡碧澜。折断云杉当巨笔,饱濡池墨写天山。”则以夸大夸张的豪情泼写了一幅天山行旅图。其《库布其沙漠留踪》云:“茫茫绝域觅人家,一望无边万里沙。阵阵驼铃催晓月,两行足迹到天涯。”以视觉、听觉的悸动向读者推出四幅苍茫的画面,引人进入到他的幽远情怀,深得诗家诗中有画致读者感同深受之妙。山川形胜,足可开阔诗人的眼界、激荡诗人的情怀,才力胆识学养深厚者,何须造作,但能真情流转,景语含情,以独特的视角,表现出自己最深刻的观感,抒发心声,必有好诗。亮辉兄家学渊源,学养深厚,又是十足的性情中人,每每寄情山水,佳构频出,情理中事矣。

闻一多有云:“西洋人作诗往往借故事或艺术技巧来表现作者个性,而中国诗人则重在直抒作者的胸襟,故以人格修养为最重要,因为有何等胸襟然后才能创作出何等作品。”(《闻一多论古典文学》)我非常认同闻先生的观点,作诗先做人,诗主抒情,诗人的人格修养直接影响诗中情感的抒发,性情中人自会喷薄真情,无论何种题材,他总能切入自己真实的独特的感受,让读者随之受到感动,若视觉即新、表现手法又妙,那就更令人读之心往神驰、手舞足蹈了!

【作者简介】何俊良,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文艺评论专著有《文字的使命与力量》(湖南人民出版社),主编有《一代联家赵健之文集》(湖南地图出版社)等。北京自主教育公众号主任编辑,绿汀文艺网站/绿汀文萃公众号创始人。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