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历史上的状元
平和县历史上的状元
状元话题
平和县是否出过状元?
近日,全国高考揭榜,“状元”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平和县国强乡同时出了漳州市文、理科高考状元:文科张杰彬,理科赖圳鹏,成为平和人的骄傲,乡亲们奔走相告,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转发,道喜祝贺。
状元郎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在科举制度年代,考上状元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均有姓名记载的)。
状元郎
平和自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建县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387年间是否出过科考状元呢?方志、族谱、物件记载证明:平和出过两位状元:林德镛、李威光,他们虽然入籍广东,但根就在平和县。这些史料尚需进一步挖掘。
另外,曾有口传:“乾隆辛丑科平和县大坪人黄国梁以其超群的武功获殿试第一,因性情老实率真,被降为榜眼。”黄国梁是以“平和籍身份参加殿试,只差一点点成为辛丑科武状元。
李威光、林德镛先祖来自平和县
武状元林德镛
关于武状元林德镛的记载
林德镛
林德镛(?~?),字号不详,广东揭西县(今揭阳)棉湖镇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武进士第一人。
康熙六十年十月初五,康熙帝御驾亲临太和殿行传胪大典。文武官员皆着朝服,武状元林德镛头戴三枝九叶顶,武进士们身穿公服,由鸿胪寺、兵部官员补服穿戴从午门两掖门引进,在丹陛下两旁排立。丹陛上东西各设一案,正中设云盘,丹陛下设龙亭。紫禁城午门五凤楼上钟鼓齐鸣。太和殿前赞鸣鞭三通。鸿胪寺鸣赞官赞行,读卷各执事官三跪九叩大礼。内阁官员在案上取黄榜,兵部官员跪受俸至中阶右旁下,于丹陛正中黄案上,三叩首,武进士入拜,排班皆跪。鸣赞官立丹陛东,传制。传胪唱名分别三次,每每唱毕,武状元林德镛及武榜眼、武探花先后前趋,至丹陛下迎榜,武状元林德镛独稍在前,在中陛石上。传胪毕,将黄榜下置云盘内。兵部司官张盖由中路出太和门,至午门正中门,跪置龙亭内,官员行三叩首礼,奉乐部和声,榜亭出,由正中出午门,至西长安门外张挂大黄榜。给武状元盔甲,鸣鞭三通,皇帝还宫。武状元林德镛引众武进士出观大金(黄)榜。巡捕营备伞盖仪从,送武状元林德镛归第。武状元林德镛,沿街夸官,倍显荣耀。
一块“状元匾”牵出林德镛祖籍在平和县
2012年在平和县文峰镇文洋村发现“状元匾”,长约三尺,宽约二尺,历经岁月淘洗已十分古旧,匾额上竖着刻有“状元”二字,匾额落款为:翰林院经筵侍太学士吴士玉、戚麟祥为康熙辛丑科殿试第一名林德镛立,边框三侧有双龙雕。这块匾以前一直挂在文洋村溪山祠堂上,2005年,一位日本华人回村谒祖看到它时,对乡亲们建议说要妥善保管这块匾额,待将来历史考证之用,因此引起乡亲们的重视。
广东揭阳人中状元,他的匾额怎么会挂在平和文峰林氏祠堂上?据林氏宗亲介绍说,林德镛祖籍正是平和文峰,与溪山祠堂林氏一脉相传,当年他状元及第时,宗亲们赶制了这块匾额挂在祠堂上,以示光宗耀祖。平和博物馆有关专家初步判定这块匾额确系历史文物,它见证平和文峰与广东揭阳两地林氏的血脉渊源,建议妥善保管。
平和县文峰镇的状元匾
武状元李威光
关于武状元李威光的记载
李威光
李威光(?~?),字号不详(平和志记载为“李咸光”),广东长乐黄埔村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科武进士第一人。
乾隆三十七年十月,策试天下武举于太和殿前。乾隆皇帝亲定甲乙。这一年,李威光在乾隆三十六年规定的新科考制度下,应试得中武状元,实属不易。考试越来越严,虽然他已经作好准备,李威光殿试之日依然险象环生。众所周知,武试先试外场,除了马、步射之外,就要看“技勇”。清代技勇之一有“掇石”。就是在武场上放有一些长方形巨石,分别重有200斤、250斤、300斤,石腰间有插手的地方。考试要求举子用双手将巨石高高举过头顶,从项后过头掷向远处;或者举起巨石后行走数步,而且面不更色,气不喘嘘才算合格。当日,李威光骑、射、拳、脚各科表现俱佳。最后轮到考“掇石”。只见他站在一座重达300斤的石狮子前,突然马步一沉,“嗨”的一声,把石狮子高举过头,托稳停留片刻,略一行走,正准备放回原处,不料手中一滑,石狮子竟侧翻在地。说时迟,那时快。好个李威光,随即飞起一脚,把石狮子顺势踢出丈余,动作潇洒利落,一气呵成,手脚连贯,丝毫不露失手痕迹,反而被监考官称赞这一招为“狮子滚球”。顿时场上掌声、叫“好”声连成一片。走下考场,李威光返回脱靴时才发现,刚才应急的那一脚,竟把脚背、脚趾踢得血肉模糊。此事以后流传开来,成为美谈佳话。
乾隆四十二年(1778年),李威光调任广西提标左营出任游击之职。以后,又调往浙江黄岩镇任标水师中军游击。后来,晋升福建烽火门参将,官居正三品。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台湾天地会起义。李威光率领漳、泉州义勇前往台湾,将天地会起义镇压了下去。事平以后,李威光因军功晋升一级,记功两次,又升任台湾安平协水师副将,随后,调往福建闽安任职协副将,以从二品官衔代理海坛、南澳总兵。不久,受乾隆帝诰封四世武功将军(从二品)。以后,因疾病缠身而辞任归乡,最后在家乡去世。
李威光故居
有几个史料记载李威光是平和县人
1994年版《平和县志》卷二十五(人物)第三章(人名录)第四节(举人、进士名录)记载:清朝状元(1人) 李咸光(乾隆庚辰恩科状元)。
1994年版《平和县志》
那么李威光又为何成为广东长乐县(五华县)人呢,还是客家人唯一的武状元,这可能与明末清初平和移民广东有关。
明末清初,清军入关,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地处东南边陲的平和县成为战争的重灾区,百姓纷纷迁入广东潮州、惠州、广州、雷州、琼州,甚至广西等地。据惠州地区(含海、陆丰)各姓氏族谱渊源调查,陈、叶、李、张、曾、颜、官、朱、黄、林、周、溫、余、古、巫等二十多个重要姓氏的支系来自平和县,他们在这些地方开基创乡,经过数代发展,俨然成为当地的大宗族。虽然迁居外地,但他们仍与平和祖地保持密切联系,历经五世八代,常派宗亲代表参与祖地祭祖、修谱活动,时刻记住祖先根源。李威光先祖从平和县迁至广东长乐县应该就在三、五代左右。
1994年版的《平和县志》科学、严谨、权威,旧内容也是根据清朝、民国旧志延续编撰,关于李威光的记述仅用“清朝状元(1人) 李咸光(乾隆庚辰恩科状元)”一句话简要概括,已经非常有份量了。
我是状元郎,来自平和县
明朝著名的堪舆先生观察平和地理后说:”平和地头重,人才代代出“!相信将来平和县还有更多“状元”产生,成为全国、全世界各行各业的“状元”!
黄武疆 从事文创策划、品牌设计、旅游规划、书画创作多年
文博旅游规划工作者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
中华乡土人文探索者
长按关注“平和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