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枝条莫名的打蔫和枯萎,耐心点,寻找元凶

记得在08年前后,大棚葡萄有很多新梢长着长着就打蔫,中午严重些,早上和晚上会好些,反复7天左右死掉,农民朋友叫他死枝和掉枝。

上述症状像极了西红柿的青枯病,所以有人说是青枯病,有人说根系不好,烂根造成的。

因为很多死枝的基部有水烂症状,这是细菌感染造成的,所以有人说是细菌性髓腔坏死。

因为大都是嫩梢受害,所以有叫他芽枯病。

我和农民在地头守着一堆死枝聊天的时候,我们发现每一根死枝的基部都有小黑点,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明显的钻驻的痕迹和虫子咬过的残渣。老枝条的发芽点部位有明显的钻驻的窟窿。所以,我们判断是虫害。当时我们喷施了杀虫剂后,这件事不了了之。

后来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喷施过杀虫剂的枝条照样死掉,没喷施的后期果穗周围叶片有明显虫害的痕迹,果梗有不同程度的粗糙疤痕。我们不是学昆虫的,也叫不上虫子的名字,但我们那几年通过观察找到了规律:

1.阳光玫瑰小苗管理和病毒病

1.第一代虫子是在绒球期把卵产在鳞片位置,温度合适了就孵化出来,鳞片挡住了药,也保护了第二代若虫和幼虫,所以枝条被咬伤,打蔫甚至死掉。

2.虫害的伤口出水,杂菌顺着伤口侵染,所以有的枝条伤口出现水烂。

3.第二代虫子把卵产在果穗周围的鳞片部位。那几天结合防病打过杀虫剂的,基本就把虫子打死了,没打或者耽误了的,果梗会有不同程度的粗糙疤痕,这时第三代虫子危害的。

这样的解释曾经被很多人质疑,虫子看不见摸不着,吃饱了就跑了,没有证据很难支撑我的观点。那些年疲于奔命也把这事扔下了。

每年这样的情况都会出现,农民问我的时候我总是回答虫害,总是要求绒球期前后熏棚或者打药,总是让大家把毒死蜱换成高氯.阿维菌素,后来又换成三氟噻虫胺,所以这几年我管理的地方死枝掉枝的不算多。

2019年在一个阳光玫瑰遮雨棚里实地讲课的时候,又发现了死枝掉枝。当时在场的农民都仔细看过后,确切的看到了虫子咬过的痕迹,可当时我们的手机无法清晰地拍摄到清晰的照片,这样的观点依然不能够广而告之。

2020年4月19日,星期天,网友告诉我地里出现了死枝,当天下午我们赶到地里,带着便携式电子显微镜。以前我们都是找的“发病”中后期的枝条,虫子“作案”后就逃了,抓不住现行。今年我们想在初发期的新梢上找找,看能否“捉贼捉赃”。

终于在一根新梢的基部我们找到了一枚完整的虫卵,我们知道初发期的新梢还会有虫卵,我们就带了一些回去,我们知道虫子的正常孵化温度是16--18度,所以我们把这些枝条放在有适合孵化温度的室内,每天观察虫卵的情况。

4.21日,虫卵开始活动了,形状挺像蚜虫,但不能确定是什么虫子。看照片。

再看看视频。

虫子在最羸弱的若虫和幼虫阶段,在鳞片的保护下躲开了最初的农药防治和天敌,躲在颈基部尽情生长,等到发育成熟后,出来找地方产卵,果穗周围的鳞片是他们的首选。

防虫要注意初防初治,第一茬的虫子打干净,就很难有第二茬。我们在摸索虫子的发生规律,

1.大多数虫子在气温18度左右出蛰,遮雨棚或者拱棚的绒球期基本就是这个温度。

2.南边的老树皮和北边的老树皮温度不同,所以虫子的出蛰时期也不同,以前打药想着毕其功于一役,现在就要连续打两三天,防止虫子今天出几个,明天出几个。

3.水泥柱子会吸收部分热量,所以水泥柱子周围靠近葡萄的地方,种一两棵豌豆,土豆,油菜之类耐低温的蔬菜,刚刚出蛰的虫子没有力量上架产卵,就近吃点喝点,我们看到菜心有卷曲,破洞等虫害迹象时就开始打药,这样的参照物比参考温度更准确。

4.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等感温性杀虫剂要上午打,低温会影响效果。

这几年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好地防住了萌芽期的害虫,死枝掉枝也只是个别漏网之虫的危害,不那么普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