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校园观察:美国高校教授的“办公室文化”与大学精神
文/孙嘉明
美国高校无论是哪一类职称的教授,都有自己个人的办公室。办公室是教师科研、备课、休息、与学生面谈的必备场所,也是教授个人的文化背景、修养、习性等个性化的载体。如果你走进任何一位教授的办公室,你可以马上体验到这位教授别具一格的个性和风格。
本人在美国高校从事教学科研这些年来,也跑了不少大学校园,走进不少教授的办公室。总体感觉是办公室给教授不仅提供了必需的藏书备课的场所,基本满足了各类教授独自进行科研的基本需求:自由,安静,勿扰,方便。更为重要的是它孕育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办公室文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大学精神。以下是“办公室文化”五个方面的概括:
自由空间
首先,办公室都配备有足够的书架安置必备的书籍,都具有基本的网络服务、电话、电脑、打印机等设备,这些都是学校统一配置的,属于学校的资产。打印纸张等易耗用品,以及文具材料等,都是在系办公室根据自己需要随意领取。如网络或电脑出现问题,打个电话给系秘书,由她(他)来处置。通常她会联系学校的电脑网络服务部门,一般当天解决。
办公室是教授们自由的私人空间。办公室可以放置生活必需品,如微波,小冰箱,咖啡机,热水器等,当然这些物品得自己花钱配置。办公室里一年四季的中央空调保持舒适温度,提供安静的休息场所。华人教授,也许在国内时已经养成了睡午觉的习惯,免不了也会在办公室里按一张折叠床,如果下午有课,中午在学校吃完饭,即可以关起门来小睡一会了。而美国教授普遍不会安排睡午觉。由于办公室的各方面条件都能满足教授科研教学的需要,因此,不少教授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办公室,特别是那些住在远离学校的教授。
大学教授,特别是文科教授的工作性质属于“个体脑力劳动者”,因此,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科研工作环境。教授在备课或搞科研时,需要回避非良性互动和过度的被动交往,这样才能专心自己的研究,而办公室这一自由的私人空间则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类似于商业办公室或机关部门许多工作人员共用一个大面积的办公室,用低矮的墙板隔开的集群“办公室”,决不适用于大学教师的办公条件。
个性点缀
办公室文化还体现在办公室的布置,书架上的小摆设等方面。不同种族的教授,会使用不同文化的标志性物件,来装饰自己的办公室。
有些法律系的教授,甚至把自己的办公室门口打点成像是警察局,或律师事务所。
历史系教授则在办公室门口贴上大量的历史性照片等。人类学教授可能会把许多关于人类学的奇闻逸事张贴在门上。更多的教授也会把自己刚刚发表的文章,在第一时间里放在门口的“软木板”上,与大家分享。
幽默张贴
办公室门外的海报(poster),也称“软木板”,体现了教授不同的学科背景和文化修养。贴在软木板上的动画图片,贴纸,海报和各类励志名言等更是精彩纷呈。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大学校园办公室的“软木板文化”。是名符其实的教授们一小块独具特色的“文化园地”。
门户开放
办公室文化的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它的开放性。教授们如果不担任行政工作,则不需要坐班。每周课程一般都只有二、三天时间。如果有课在学校的话,则办公室基本上门户开放。同事之间串门一般都只是打个招呼,如有要事商讨则事先约时,可以闭门谈论。单个异性同学或同事进办公室,则必须门户开放,这早已成了办公室文化中的不成文的规定。
在美国高校所有教师每周都有例行的 Office Hours 即“办公时间”。由教授们根据自己的方便确定并对学生公布。因此,除了上课时间外,教授每周需要有数小时作为“办公时间”,以方便学生与老师的见面与交谈。
通常系里须掌握所有教师的“办公时间”并列成表,让学生随时查询。在“办公时间”内,教师的办公室必须打开房门。学生可以在“办公时间”内到教授办公室提问题或只是与教授讨论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如学生的课时安排与教师的“办公时间”有冲突,则学生可另行与教师约定需要见面的时间。
在“办公时间”所有教师必须在办公室,系主任有时会检查是否按时间表执行。学生如果在“办公时间”见不到老师,也会到系里反映。因此通常教授们还是相当认真,即使在突发情况下不能在办公室,也需要在门口贴上纸条,说明情况,或打电话给办公室秘书说明情况,由她(他)打上贴条。
去等级化
美国高校教授在录用书(offer letter)里都会明确注明你被雇用之后的薪水、福利、以及办公条件等。因此,你去学校报到的第一天,就应该看到贴上你名字的办公室以及拿到钥匙。从此,这里就是你的小天地。美国高校的助理教授,副教授,以及正教授的办公室不存在面积大小、功能配置、档次高低等方面的显著差别。有些教授已在校园工作了几十年,始终在同一办公室。教授办公室并非因为职称的变化而变化。这里都服从“First come, first serve” (先来先服务)原则,办公室有大有小,但不会因为职称等级高低而形成硬件等级上的差别。
此外,办公室每天都有清洁工进门打扫。清洁工掌握楼层内所有办公室的钥匙,一般都是在教授不在场的时候进行,尽可能避免干扰教授们的工作。因此,教授们的办公室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干净,整洁,很少见到邋遢凌乱样子。由于每天都有清洁工在辛勤劳动,即使同一层楼临近办公室的厕所也不会溢出一丝异味。这也给教授们的办公条件创造了一个清洁卫生的大环境。
美国高校教授的办公室文化真是一个“万花筒”,透过它可以观察和体验到充满个性、幽默、追求知识的一种群体氛围。办公室作为学校提供给教授们的“硬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授们的学术科研精神以及相应的学术生活方式。所谓“物质决定精神”在这里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国内高校在50-60年代,由于条件有限,高校教师普遍实行“一人一桌”,即好几位老师或一个教研室合用一间办公室。甚至到了80年代这一状况仍未改变。目前这一情况已初步得到改善,一些学校开始实行“一正一室”,即正教授有单独一间办公室。大多数高校仍然未能做到“一人一室”。由于几位教师合用一间办公室, 容易造成同事之间惹是生非,或形成小团体,以及由于过多的被动交往和互动,而影响其专心科研和备课。于是一些教师只能把自己的办公室按在家里。青年教师由于在学校没有属于自己个人的办公室,上完课就往家里跑。因此,其“办公室文化”的内涵也许截然不同。
现在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已大大增加,但有些高校在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方面投入过多,想方设法体现出学校的“高大上”。而对高校教师办公室的建设仍然重视不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头足倒置”。即使有些高校已经做到“一正一室”或“二副一室”,常常会出现“人在办公室,但门却关着”的现象,教授们普遍执行“闭门政策”,甚至没有固定的“办公时间”,使得学生有问题想与老师交谈,却不好意思敲门与老师见面。某所高校的一次调查中显示:“在教学大纲中仅有40%的教师会列出固定的“办公时间”; 而每周有固定的“办公时间”的教师中,只有63.3%的老师会在固定的时间内“门户开放”。可见,此风尚未形成。
“办公室文化”是应其客观存在的办公室条件这一硬件所产生。而大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基础性的“办公室文化”之上。因此,教师个人办公室这一硬件应该列入国内高校建设规划中首当其冲的基本要件,拥有个人的办公室理应成为高校教师的基本权利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这一条件何谈创建国际化一流大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