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城砖是“另类”文物,上面还发现打油诗,这是怎么一回事
南京是“六朝古都”,不仅历史底蕴深厚,而且现在也是“副一线城市”,可见其现代化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南京有很多著名的历史遗迹,比如夫子庙,中山陵和明孝陵等等,但其中最能代表南京或许是明城墙。近年来,南京的考古专家们对明城墙的城砖进行拓片,发现了一首有意思的打油诗……究竟打油诗写了什么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就让小编来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的东吴,它为后期历朝历代奠定了都城根基,并且在六朝时期南京城的人口就超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尤其是在唐宋两朝,南京逐渐成为了长江一带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为南京城的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定都南京之后他又开始大兴土木,对南京城的布局和结构做了宏观规划和调整,使南京城的军事防御得到了极大提升,而这一切也都要归功于巨资修建的明城墙。
史料记载,明城墙始建于公元1366年,一直到公元1393年才初步完成,耗时长达28年。明城墙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南京城的核心,长度约35千米,外城为南京城的防御城墙,长度超过60千米,在当时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墙体系,也对后来北京城的修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朱元璋为了修建城墙也煞费苦心,他最担心的就是城墙的质量,对此他多次下令要求严控城砖的质量,并且还从源头抓起杜绝瑕疵。首先,对供砖的窑厂有限制,选用的都是安徽,江苏和湖南等地区的优质窑厂,并且制砖的泥土和工艺也都有严格的要求。其次,还要求每一块砖上都要留下负责人的姓名,比如烧砖人,运输人和检验人的名号,以及从里甲到州县各级官吏的名称,以至于砖块上都留下了大量的人名。如此一来,也就没人敢搞“豆腐渣”了,不然小心脑袋搬家。
如今六百多年过去了,明城墙依然屹立不倒,不过很多砖面的文字都被侵蚀了,只能看到当时篆刻留下的痕迹,但是考古专家们通过拓印的方式,从明城墙的城砖上“复制”下来很多文字,比如“总甲石继先,甲首金受七”,“甲”是当时的行政单位,总甲就负责人;还有“南康府提调官通判赵斌”,这是当时的一位官吏,也许负责城墙质量的验收工作;还有一些工匠名,如“安徽张贵山”,“苏州府二虎”和“湖南陈三宝”等等。看着保留至今的文字,也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在众多的城砖文字中,专家们意外地发现了一首打油诗,虽然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然可以辨识内容为:“工作到今十二载,日日挑柴吃饭苦,一日秤来要五百,两朝足足共千斤,山高路遥难行步……”。阅读打油诗不难发现,描述了一位工匠一天的辛苦工作,要挑柴烧火,按要求送砖,而且路还不好走,饭也不好吃,已经煎熬了12年,不知何时才是头。
读完这首打油诗,我们内心不禁会同情他,但是仔细想想我们作为“打工人”不也如此吗?后来专家们想到一个问题,当时每一块城砖都要经过好几道严苛的质量检验,为什么没有发现这块刻有打油诗的城砖呢?您要知道是,如果被查出来乱写乱画,那可要受罚的,甚至还会掉脑袋。当时工匠又不傻,他既然敢正大光明地写打油诗,也就说明当时已经不严。
专家们推测,在修建城墙的前期,不管是底层的工匠,还是上层的官吏,都严苛的执行朱元璋规定的标准,以及城砖的检验流程,但时间一长,再加上一直也没有发现严重的问题,官吏们自然也就放松了警惕,对于砖块的检查也不再挨个地查,甚至到最后对于一些熟悉的人就直接放行了。如此,底下的工匠也就开始懈怠了,既然尽心尽力地做和马虎大意的做结果都一样,自然也就没人再尽心尽力了,以至于有工匠就敢正大光明在城砖上写打油诗吐槽,而不担心被发现。
文物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让我们看到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对于明城墙来说,每一块城砖都是一段历史,也都有一个故事,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城砖,以及这些城砖文字,让它们永远地流传下去,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最真实的历史。
参考资料:
《符号江苏精选本-南京城墙》作者:杨国庆,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