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是为了传宗接代?还是养儿防老?
村西头有一个医生,在自家几间平房里施展医术,房屋后面是农家小院,他有两个儿子。
村北头还有一个医生,盖起了二层小楼,楼前面是宽敞的大院子,一个铁栅栏大门,他有两个女儿。
村里头的人生病了有喜欢找村西头医生的,也有喜欢找村北头医生的。有的时候村西头医生的患者比较多,有的时候村北头医生的患者比较多。
有段时间大家比较信赖村北头的医生,村西头的医生忿忿不平地说,“挣再多钱有何用,连个儿子也没有……”
意思就是说,挣了钱留给儿子花理所应当,留给女儿花就白瞎了,所以对于只有女儿的人挣再多的钱有何用。
最近的热播剧《都挺好》,女主角苏明玉的母亲严重重男轻女。有钱给儿子买玩具,没钱给女儿买书。有钱给儿子出国留学、买房,没钱供女儿上大学。
发生争议的时候,永远偏向儿子,女儿为儿子做各种事,洗衣服、端茶倒水,也是理所应当。
为什么?凭什么?仅仅因为脑子里那点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思想。
儿子是自家人,女儿早晚是别人家的,养儿可以防老,而女儿,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最难以接受的是,持有这种思想的人也是女人,为何要如此看轻自己,自贬自己。
之前一个男人以生“孩子就是传宗接代”的观点对我进行人身攻击,差点要大吵一架,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只是默默地把他拉入了黑名单。
社会上到底有多少人如此重男轻女,还在认为生孩子就是传宗接代呢?而且一厢情愿地认为生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生女儿就是替别人家生的。
儿子女儿明明都是自己的孩子,还非要分个三六九等出来。至于传宗接代的问题,就更是个伪命题了。
最近看完了贾平凹先生的《自在独行》,里面有两篇文章《关于父子》、《论孩子》,写得精彩、犀利,剖析一针见血。书中写道:
“谁又能记得他的先人是什么模样又叫什么名字呢?最了不得的是四世同堂能知道他的爷爷、老爷爷罢了。”
“那么,既然后人连老老爷爷都不知是何人,那老老爷爷的那一辈人一个有男孩传脉,一个没男孩传脉,价值不是一样的吗?”
如果走在大街上被问及到,你知道你父母的名字吗?人人都会点头吧。如果再问知道爷爷奶奶的名字吗?他们也许会思考半天,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
如果再接着问,知道老爷爷奶奶的名字吗?试想又有几人会知道呢。
我自己想了一下这个问题,父母的名字自然不用说,当然知道。爷爷奶奶的名字想了半天,依然模糊不清。
老爷爷奶奶?谁知道他们是何人?人都没见过,更何况名字?
看,人过四代,就不清楚根在何处,世上有多少夫妇为了“延续香火”大费周折,实际上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有人还强调要生男孩才能延续香火的学说就更值得可笑了。
传宗接代吗?先回答爷爷是谁?爷爷的爷爷是谁?都有答案吗?所以传宗接代简直就是个伪命题。
一个大爷已经八十岁的高龄了,据说跟我父亲一个爷爷。他只有一个儿子,一辈子积攒的那点钱也都给了儿子孙子。
现在走到哪里都得借助着拐杖,有一天他出门活动腿脚,回家的时候,儿子把大门在里面锁上了。
大爷一直喊着开门,儿子就像乌龟缩在龟壳里一般,任你如何敲打,就是不出声。
大爷是被儿子撵出了家门。
村里还有一个爷爷为了要个儿子,连续生了八个女儿,最后依然没有生出来儿子。
早些年,这位爷爷整体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出门在外也小心翼翼,因为没有儿子。
现在八个女儿早已长大成人,女儿婚姻幸福,工作顺利,还有两个定居在了国外。
现在爷爷生活无忧,无论走到哪里都特别自豪、骄傲、知足地讲着他和女儿们的故事。
说好的养儿防老呢?这里的“儿”可不仅仅指儿子,儿女都算,而且女儿可并不比儿子差。
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把养儿防老完全压到了儿子身上,女儿呢?外姓人,信不着!😂
还想多说两句,怀揣着“养儿防老”这个想法生孩子的人,实质上是把子女当成了经济工具,目的是为了投资的回报率,有付出就要有收获嘛。
可是万一儿女不孝顺怎么办?多生几个就好了,可以分担一下风险😂
写在最后
说什么传宗接代?说什么养儿防老?简直玷污了父母与子女这么单纯的感情。
只想让他们统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然后父母与孩子唯一的情感链接,就是简单的爱。
要孩子是为了什么?曾经看到一个让我很感动的答案,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参与意味着付出与欣赏。
孩子不求完美,不用替我争脸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
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他同行一段!
如果将来孩子居然知道对父母好,那是意外之喜。若孩子展翅高飞,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再回头,也是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