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名片引发的悬念,鲁迅钱玄同失和,请你当裁判

鲁迅

一张名片引发的悬念,鲁迅钱玄同失和,请你当裁判

刘宜庆

钱玄同是吴兴人,鲁迅是绍兴人。两个浙江人第一次相见,应该是在东京章太炎的门下。钱玄同生性好动,上课时常在席上不甚安分,鲁迅给他起了个绰号“爬来爬去”。而黄侃则嘲讽钱玄同为“钱二疯子”。

新文化运动时期,“爬翁”钱玄同作为《新青年》的编辑,向鲁迅约稿,催生了一位文坛巨匠。鲁迅是受钱玄同的鼓动而操笔作起小说的。其《〈呐喊〉自序》谓,某日钱玄同(即金心异)来看住在绍兴会馆正在抄古碑的鲁迅,说:“你可以写点文章……”接着二人之间便有一番对话——鲁说,假如有一间铁屋子,里面的人熟睡着,闷死了倒也不觉得。你大嚷起来,把他们惊醒了,使这些不幸者感到临终的痛苦,你对得起他们么?钱说,既然有人惊醒,难道就没有毁坏铁屋的希望?!钱的劝说,最终使鲁迅同意,“我终于答应他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

钱玄同

后来鲁迅也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钱玄同与鲁迅并肩战斗,发表了很多批判旧文化、倡导新文化的犀利文章,他们观点一致,意气相投,成为携手同行的战友。这个时期,两人来往密切,钱玄同写给鲁迅和周作人的信函,用白话文,也用文言文。在信函中经常开玩笑。如称西历的圣诞节为“大秦之蛤蜊屎马屎节”。

1925年的“女师大风潮”期间,钱玄同和鲁迅并肩战斗。在“女师大风潮”过后,鲁迅离开北平南下厦门,他们则不像同在北京时经常联系了,由密转疏。1929年5月,鲁迅回到北平,在孔德学校,偶然遇到钱玄同,两位昔日的章门弟子、新文化运动的战友,因为一张名片的问题,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从此断了往来,形同陌路,令人叹息!

  5月25日夜,鲁迅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说:“途次往孔德中学,遇金立因,胖滑有加,唠叨如故,时光可惜,默不与谈。”鲁迅自述这次见面的情形:至孔德学校访隅卿,玄同忽然进来,唠叨如故,看见桌子上放着我的名片,便高声说:“你的名片还是三个字吗?”我便简截地回答:“我的名片从来不用两个字的,或四个字的。”他大概觉得话不投机,便出去了……

鲁迅见到钱玄同,话不投机半句多。

钱玄同也在文章中叙述了这次见面的经过:

看见他的名片还是“周树人”三字,因笑问他,“原来你还是用三个字的名片,不用两个字的。”我的意思谓其不用“鲁迅”也。他说,“我的名片总是三个字的,没有两个字的,也没有四个字的”,他所谓四个字的,大概是指疑古玄同吧!

表面上看,两人生间隙,是一张名片惹的祸。其实,两人的思想有了分歧。因为钱玄同对鲁迅参加左翼文艺运动不满,他在写给周作人的信中称鲁迅为“左翼公”“左公”,语带讽刺。鲁迅则认为钱玄同是空谈革命,所争的都是“微乎其微”,喜作惊人之语,而不想干实事。

除了思想上的分歧,还有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此时的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反目,而钱玄同与周作人关系亲密。而就在孔德中学的那次见面,鲁迅与钱玄同话不投机之时,恰好顾颉刚走了进来,钱玄同和顾颉刚一起走了出去。钱玄同当然知道,鲁迅视顾颉刚如仇敌(因顾颉刚传播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日本人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的谣言)。他的这一转身,预示着两人的关系,再无和好的可能。

钱玄同1936年在北京居所留影。

钱玄同在出版的《两地书》中看到“胖滑有加”,“唠叨如故”,“默不与谈”。在文章中反驳:当年见面总在一百次以上,那时他并不讨厌我的唠叨。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事,他既要讨厌,就让他讨厌去吧。不过,这以后,他又到北平来过一次,我自然只好回避他了。

1932年11月7日,钱玄同在日记中写道:“购鲁迅之《三闲集》与《二心集》,躺床阅之,实在感到他的无聊、无赖、无耻。”《准风月谈》出版后,钱读后,又写道:“总是那一套,冷酷尖酸之拌嘴,骂街,有何意思。”

日记中记录的,都是很私人化的评价,带有强烈的情绪。与此不同,鲁迅去世之后,钱玄同在《我对于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文中,客观评价了鲁迅的三大长处:(1)他治学最为谨严;(2)治学是自己的兴趣,绝无好名之心;(3)他读史与观世,有极犀利的眼光,能抉发中国社会的痼疾,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小说及《新青年》中他的《随感录》所论述的皆是。这种文章,如良医开脉案,作对症发药之根据,于改革社会是有极大用处的。

同时坦率地指出鲁迅性格方面的短处:(1)多疑。他往往听了人家几句不经意的话,以为是有恶意的,甚而至于以为是要陷害他的,于是动了不必动的感情。(2)轻信。他又往往听了人家几句不诚意的好听话,遂认为同志,后来发现对方的欺诈,于是由决裂而至大骂。(3)迁怒。譬如说,他本善甲而恶乙,但因甲与乙善,遂迁怒于甲而并恶之。

不管怎样,昔日的好友,死者长已矣,在死亡面前,恩怨何足道哉。数载友情烟般消,回首那堪计。钱玄同在伤感之余,脑海中出现的一定是过去的好时光——两人在《新青年》时期的亲密合作。

(0)

相关推荐

  • 鲁迅与钱玄同的恩怨:昔日伯乐,因何决裂?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如果没有钱玄同,中国文学史上将没有鲁迅这个名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众所周知,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二字是他 ...

  • 顾颉刚谈鲁迅

    我们以前看鲁迅讲顾颉刚,可能是一边倒:现在看看顾颉刚的说法,对比一下,也许更能认清事实真相.<世纪学人自述>第一卷中收有<顾颉刚自述>一篇,书中别人的"自述" ...

  • 绍兴百景:春山试寓

    绍兴春山试寓 春山试寓位于府山的龙山后街,晚清建筑,四字门楣,两侧有石雕花窗,屋后有停船的水埠.试寓是古代专门提供给应试士子的住所,由乾隆年间数名乡绅慷慨捐助建造,还置田200亩负担士子吃住开销,广受 ...

  • 陈独秀:鲁迅小说的引路人

    1917年初陈独秀来到北京担任了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随后<新青年>杂志也由上海移到了北京.4月,鲁迅之弟周作人进入北大,担任文科教授.国史编纂处编纂员,成为陈独秀与鲁迅之间的牵线人.当时的鲁 ...

  • 文 艺

    1926年秋,鲁迅与顾颉刚先后应聘到厦门大学任教.顾颉刚曾表示不问外事,专一看书.同年12月,章廷谦来厦大任国学院出版部干事兼图书馆编辑.顾颉刚暗中竭力反对,但事成定局后,他又抢先向章廷谦报告.章抵厦 ...

  • 上海的第一张名片,可以带你穿越6000年!

    许多人对上海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建筑. 于是,6年来都在传播上海美的"克勒门文化沙龙",在一个明媚的午后,请来了研究上海建筑的学者,与台下的海派文化艺术家与爱好者们,一起看" ...

  • 209号有奖征文|皮影乐园,唐山的又一张名片-刘雨翔

    唐山的又一张名片 作者:刘雨翔 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045班 五月四日,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唐山的皮影乐园. 进门就看到了生动有趣的皮影人物孙悟空. 穿过皮影兔餐厅,来到皮影巨人面前.这是钢铁和皮影两大元素 ...

  • 元龙泉,元青花丨元代外销瓷的两张名片

    "元朝统一,为龙泉青瓷在中国北方市场流行提供了机遇,龙泉青瓷真正开始占据包括今天蒙古在内的全国市场.对元大都.喀拉和林和阿力麻里的考古发掘表明,从帝国的都城到汗国王庭均大量使用龙泉青瓷.而在 ...

  • 从家电巨头到科技集团,创新正成为美的第二张名片

    4月26日,在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佛山市知识产权大会隆重召开.作为佛山市首个摘得"中国专利奖"金奖荣誉的项目--由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申报&qu ...

  • 「永康乡愁」《墨香飘逸满江南—严军的四张名片》 | 王基高

    --严军的艺术人生 高山流水 纯音乐   墨香飘逸满江南 --严军的四张名片 文/王基高 主编/沈维 88岁的严军拾笔已七十多载,在书坛内成就颇高,是一位慈祥敦厚的长者和求实谦逊的学者,是金华文艺界德 ...

  • 朱虹:江西上犹的七张名片凤凰网江西

    上犹县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因犹江穿境而过.犹水之上有座类似动物"犹"形山而得名.上犹地居万山,山有百叠百蟠.水则九十九曲,森林覆盖率达81.4%,空气中负氧离子等级常年在七级以 ...

  • 【羽墨飘香: 秋枫】 一张化验单引发的波折.

    · 作者:秋枫  一张化验单引发的波折 作者:秋枫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我们免不了都非常相信和信赖科学,特别是医生出据的病历或检测数据. 可是,有些时候,还真的不要盲目地相信一些数据检测结果,并不是 ...

  • 【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被国家“点名”,齐车这张名片很硬核!

    [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被国家"点名",齐车这张名片很硬核!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2021-04-02 13:47 中车齐车公司自主研发的亚洲首个整车疲劳与振动试验台能模拟不同 ...

  • 【原创】三张名片的友情——我跟随一女孩走进了和园·宴宾楼

    昨天,我在这个楼梯间与一位女孩相遇,女孩很温和,在她的引领下,我对这和园·宴宾楼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发现这里不仅高端.大气.宽敞.明亮,而且处处有浪漫.有情趣.有温馨.有品味.有人生,更有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