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高適之《别韦参军》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有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注:
解:懂得。
君门:朝廷。
屈指:极有把握。
冲融:和谐融洽。
三五:三皇五帝的简称。
解读:
高適一生仕途不顺,不得不客游梁宋以谋求生计,在此期间,他遍尝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也因此收获了与韦参军深厚的情谊。公元749年,由于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他必须离开梁宋,远赴京城应试,别离之际,他感慨自己多年的落魄,同时又怀抱与友人分别的惆怅,写下了这首劝人亦是劝己、赠别又是自述的诗作。
从“二十解书剑”直至“布衣不得干明主”,诗人主要叙述了自己在京城受挫的经历,自己年少轻狂,算得上文才武略,以为千秋功名,可以唾手可得,无奈残酷的现实粉碎了他的梦想,此时的唐廷皇帝沉醉在太平盛世的美梦里,朝堂上尽是一些近臣把持,作为布衣出身的诗人,根本进身之阶的机会。
仕途的不顺,首先影响的是生活的困顿,回到家里却是“归来洛阳无负郭”,连落脚之地都没有,自己又不会置办产业,生计都成了问题,诗人不得不在梁宋一带维持生计,这里曾经是当代梁孝王的歌舞游冶之所,诗人客居于此,其间劳苦自不必言,加上政治的失意、人生的落魄、客居他乡的孤苦,这次第,岂是一个“苦”字了得。
人生困苦之时,最是能见世道人心,到处都是势利的眼光和不屑的眼神,然而就在非人间的环境中,友人韦参军给予了他莫大的安慰。在他失意和困顿时,是韦参军接济了他,是韦参军鼓励他走出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且喜百年有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情感事而萌,缘理而发,平淡叙述中饱含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曾经患难与共的朋友,分别在即,心中岂无感乎?“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临别之际,弹棋击筑,纵酒高歌,通宵达旦,尽情享乐。弹棋是两人之间进行的一种博戏。虽然分别已令人感到伤悲,但好在诗人胸襟开阔,性情旷达。“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化用了初唐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情感真挚,气势横绝。
全诗采用长篇独白的方式,抒己之落魄,感友谊之厚,全在一气呵成之中,达到“歌行自是多奇句”之境界。
高適(700?—765),字达夫。排行三十五,河北景县人。晚年曾任左散骑常侍,故后称他为“高常侍”。20岁时求仕不果,此后长期客居宋州宋城(河南商丘)。749年有道科及第,授封丘尉。曾入陇右节度使哥叔翰幕府充掌书记。安史之乱起,先后任左拾遗、淮南节度使、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764年召还长安,为刑部侍郞,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次年正月卒于长安,赠礼部尚书,谥忠。新、旧《唐书》有传。存诗200余首,多作于显达之前,题材广泛,思想内容较深广大。《全唐诗》编其诗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