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曹作衣是柘城县的文化品牌
胡曹是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人,于5000年前出生于胡部落,是上古胡部落的杰出人物。据传他先是用胡麻织布,而后用胡麻制衣,后来又发明了帽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明制作衣服和帽子的人。同时又是最早的以胡为姓者,被中华胡姓尊为得姓始祖。
胡曹作衣的传说
据传在黄帝轩辕氏时代,他的正妃嫘祖是一位植桑养蚕的高手,被后人称为蚕姑。曾到各地传授植桑养蚕技术,其足迹踏遍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当然也来过“朱”地(今柘城),因此在柘城县陈青集镇梁湾村,至今依然保存着祭奠嫘祖的庙宇——蚕姑庙。据传嫘祖传授植桑养蚕技术时,在胡地(今胡襄镇)发现一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氏族,被称为胡部落。该部落以突鸟为图腾,这种鸟很像我们现在的白头翁鸟,胡曹便是该部落的杰出代表。他以当地盛产的胡麻织布,发明制作了我国最早的衣裳和帽子,使本部落较早地脱离赤身裸体时代,走向服饰文明。而嫘祖虽然掌握了植桑养蚕及缫丝技术,但还不会把丝绸加工成衣服,只是简单地的把绸缎披在身上,以示尊贵。她见胡曹能用胡麻布制作成衣服,非常高兴,便把胡曹带往都城新郑。胡曹先是为黄帝轩辕氏制作了礼服,而后又为朝内大臣设计了朝服,使黄帝、文武大臣面貌为之一变,黄帝大喜,封胡曹为制衣大臣。
胡曹画像(来自网络)
但世传也有胡曹是女性的说法,并传“裳”的发明者伯余是她的丈夫。古人认为,上衣为衣,下衣为裳。衣是胡曹发明,裳是伯余发明,夫妻二人都是发明衣服的专家。据传早在黄帝族兴之时,嫘祖尚未为帝后而为王妃之际,人们便掌握了以胡麻织布的技术。胡麻是胡部落的一种特产,可用于织布。随着人类的繁殖,当时人类以胡麻遮体已很普遍。胡麻是胡部落特产,胡曹发明的胡麻织布技术深受嫘祖赏识,命其为宫中编织麻布的首领,她见众女工围麻布做工很不方便,制麻时女工以麻布遮体,束缚手脚,很不利落。再者,女工们一手推机,一手投梭,常使围身麻布脱落,很不雅观。而布匹比兽皮轻些,易于剪裁,胡曹便动起心思来,按体制成衣服,穿在身上,既省布料,又很方便。嫘祖见之大喜,便命胡曹授技,教给巧女们学习裁布制衣,首用于女工,后推及王、妃及朝中大臣。后推而广之,全族百姓,皆能以“衣”护体,既方便,又美观。
原始社会末期服饰文明的出现与发展
据考古发现,大约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摆脱了赤身裸体的状态。进入新石器时代,骨针、骨锥大量使用,纺轮也已经流行,所以在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原始织机的零件。当时人们的衣料基本上可以分为2大类:一种是植物类,包括草叶、树叶、树皮以及植物加工品;另一种是动物类,包括兽皮、毛、鸟羽等。衣服制作的式样也略有不同,简陋的一般是件完整的兽皮,复杂的是把兽皮中央穿一个洞,或者把兽皮一端切成一个凹口,称为头衣或斗篷。
据考证,衣服的制作与农业的发明属于同一时代。《商君书·画策》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吕氏春秋·爱类》说:“神农之教日,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这就是中国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起源。到了黄帝时代,开始有了麻布制作的衣服,《淮南子·汜论训》说:“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不少印有布纹的陶片或陶钵,经专家鉴定属于一种麻布,每厘米经纬10根左右,稀疏程度确如网罗。江苏省草鞋山遗址也有葛布出土。这些发现说明当时人类除了穿着兽皮以外,已经开始大量穿戴葛麻质料的服装,并有了冠冕。黄帝时代还出现了更高档次的丝织衣服。
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据说嫘祖始创养蚕。刘恕《通鉴外纪》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说明黄帝时代已经开始饲养家蚕,并缫丝织布制作衣服。位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蚕茧和陶塑的家蚕蛹;在江南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的良渚文化中,也发现了丝带和丝织品的绢。这就使衣服与当时社会的文明联系在一起,成为当时华夏先民进入文明的标志。
《风俗通义·皇霸》云:黄帝“始垂衣裳”,使衣裳具备了文明标志的意义。黄帝时代在服饰上的重要贡献是发明了“衣” 和“裳”。《释名·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下曰裳。”《易·系辞下》云:“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尚书大传·略说》曰:“黄帝始 ……垂衣裳。”直接说黄帝作衣裳。《世本》说:“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轩辕本纪》载:“黄帝时,有臣胡曹造衣,臣伯余造裳”。说明“衣”与“裳”是黄帝的大臣发明,且对作“衣”与“裳”发明制作人做出区分。孔颖达在疏《易·系辞下》对衣裳的款式有更加细致的描述:“黄帝制其初,尧舜成其末,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制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不管是黄帝还是他的大臣作衣裳,这说明黄帝时代已经有上衣和下裳之分的服装。上衣和下裳这种衣服制作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成为古代先民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礼记·王制》说:“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这是先民以衣服的有无作为,区别夷夏处于野蛮与文明的重要标准,所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黄帝时代的衣裳,不仅是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还有一定的社会等级观念。《白虎通义·衣裳》说:“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缔络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物原》称:“伏羲作裘,轩辕臣胡曹作衣,伯余为裳,因染彩以表贵贱,舜始制衮及黻深衣,禹作襦裤。”《路史·疏仡纪·黄帝》篇说:黄帝“法乾坤以正衣裳”。黄帝将衣服的发明和使用与天尊地卑的取向联系起来,改变了原有的服饰观念,使服饰服务于社会政治的需要。《尚书大传·略说》说:“黄帝始制冠冕。”《风俗通义·皇霸》说:“黄帝始制冠冕。”《世本》载:“黄帝作旃冕。”《世本·作篇》(清张澍稡集补注本)说:“黄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视也;充纩,耳不听谗言也。”可见,黄帝时期在用服饰区别人的尊卑时,不仅局限在衣服本身,还包括了冠冕以及其他装饰品。黄帝时期发明的服饰、冠冕还象征性地表达了其他的一些观念,从而成为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所谓别尊卑,表贵贱,就是从衣服的穿戴,标志不同人的社会地位。
我国胡姓起源与胡襄镇
在蒙昧洪荒时代的中国东部地区生活着许多以鸟为图腾的原始人群,后人称之为东夷。而在东夷族众多的鸟夷部落中,有一支以“突鸟”(或称胡鸟)为图腾,以“胡”作为名称的部落。《尔雅·释鸟》记载了一种突鸟:“似雉,青身白头”,很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白头翁鸟。据学者的推断,胡即“突鸟”,是以白头翁鸟为图腾的部落,后用为国号,当系东夷族中鸟类的一支。后来,在弱肉强食的部落战争中被兼并,逐渐消亡,融合到其他部族中去了。《吕氏春秋·勿耕》所载的“胡曹作衣”的胡曹,被奉为最早的胡姓之得姓的祖先。清人陶澍在为益阳胡氏《吴支二修谱序》中云:“余惟胡之得姓,莫古于胡曹。《世本》载其人在五帝时。”胡曹是黄帝的臣子,可能擅长制衣,是衣服的发明者,所以说“胡曹作衣”。
在胡部落衰亡后,其子孙湮没无闻,但却没有灭绝,胡文化一直在胡地延续。虽然黄帝时期的胡曹之后无世系可考,但古代的谱牒学家大多主张胡姓源于以谥为氏和以国为氏。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到西周初期,舜帝三十三代孙妫满,是周武王姬发的乘龙快婿,初封于胡,建胡襄城,为早期陈国都城,后迁宛丘(今淮阳),称陈国,从而成为陈姓之始祖。妫满谥号“陈胡公”,则源于早期被封于胡。《左传·昭公八年》记载:“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周武王命他继承虞舜帝的正统,成为妫姓与姚姓的正宗。于是妫满又称陈满,在位60年,薨谥胡公。申公次子庚娶李氏生一子,名龙泉。龙泉以曾祖父谥号为氏,称胡氏,成为胡姓得姓的开山始祖。另据记载,在西周、春秋时代出现的以胡为国名的诸侯国,有确切记载的是西周、春秋的胡子国。胡子国有两个:一为归姓,位于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市,后被楚国所灭;一为姬姓,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是周王室之后。
此后,胡姓在春秋时期齐国有胡龁,战国时期卫国有胡衍,说明在先秦时期胡氏主要是在今山东、河南境内发展繁衍;两汉至三国时期,胡氏已播迁于今四川、山西、湖北、河北、广东、江西等省的一些地方,并在今河南、安徽省境内继续发展。
在姓氏文化研究中,胡姓与陈姓有着不解之缘,胡姓称陈姓先祖胡公满为先祖,正所谓“胡陈一家”。以白头翁鸟为部落图腾的胡部落因为弱小,后来在氏族战争中被吞并了,但数千年来,“胡”地的胡文化依然延续,从未间断,至今依然称“胡襄”。
总之,胡曹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胡部落(今胡襄)的仁人、智者,是服装和帽子的发明人,是我国最早的以胡为姓者,胡襄是中华胡姓的发祥地。柘城县胡襄镇要以胡曹为胡姓始祖为契机,着力打造这一姓氏文化,以文化旅游推进当代经济发展。
■作者:李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