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人一眼知道你在拍什么?

优秀的作家即使将一个个故事拼凑在一起,也能够让读者理解叙事的核心。电影导演既能够将剧本带入生活,也能让观众的眼睛流连于荧幕。摄影也是如此,摄影师需要构思出一幅既能吸引眼球,也能让观众直达焦点的画面。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了解摄影的构图原则,让观众一眼知道你在拍什么?
1.我们在拍什么?
理解构图的前提是,你需要知道你在拍什么?
这个问题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如果你在拍人像,那么很明显拍摄的人就是照片的主体。场景中的任何其他元素都需要服务于主体,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至此,并尽可能消除其他元素对主体的干扰。但当你在拍摄风光题材时,画面的主体是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是前景中的花花草草?
记住!好的照片并不意味着场景中所有元素都需要完美地表达,而是通过某种方式在潜意识里,引导观众注意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照片的“主体”。在释放快门前问问自己,当前场景中主体是什么,其次才是考虑如何强调它,让观众理解你在拍什么!
在摄影这门艺术“创作”形式中,用来强调主体的方式可以从多个维度实现,希望你可以通过下面我们所总结出的技术参考中得到启发。
2.为照片做“减法”
拍摄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减法。去除图像中不必要的细节和混乱,这有助于强调主体,并保持独立性。当然,“减化”并不意味着只能在纯净的背景下拍摄。通过大光圈浅景深,虚化背景的杂乱,将眼睛引导至图像最清晰的区域(主体),是人像摄影中使主体脱颖而出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强化主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大填充构图,在削弱背景的同时强化主体在构图中的占比,使其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我们可以通过拍摄时更接近主体或使用更长的焦距来实现该效果,如果分辨率足够大,也可以在后期处理中裁剪图像实现填充。主体填充构图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观众只能看到画面中的主体,所以这会失去与背景的联系,无法形成画面叙事,更多地适用于特写和微距题材的拍摄。
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通过框架隔离主体的构图方式,也可以使用主体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实际的拍摄中,我们可以穿过门或窗等产生的框架进行拍摄,也可以通过某些元素组成的形式上的框架,如在花园中使用由树枝或花朵形成的框架,或在图书馆中使用围绕图像边缘的书籍,这样既能突出主体也能更好地交代叙事环境。
围绕主题运动改变拍摄角度,也是消除背景杂乱突出主体的实用技巧。如果可能的话,通过取景器从不同的方向进行尝试,选择出最佳的角度,当然这不仅仅局限于前后左右,高低视角也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拍摄效果。
低角度:从更低的视角由下至上拍摄,天空或建筑将成为自然简单的主要背景形式。在旅行摄影中也可以通过该技巧,让被摄者站在更高的位置,通过仰拍避开杂乱的游客或人群。高角度:从更高的视角由上至下拍摄,地面将成为自然简单的主要背景形式。当然高视角对场景有一定的需求,最好再选择草地或沙滩等视觉上简洁自然的场景。
3.为照片形成“引导”
人们总是喜欢以最简单的方式理解眼前所看到的场景。您是否有注意到我们的眼睛习惯性地会跟随线条,形状或图案规律等元素所产生方向而行进。这些元素为我们的大脑创造一种统一性和结构性,让视线自然地形成视觉引导。
引导线是场景中自然存在的线条,它能够帮助观众的视线从一个方向移动到另一个方向。这些线条是由相机看到的汇合视角产生的。在构图中所使用的方式,应该是将观众的视线引向主要的主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