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靠高科技,而不是靠房地产
几天前,我在微博上发了一句话:“大国崛起靠高科技,而不是靠房地产,经历了这段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清醒了”,没想到引来几十个点赞。我后来思考:这里面确实有一个中国发展的转型升级话题:为什么大家痛恨乃至鄙视炒房?为什么任正非关于技术研发、教育的话题一再引发关注,甚至屡次刷屏?
深层原因是因为中国走到了一个大国转型的十字路口,走到了最为重要的爬陡坡阶段,这虽然不是所谓“危急存亡之秋也”,但要迈过这道坎也颇不容易,一旦越过则海阔天空。
5月25日,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未来论坛深圳技术峰会上表示,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短缺人才将获得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深圳政府会带人才来补齐税收。他举例说,100万年薪本来要缴税45万,现在可少缴30万。
一石激起千层浪,深圳此举引起诸多争议,不过很多人都看到了科技人才争夺战在城市之间的升级,深圳直接把人才争夺战拉升到新高度。同样是在这次会议上,王立新再次说到了一句我们很熟悉的话——“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
马化腾在本次会议上也提到要重视基础教育。
任正非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他甚至说:“我曾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了数学的重要性,听说现在数学毕业生比较好分配了。我们有几个人愿意读数学的?我不是学数学的,我曾经说,我退休以后想找一个好大学,学数学。校长问我,学数学干什么?我说,想研究热力学第二定律。他问,研究用来做什么?我说,想研究宇宙起源。“
有识之士形成共识:中国未来的崛起要靠科技,而我们的科技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所以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基础教育强则科技有望强,这是简单的道理。
照税率,年薪百万的人士,除去生活费用和必要开支,其实在深圳也买不起与身份匹配的房子。搞高科技的不如搞房地产的,搞高科技的中高收入人群也有很大的买房压力,这就是冰冷的现实。深圳此举固然可以给科技人才减压、可谓雪中送炭,但是那些非短缺人才又当如何?那些没有高收入的,没有福利分房的中产又当如何?
说到房地产,任正非多年前就抱怨过深圳的高房价影响企业和城市的竞争力,后来更是采取行动,把部分业务线以及公司搬到了房价较低的东莞。
几天前,任正非说:“就我们公司和个别的企业比,我们认为已经没有多少差距了;但就我们国家整体和美国比,差距还很大。这与我们这些年的经济上的泡沫化有很大关系,P2P、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山寨商品……等等泡沫,使得人们的学术思想也泡沫化了”。他的言论固然不是真理,不过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对房价高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早就有了切肤之痛。
早在2016年,任正非就公开表示,高土地价格、高房价已经导致了生产要素成本急剧上升,必然导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房价已经在阻击中国企业的创新。当房价调控一次次落空,当房价涨幅一次次把科技公司,包括知名的巨无霸科技公司的利润增长率甩在身后的时候,有些话语就成了一个冷笑话。
中国的房地产业走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它的阶段性使命,这一过程中有暴利,有各种交易、博弈,国人心知肚明。几个月之前,西南财经大学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而城市套房平均率在300%以上。
中国人的房子已经够多了,为什么中国人还在痴迷买房?当然不是因为幻觉,这是多种利益混搭的结果。
一方面,很多城市有卖地获得较高收入的迫切需求,包括杭州、苏州、佛山等在卖地排行榜上的城市是突出代表。
另一方面,资源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市,人们买房是为了买资源,早下手的早获益。
第三,持有房产持续受益城市红利,但是持有是没有税收成本的。一个持有无税收成本又持续看涨的标的,还和土地财政紧密捆绑。后果如何?大家已经看到了。
同样是在任正非痛批高房价的2016年,王石也发出“内陆大城市全面香港化”的警告,如今已经有个别大城市进入这一状态:深度老龄化,人们畏惧创业,尤其是科技创业,只想买房炒房,城市经济增速开始回落。
现在的问题不是让有房的人买更多的房,而是让在大城市有生存能力和勇气的人们能够安心租房或者买房。过去一二十年的经济发展的逻辑必须重新调整,“房住不炒”是正确的顶层设计,如何在这一顶层下面让政府的土地财政利益退场才是重中之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真爱”需要替代品,比如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什么时候推出?税率如何?是否有减免?不仅仅是关系千家万户钱包的大事,更是关乎一国发展锐气以及科研高度的大事,再不可敷衍塞责,局限于阶层利益以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踌躇不前。
今日之香港,今日之日本都正在或者曾遭受高房价之困扰,由此导致生育率走低,老龄化严重,消磨青年锐气,培养出低欲望社会,甚至由此生发出“有楼有高潮”的惊世骇俗之语,教训沉痛,不可不察。
中国需要更多的埋头苦干的科技工作者,不需要拿着资金四处奔走的炒房客。
历史走到今天,房地产已经完成了它为居民改善居住环境,为城市筹措基建等多种经费的阶段性使命,民生问题以及年轻人、创业者对高房价的压力应该得到高度关注。香港解决住房问题的模式不是一个好模式,香港的前车之鉴应该被反复提及。
高房价、高房租是创业者的天敌,这意味着艰苦创业、东山再起的成本很高,房价、房租的成本会传递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民间创业的源泉干涸,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后劲不足,这才是最可怕的。
高房价灭杀的不仅仅是创业激情,它灭杀的还有未来的科技巨子。
如果炒房就可以带来持续稳定的高收益,如果未来的马云、马化腾都去做开发商,我们当如何面对未来?
有华为员工曾在心声社区上发文章,他说我们非常赞同任老板提的“奋斗为本,长期坚持”,但是我奋斗十年不如别人炒一套房子。这是一句大实话,但是听了让人心酸。
大国崛起要靠高科技,而不是靠房地产,这是常识,需要一再重申,而且需要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