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镇江春节市场,买一瓶茅台90元

1989年的年底,当时镇江市府秘书长、消费者协会会长的马德泾在才创刊一年的《镇江消费报》上,提前送上了“马年的祝福”。

这年最后一期报纸,在12月28日赶印出来了,头条欣喜的告诉市民,1990年的元旦、春节两大节日市场货源充足,副食品和饮服等供应丰富多彩。

刊首报道了一个好消息,恒顺酱醋厂刚刚完成了历史性的突破,“年产万吨”的重点扩建工程刚刚竣工投产,从此,伴着劳动路上浓郁的陈香,镇江恒顺香醋在全国调味品企业中占定了领先位置。

报纸第二页是当时的“物价之窗”,当时的物价部门,对节日的烟酒市场提供了建议零售价:

酒类: 

茅台,单价90元;

五粮液,单价47元;

董酒,单价16元;

泸州特,单价30元;

汾酒,单价17元;

特洋河,单价29.6元;

西凤,单价17元。

烟类中价格最高的是“金王爵”、“云丝顿”,要62元一条;便宜的“红山茶”、“石林”,也要36元一条。

不过先不要感叹当时的茅台酒便宜,我问了一下,当时一个副科级干部的月工资,大约在100元左右。

虽说报上讲“节日菜篮子会装得满满的”,但部分食品如鲜蛋、食糖、菜油、豆油,还是要凭票证供应。

1989年12月28日的《镇江消费者报》。

1990年春节,节日的烟酒市场零售价。

1990年那一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即使再过去很多年,也会被人们常常提起,回味……

01

这一年的春节,镇江还没有通煤气管道,很多人是最后一年用煤炉子做年夜菜的。

焦化厂供煤气,要到1990年的下半年。

因为过去肴肉的供应量不足,很多擅长腌制技术的家庭,年前自己制作肴肉。

他们到菜场买一只两到三斤中的鲜猪肉蹄子,炒一点花椒盐腌了放在盆子里。三、四天后取出来,去毛并刷洗干净,放在锅里加水煮。煨烂后连汤带汁倒进盆内,放在碗橱里。冬天气温低,盆里冻结起来,便成了“水晶肴肉”。

这种家庭自做的肴肉,没有老卤和硝水的加持,色香上略差一点。但只要腌煨火候到,咸淡适可,其风味并不比菜馆制作的差。

猪肉在这一年卖的价格不贵,丹徒县为了组织货源,专门到山东和其他一些地区调回了215头生猪,把市场上的零售肉价硬生生的降低了16%,很多人家的香肠,灌得比较多。

春节前的镇江人,都要到浴室里洗把澡,干干净净过个新年。

80年代末的镇江市区,浴室大多归“二饮服”管,市区总共才十家公共浴室,每到春节前夕,都是人满为患,为了缓解“洗澡难”的问题,这一年的挤出了60万元,新辟了桑拿浴、矿泉浴等高档项目,还在南门浴室、甘露浴室、扬子江浴室、健康浴室等几家浴室的女子浴室全部更新了淋浴装置。

很多人的年货,都是到中山东路的自由市场购办的。

素以传统菜肴闻名的宴春酒楼,这一年也跟深圳、香港的餐饮商家打得火热,乘着春节来临,推出了引进的香港特色“香港生锅”,酒楼经理朱文宏在报纸上大吹特吹,说他在深圳香江酒楼担任副总经理期间,学会了“广式桂鱼”,还有用人参、枸杞、淮山、鸡肉、精肉熬制清炖而成的冬令大补品——人参太爷盅,听听就特别上档次。

那一年的电影市场也很热闹,虽然还没有春节档的概念,但抢正月市场的电影就有十五部了,国产的《傻小子行侠记》、《豺狼计划》、《血溅秋风楼》等武打片,还是中国电影的主流。

法国片《伞中情》,巴基斯坦片《天网恢恢》、意大利片《最后的金黄色》、匈牙利和奥地利、联邦德国合拍的《靡靡期特》,是打入国内引进的外国片,好莱坞还没有被批准进入中国电影市场。

这一年的春节,我跑到人民电影院,一口气看了三部电影,一共花了三元钱。

▲  1989年的人民电影院

▲  那一年的大华电影院

02

除夕之夜,万家灯火,整个镇江城的大街小巷静悄悄的。

那一年,沈括还没有到东门广场站着。

这一年,很多镇江人的家里,都把黑白电视机更新为了彩色电视机,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已经成了镇江人的新习俗。

1990年的春晚,是很有历史意义的一台晚会,即使过去很多年,也常常被老一辈的人拿出来回味……

退隐江湖三年的“春晚之父”黄一鹤,被重新请出山当定海神针。为了驱散上一年压抑的氛围,黄导挖掘了很多新人上春晚,努力给全国人民带来更多的欢声笑语。

这一年开始走上春晚舞台的,后来很多成了大腕中的大腕。

比如本山大叔,带着个老式的蓝鸭舌帽就相亲了,没想到日后叱咤春晚二十一年。

湘西女子宋祖英唱了一首《小背篓》,惊艳了无数人。

很多人以为宋丹丹的《超生游击队》是在这一年的春晚,实际上是在这一年的元旦晚会。这年的春晚,有一个严顺开和黄宏的《难兄难弟》,也是“超生游击队”话题的。

陈佩斯一副汉奸打扮的模样,对着朱时茂说:皇军让我给您带个话……

演出当晚,就到零点的时候,赵忠祥刚要上台报时,春晚剧组接到紧急通知:两位神秘嘉宾要到现场,抓紧时间准备。这是春晚历史上唯一一次,如果回看晚会视频,在视频的  03:47:00处,有一个特别的讲话拜年。

1989年—1990年,可以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关口,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是忐忑的。

这样一个时刻,他们从黄浦江畔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讲话拜年后,他们同演员观众一一握手。

我印象里,那一夜的中华路,鞭炮声整整响了将近一小时。

第二天一大早,跟着父母出门给街坊拜年的我,发现大杨家巷的地面,铺了一层厚厚的炮竹红纸片。

街坊们一边道着“恭喜发财”,一边谈论着昨晚的春晚,还有的相互邀请到家里喝一杯。

不少人心头有一句应景的诗句:

春风送暖入屠苏。

点击分享:

老镇江           镇江女婿白岩松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印青:军旅走出的镇江籍音乐家

雷霆战将赵文豹

这,就是镇江的“辛丰镇”啊!

你好,这是我的家乡,镇江!这是我的新名片

伯先公园,多少镇江人珍贵的童年!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