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千年古庙谱新歌,神定心安驱疫魔
黄 武 疆
己亥庚子之交,新冠病毒来袭。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在政府统一部署下共同抗击疫魔。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平和各乡社的民间庙宇道观发挥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作用,以信仰的力量、劝善的方式让父老乡亲们心安神定度过疫情时期,积极配合政府安排部署的抗疫活动。
受大坪黄舆庵龙狮队委托,黄武疆与平和县潮剧传承保护中心编唱制作《黄舆庵,真灵圣》。此歌也是采用传统的“平和歌册”演唱,歌文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平和乡土气息,很受乡亲们欢迎。
筆者曰
千年古廟譜新歌
神定心安驅疫魔
王公顯威傳正氣
潮樂聲聲致祥和
請欣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平和歌册调
千年古庙---“黄舆庵”探源
黄舆庙,今日称为“黄怡庵”,因地处大坪古隆村,也称之为“古隆庵”,至于为何将“黄舆庵”改为“黄怡庵”,笔者推测应该是解放后,将字形复杂的“舆”改为方言同音的“怡”字而已。旧版《平和县志》均记载 “黄舆庙”在大坪社,祀五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旧碑复制
重興黃輿庵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清乾隆《平和县志》记载大坪黄舆庙
黄舆,表示“大地”。《乐府诗集 · 郊庙歌辞七 · 迎神》:" 黄舆厚载,赤寰归德。" 前蜀杜光庭 《罗天中级三皇醮词》:"伏以玄盖上浮,黄舆下镇,元精降瑞,应运开图。"永平三年(60年),东平王苍造光武庙登歌一章,称述功德,而郊祀同用汉歌。魏歌辞不见,疑亦用汉辞也。武帝始命杜夔创定雅乐。时有邓静、尹商,善训雅歌,歌师尹胡能习宗庙郊祀之曲,舞师冯肃、服养,晓知先代诸舞,夔总领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皇五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观音菩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广惠尊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伽蓝大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玉皇大帝
黄舆庵神袛
从《乐府诗集 · 郊庙歌辞七 · 迎神》可以了解到,“黄舆庙”原应是祭祀“三皇五帝”庙宇。三皇,一般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则称“五帝”。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伏羲氏,又称包牺氏、庖羲,“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神农氏,即炎帝,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他“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是华夏文明之祖,今日,黄舆庵仍保留“谷王(炎帝)”神像。
谢王。相传谢安曾任扬州刺史,淝水之战后他遭人排挤,于是自请到步邱(邵伯)赴任,当时步邱(邵伯)地势西面高,湖水浅常干旱;东面低,水深积劳,为此先民常年流离失所,故步邱(邵伯)只有村落不城镇,谢安体民之苦,披风顶烈日,考察地势,在惊涛浪中筑起了一道湖埭,调节上下水位,有效防治了水患,使步邱(邵伯)地域渔谷丰登,百业兴旺,逐渐集镇,民众受益千年,后人感恩谢公之恩德。为其立庙供奉,庙宇“甘棠庙”,此庙建于东晋时期。而在闽、粤、台等地,谢安被民众称为“广惠尊王”,受人所拜祭。唐初,陈元光随父平定岭南地区“蛮獠啸乱”, 携带谢安之香火为保护神,并尊奉谢安为“广惠王”。后来,“谢王公”的信仰,也随着漳州人迁徙脚步,分香到广东、广西、台湾、南洋等地。
王孙。谢玄(343—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裒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东晋时期军事家、文学家。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因修观音法门而悟道,证观音法门得大自在,寻声救苦而得名观世音、观自在菩萨。平和信奉观音菩萨历史悠久,如始建于唐朝宣宗年间的大坪黄庄“石晶宫”,大坪钟腾石观音山“四面观音”等。
伽蓝大王。相传伽蓝大王是一名员外,家资万贯、乐善好施。当时他已将所有的财产捐献给人家,只剩下左手的一块玉镯,为了将左手的玉镯献给一个和尚,将左手砍断。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将他供奉起来。
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堂、地府、海洋三界的“三官”之神——“天官”、“地官”和“水官”,漳州俗称“三界公”,客家地区称为“三界爷”、“三元大帝”。三官大帝掌握了天堂、地府、海洋间的一切事项,是极为崇高的神祇地位,之高其神格仅次于玉帝,所以民间寺庙常与配祀于玉皇上帝之前。东汉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南北朝时,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
天公。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的主宰,又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玄穹高上帝”、“天公”、“老天爷”。玉皇大帝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极大,祭祀玉皇的仪式往往超越了三清的规格,玉皇即昊天上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黄與庵庙会盛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大坪胜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雾中隆山
黄舆庵与大坪先民
正如碑文所言,黄舆庵始建何时,无从考证,但根据所庙里供奉的神明分析,此庙可能始建于唐朝。秦汉至唐初,平和属于揭阳、义安、潮州辖地,当时就有中原汉人入和定居。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建置漳州,平和地属漳州漳浦县,地势平坦的大坪再次迎来陈元光部将、眷属为代表的中原人迁入定居,他们除了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也带来了中土地区的保护神,建起了庙宇。“黄舆庙”之名称带有明显的唐朝时期中原印记。
目前,大坪本地的黄氏人口三万多人,分衍外地的宗族达十多万,为闽粤巨族,堪称“漳州黄氏第一大镇”。但在明朝初期,黄氏在大坪还不算最大姓,据传当年黄家要娶吴氏女儿,吴家还觉得黄氏是小姓。那个时候,大坪有陈、沈、吴、许、王、朱、庄等十多个姓氏,多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部将之后裔,他们很有可能在唐朝时即来此定居。黄舆庵所在地古隆村,原也是许姓聚居地,村中土楼“余庆居”为许姓所建,可见当时许姓人丁兴旺。黄氏开基祖质斋公携子平田于元末明初迁居大坪,第三世人丁逐渐兴旺,至第四世、第五世、第六世,就分衍出“顶四房、中四房、下四房”,枝繁叶茂,根生四境。但时变镜迁,原居住在大坪的许多姓氏已被黄氏覆盖或迁徙他乡,而他们留下庙宇神袛却为黄氏所继承并弘扬,并加入新的神袛,成为“儒、释、道相融”特有的信俗现象,黄舆庵就是其中之典型。
从大坪黄舆庵的神袛,可窥探到平和先民的信仰习俗、姓氏构成、社会变迁等情况,了解到先民们高远的视野,奉请神明布道、庇佑乡境、泽被后世,寄望后代子孙成圣成贤……
黄舆庵-中秋节孔明灯
黄舆庵-营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CCTV走進平和「文化向導」
文博旅遊規劃工作者
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者
中華鄉土人文探索者
無疆文創旅遊規劃設計院
景區規劃設計、農莊設計運營
區域發展策略、政策資源對接
文旅項目招商、地方形象包裝
民俗活動策劃、鄉土文化挖掘
歡迎合作。聯繫:626456114@qq.com
高度決定視野 文化指引規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精彩回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乡土情怀,人间大爱!我们生活于平和这片土地,必然要爱护这里的一切众生,珍惜这里的一草一木,让这片土地更加纯净,让我们心灵更加圣洁!【平和乡情】值得关注!感恩广大读者的鼓励与支持!
祈愿疫病早除·国泰民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