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轴倾斜好处很多,可它为什么是倾斜的?和月亮的形成有关

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现实中它并不存在,但是人类却必须依靠它来区分地球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如地轴的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我们的地球也始终不停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

相对于太阳的黄道而言,地球的地轴是倾斜的,在北半球它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和太阳的黄道面有66.5度的夹角,但它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微小的移动,造成'极移'。

地轴的这个倾斜度实际上在地球上的生态圈造就了很多的好处。首先就是地球上面可以让生物生存的地方更多了,地球上绝对的寒冷地区少多了,地球绝大部分的表面都适合生物生存,而且在温带地区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现象,大气环流也更加的活跃和广泛,水汽和降雨也分布得更加均匀,这些无疑都是有利于地球上的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如果地球不是倾斜的,那么地球的生态圈将会小很多。

那么地轴为什么是倾斜的呢?其实科学家们至今仍然众说不一,一种说法是认为地轴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南半球大陆板块向北半球漂移的结果。由于南半球大陆板块不断向北半球漂移,造成北半球负荷较重,使北半球地轴下沉,形成向南倾斜的地轴,但是该学说不符合角动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质点系转动的角动量不变。也有说法认为地球是在和太阳赤道面大约23°26′夹角方向运行被太阳俘获,变成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然而科学家普遍认为地球形成于太阳系中,所以这个说法也难成立。

最被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小行星撞击说,外来天体相对地球都是高速运动的,所以俘获的过程就是剧烈碰撞。碰撞有正撞和侧撞,侧撞更容易形成地轴偏转。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很可能是在地球刚形成不久时,曾经有一颗巨大的天体撞击了地球,这颗天体有火星那么大,但两者并不是正面相撞,而是以打擦边球的形式撞击的,这次撞击改变了地球的自转速度和地轴的方向,而且地球本身也被撞掉了一块,前来撞击的天体也损失了很多物质,这些物质一度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土星环那样的行星环围绕地球旋转,但是这个环后来渐渐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地球被撞击后,地轴的方向就开始变得倾斜,并且曾经有过不规则的旋转,但是摆动幅度并不大,不过这种摆动也让行星环难以稳定,所以最终才成了一个球体,其实在行星环和月球形成之时,都对地球形成了一种牵引作用,地轴的方向才趋向于稳定,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不过至今仍然是有小幅度的移动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