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庙底的跷走的高”说起
从“庙底的跷走的高”说起 文图/张占稳
在临渭区桥南镇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庙底的跷走的高,花园的秧歌水上漂”。这里的高是说庙底村的跷腿子比别村的高,庙底村的跷腿子有六尺多高,而别村的只有三尺高,人们是夸赞庙底村的跷走的好。
庙底村的走跷是从解放初开始兴起的,当时参与走跷的约有30多人。
学习走跷的都是些二三十岁的男性,练习时他们人坐在墙头上扎腿子,腿子是柳木做的,用油漆刷得红艳艳,腿子用麻辨子扎绑。他们先在场面弸上楸绳,手把住楸绳往前走,练上一段时间后,才离开绳子一圈一圈地练习走高跷。村里老人回忆说,当时村上对走跷比较重视,确定专人负责,督促大伙学走跷。不知多少次让他们踩着高跷从堡子城北门外的陡坡走上去。因为堡子北门不高,走高跷的经过时都要手把住门框弯着腰,过去后在堡子西边的墩台场面走上几圈,再往回堡子下边的村中。刚开始学时多数人都跌倒过,但均没有出现摔伤和骨折现象,多数人被扶起后继续练习,只有少数胆子小的人放弃不学了。就这样经过严格反复的练习,终于培养出了多名走跷的高手,练就了腿扎高跷到外村表演能走十里路的硬功夫。
当时,一般表演都在每年的二三月天气暖和时,南庙大院和南村口大场面子是表演的好场地。演出前都要给走跷的打扮一番,化好妆,角色有男的,也有男扮女妆的,绑好腿子,穿好各式各样的服装,用靴子、纸花等对跷腿子进行装饰,并用宽大的裤腿把脚盖住。
表演时,不说不唱,只是表演者踩着鼓点,在走上一圈又一圈的过程中,将各种各样的戏剧人物栩栩如生的呈现给观众,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社员前来观看。表演最为精彩的要数李彦贵卖水、张公背张婆、抽肠换肚等节目。张公背张婆的男性表演者上身穿女装,腿穿男装,背部露出一双女人腿(道具),怀里搂着男人上半身(道具),非常逼真滑稽地演绎了张公背张婆,其实只是一个男性走跷者在表演。抽肠换肚则是将猪肠子装在猪尿泡,然后放在走跷人的裤裆里,另一个人用刀戳,抽出猪肠子,用口吹气后继续往出抽,直至抽完,走跷者假装痛苦不堪,面色苍白,给人感觉是把人的肠子全抽出了,看得观众此牙咧嘴,唏嘘不已。
除了在本村表演,他们还时常到外村献艺,还到崇凝塬上表演过,受到人们的称赞。在当地,庙底的走跷爱好者曾在一天之内,扎上腿子从本村出发,赴岭东、南刘、邓家、大寺、岭西、烟村、清水河、花园等村逐村表演,然后返回。为了安全起见,途中给每个走跷的安排一人举拐子,需要休息时走跷者可扶住拐子。所到一村都会敲锣打鼓迎接走跷的,并摆上麻糖(麻花)作为礼物,走跷者离开各村时给他们带上,而他们回去后则要给每个走跷的分麻糖。
平时,走跷时卖吃喝最怕孙吾空的扮演者,因为“猴子”身上披着竽子毛做的服装,到吃喝摊前一抖一抖的,卖吃喝的害怕竽子毛掉落在吃喝上,就赶紧给“猴子”一些吃喝,让其尽快离开,逗得一旁的观众笑得合不拢嘴。
虽然庙底村的跷较高,人们表演时只出现过跌倒现象,但从没造成骨折等后果,一些走跷的跌到被扶起后继续走。一次,庙底村的一位走跷的经过岭西村槐抱皂树附近时,因地面松软,一个跷腿子陷进土中,造成另一个跷腿子折坏,被人扶起后,人腿却没伤,真是有惊无险。
据村里的老人讲,庙底村的走跷持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来随着原来走跷爱好者年纪渐大和忙于农业生产,再没有搞走跷这项活动。如今,村里原来走跷的只有两人健在,“庙底村的跷走的高”成了庙底人美好的回忆。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三贤文苑
临渭区作家协会平台 欢迎关注 期待投稿
投稿邮箱:LWQWYCZS@163.com
514895427@qq.com 12590209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