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寸脉上鱼际代表什么?老人和年轻人意义一样吗?
全文3000个字,阅读时间大约8分钟
01
02
03
上焦太盛,中下焦势必会变虚变弱。
这种常以内风或内热为主,外热当然也有,如中暑等,但总不如内风或内热多见。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脑血管病的发生,就常常于此有关,中医内科学里中风这一章节,关于其病因病机,肝风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这几个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三高”等数十种病均有此脉象。碰到这类,如何治疗呢,实则泻之?
这当然没错,肯定需要去泻,问题是如何是泻呢?这就需要联系起来看,曾经举过一个例子,风筝飞的太高该怎么办?那就往下拉吧,可是不能总是用拉着吧,那样持续不了太久啊,怎么办呢,绑在一个固定的大石头或者是树干之类的上面吧。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下拉力不够,说明是下虚,这是本;飞的太高,说明是上盛,这是标。延伸开来,就是上盛下虚,或者是上热下寒。临床中的症状很少是孤立的存在的,抓住主症后,再去仔细问诊,你会发现很多的兼症,或许平时可能会觉得它们之间看似毫无瓜葛,仔细品读,会发现原来这就是中医的魅力。
昨天一个中年患者,主诉是失眠,在其体检报告上,还查出了有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肾积水、子宫肌瘤。有这么多病,你怎么看?如果是看西医,除非是看全科,不然她得分别看失眠门诊或神经内科、甲状腺外科、肾内科、妇科等好几个科室。我摸其脉象:双寸亢盛,双寸细弱。随即我就说你压力太大、太焦虑、想的事情多,心静不下来,经常会长口腔溃疡,晨起会有口气,大便不畅。她说你怎么都说到我心里去了,确实是这样。
单侧的左寸或者右寸亢盛,这种临床亦不少见。看到这种脉象,我们还是需要回到《脉经》上来,前天讲寸脉弱的情况时说到了一个阳绝脉,这里又有一个概念,叫做阳实脉。
《脉经·卷第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痹(亦作急痛),小肠有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经,治阳,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即后溪穴)。
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苦肠中切痛,如锥刀所刺,无休息时,刺手阳明经,治阳,在手腕中(即阳溪穴)。
左寸阳实的代表方是导赤散,右寸阳实的代表方有泻白散和桑杏汤之类。
04
再分享一下任之堂跟诊日记中关于脉象的讲解:
中医讲究知常达变。
老师接着又说,诊脉要先知其常,才能达其变。那正常的脉象是什么?
脉象也像树木一样,不管怎么样,都是不断地往上往外生长的。而对于人而言,也是从尺脉生关脉再生寸脉,比如左手肾水,它在尺部,生的是关部的肝木,肝木又生寸部的心火。如果不相生,就会得病。比如,熬夜过度,肾水亏虚,不生肝木,肝木就会委靡不振,这时要治肝木,首先要滋肾水,叫“虚则补其母”。那滋水清肝饮、一贯煎就是这样来的。
又比如,病人经常生气抑郁,脉结在关部,而出现贫血、口唇淡白、心慌心跳、失眠多梦,这是肝木肝血不足,不足以生心火心血。所以治疗这样心病的病人,首先要疏肝解郁,令气血能条达于心中,令木能生火,则心血自足,比如逍遥散。
又比如,病人右手尺脉为命门之火,肾中元阳,往上面关脉生,就是脾土,脾土又往上面寸脉生,就是肺金。病人右手关尺沉取无力,是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这样的病人,往往完谷不化,大便稀溏,所以治疗起来,往往选用桂附地黄丸,补火生土,以壮命门。
而病人平时老容易感冒疲倦气力不足,经常流清鼻涕,也容易长荨麻疹,皮肤瘙痒。看似是肺开窍于鼻或肺主皮毛的问题,其实是土不生金。脾土不能生肺金,饮食不能为肌肤,所以皮肤腠理开合就容易失常,这时往往选用玉屏风散或者补中益气汤,培土以生金。
万物有生就有克,生发不足会得病,相克太多也会得病。人体左手候的是督脉,右手候的是任脉。左手克的是右手,比如,左寸心火克右寸肺金,左关肝木克右关脾土,左肾水克右命门火。心火太亢克肺金,这时就要泻火保金,病人往往两寸脉亢盛,用黄连温胆汤。左关肝木克右关脾土,导致肝郁脾滞,运化失司,这时往往要疏木达土,用加强版逍遥散。
正常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一团和气。无刚硬燥烈之感,亦无低沉疲倦之气。号脉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不是中医脉诊的目的,中医脉诊是号脉势。
比如,病人整个寸脉都浮越,这是说明病人整个阳气都往上发,轻轻搭上去就搏指,甚至脉上鱼际,而你重按下去,反而摸不明显。这是虚阳往上亢,下面肾水收不住,这样的病人,往往长期过用心脑,思虑过度,神往外飘。
这样上越的脉势,一把到,在治疗上,心中就有底了,就有依据。上越者,收之。这时,老师往往会选用黄连温胆汤加上龙骨、牡蛎,用黄连温胆汤,直接把上越的火气降下来,用上龙骨、牡蛎是把上越的脉势往下收。
有阴必有阳,有上越自然就有下陷。又比如,号病人脉时,你浮取不到病人的脉,沉取才勉强摸到,病人的脉沉而细,沉主里,细为气血少。很明显在关部尺部还可以摸到,可到寸部却很难摸到,这是病人气血不足,整个阳气都往脏腑里面陷进去,这时你号脉号出了这个气机下陷的走势,你在治疗起来心中就有底了,下陷者,就把它往上举。
这时,你选方或者用补中益气汤或者升陷汤,用出去,大方向都不会错。
上越者,收之。下陷者,举之。
那第三种,中间郁住的呢?当然是直接疏通它,这是第三种典型的脉象。就是病人两手关部脉都郁住了,关部脉郁,管的是中焦肝胆脾胃经脉堵住了。
这样的脉象,一般妇女小肚子周围都会长得非常粗大,男人容易得脂肪肝,腰部也不舒服,因为他中焦升降不开来,这种病人你不能给他泻,越泻他四肢就越无力。更加不能给他补,越补的话,他就越堵。
这种左右两手关部郁住的脉象,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左关郁住,是常生闷气,肝郁。右关郁住,是经常饮食过度,脾滞。肝郁而脾滞,你一想到这个脉证,你治疗心中就有底了。
那用什么方法呢?直接就疏肝开脾,用的是加强版逍遥散。就是教科书上逍遥散的原方,加上枳壳、桔梗、木香这三味药。单纯用枳壳、桔梗、木香这三味药,对治中焦郁堵引起的各种疾病都有效。
如果病人他又有要求想要减肥,想要把小肚子给消消,配上苍术跟鸡矢藤。这苍术跟鸡矢藤两味药,也是一升清一降浊,把脾胃升降的功能打开。脾胃升降一打开,中焦的郁闷之气就化散开来了。所以说中医减肥,并不是局限在那些肥肉上,而是通过调整脏腑,脾胃的运化功能,通过脾胃把水湿运化搬运出去,身体自然轻松,减肥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也是老师为何经常要用到枳壳、桔梗这组药的道理,这组药,老师说一升一降,在中焦脾胃,通过升降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能够形成非常巨大的能量旋风。这也是为何血府逐瘀汤用它们两个配在一起的道理。中焦升降一调,周身气血的开合就有序了。百病不治,必找到脾胃中去调,调的就是脾胃的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