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条街是老北京的“文化一条街”
明代北京,皇城西苑南部有一条水沟穿过城墙,向南流至虎坊桥。跨沟建有工部五大厂之一的琉璃厂,占地约200亩。清乾隆时期琉璃厂迁至门头沟,但厂区仍属官地。据记载,这里曾“树林茂密,浓阴万态,烟水一泓”,厂外“隙地”称为“甸”,即后来“厂甸”的由来。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编修《四库全书》,献书者、售书者、编书者聚居宣南,此处便形成了图书文具古玩一条街,仍名“琉璃厂”。清末民初,被填平的水沟成为新的城市干道,取名南新华街,它与琉璃厂街十字相交,延续文脉,成为老北京的“文化一条街”。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堂;出现了中国第一家照相馆泰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光绪二十八年兴办京师大学堂
开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先河
清朝在光绪后期(20世纪初)施行“新政”,改革教育制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琉璃厂西北部铁厂(后铁厂)建五城(即外城)中学堂。190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办,其中设立师范馆,1904年改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1908年在五城中学堂基础上建造新校,民国初年更名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后一度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2年正式命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名一直沿用至今。受其影响,清末各省纷纷开办师范学堂,但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办学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中学师资,按照中学课目设置专业,共有3个学院11个系,同时设立供教学实验的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师范教育目标最明确,体系最完整。
师范大学的北墙和西墙即是原琉璃厂墙,东墙临新开辟的南新华街,南界在安平里之北,总占地约13公顷。从1914年开始陆续建造新式校舍,五六年间建成了大门、二门、围墙、自来水塔、图书馆、办公楼、教室、实验室和学生宿舍。校园中主要建筑都是仿欧洲古典形式,经过几度兴废,现存有早期建筑三座,后期楼房二座。学校正面由大门、二门、图书馆、升旗杆组成一个广场,大门二门都是欧式古典柱式拱门,现已无存,但留有影像资料。现存图书馆为典型的欧洲古典风格,是师范大学的标识性建筑;二层办公楼(丽泽楼)和一层教室都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民国式”。临街的三层学生宿舍“丁字楼”为三层灰墙古式大屋顶,是上世纪30年代推行的“民族形式”,北部另一座三层宿舍则是简单的近代形式。
师范大学对面路东临街为师大附属小学,它的主体是几座“改良”式的传统平房教室和一座二层木构外廊“民国式”楼房。小学的后(东)面是附属中学,它是由一座大操场和几排平房教室组成,后来在临街建了一座“民国式”校门。上世纪60年代小学迁出,全部由附中使用。80年代后附中全面更新扩建,但留下了几处平房、重建的校门和一座木楼。它们和街对面的大学遗存共同见证了一百年前中国近代体系最完整、分类最科学、影响最深远的师范教育,极大地提升了这条大街的文化含量。
海王村公园成为首个图书和工艺品博览园
泰丰照相馆开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自从琉璃厂一带商业兴起后,摆摊售卖古书文玩字画就成了每年春节至元宵这里庙会的最大特色。1910年填沟筑路,1911年在路东建电话总局,1915年开展外城近代化建设,把厂甸一带无序的散摊集中起来,在琉璃厂与南新华街交会处建造了一处占地约0.9公顷、富有园林趣味的封闭式商场。因为其地在辽代名海王村,为留古名,取名为“海王村公园”。主入口向南,前有广场,大门为仿欧式拱门。场内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周边廊庑堂榭参差的古书商店,院中有一圆亭;北部为一座二层五间“民国式”楼房,楼前有一座大型西式喷水石雕和假山点缀;东侧单独开门,为“民国式”仿洋拱门。
清末中国第一个官督商办的“京师工艺商局”所属的“工艺品陈列所”也在这里,该局设在东面的仁威观内,集中了一批有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制作产品,在陈列所展销,可谓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先声。海王村公园在上世纪初至30年代一直是南新华街上最吸引人的一处文化亮点,到五六十年代还是国内最大的古籍供应地。上世纪90年代彻底改造更新,除了范围依旧外,原状已不复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王村公园对面还有一处更时尚的地方。它原是一座小土地庙,清末,任庆泰先生在这里开设了一座泰丰照相馆。1905年,任庆泰从一个德国人手中买了一架二手电影摄影机,为“伶界大王”谭鑫培拍了一部京剧电影《定军山》,在大观楼茶园放映轰动一时。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电影,2005年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年,对大观楼电影院前部进行改建,新建门脸仿照清末民初洋式风格,大厅布置成老茶园,还专设了一个放映这部电影的小观众厅。土地庙如今已无存,但大观楼电影院中的展陈则将这段记忆保存了下来。
京华印书局“船楼”
成为新地标
上世纪二十年代报馆报社
多聚于南新华街
清代北京城内城的治安由八旗都统负责,外城由步军统领衙门下属各营、汛和都察院巡城御史、五城兵马司负责,街道卫生管理由宛平、大兴县属街道厅(房)负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京城治安市政松弛无人统管,于是在当年的“新政”施行中首先设立了“工巡总局”(又名“总厂”),建立警察制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内外城“工巡捐局”,把治安、市政建设和征收管理费统管起来。在大街东侧建造了一座九间二层办公楼,外形是早期中西混合式样,它也是北京第一座具有现代功能的警察局。这座有着重要历史地标意义的大楼在上世纪90年代尚存,近年拆除。
工巡局成立后首先填平了老沟,规划为城市干道。1913年改造西苑南海宝月楼为总统府大门,命名新华门,门前填沟所修筑的道路内城部分名北新华街,外城部分名南新华街。1914年准备建设香厂新市区,规划道路分为四等,一等路宽54英尺(约16.5米),南新华街即采用此标准筑路取直,总长3600英尺(约1100米)。街的南端与骡马市大街、虎坊桥大街(今珠市口西大街)和虎坊路相交,把这里规划为四面抹角斜方形广场,中心为直径100英尺(约30.5米)圆形转盘草坪导引车流,转盘中心设警察岗台,中立一根灯杆,这是中国第一处按照现代城市道路规划理念完成的样板。1920年在路口西南角建造的京华印书局就是按照规划要求,把主立面放在斜面,建筑前面呈锐角,民间称之为“船楼”。这座已近百年的“船楼”不仅是北京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大跨度结构多层建筑之一,而且是这个“文化一条街”中一处重要的文化标识。楼内有管理、编译、发行、仓储等部门,还有现代印刷车间,其中一部木轨道升降电梯是北京仅有。
新开的南新华街和琉璃厂交会处建造了海王村公园,带动了附近两座大庙即仁威观和吕祖祠的兴盛,古庙融入到厂甸文化市场之中。同时,大街旁许多会馆也得到保存,住进很多当时从事文化工作的人,不少邻街老宅也被利用作为报刊社、通讯社、编书处、制版印刷作坊等。其中著名的有战干杂志社、战干日报社、中华电报新闻社、京报馆、影剧报社、华报社等,这里在上世纪20年代是文化产品最集中的地方。在迄今仍保留的历史遗迹中,还有街南端西侧的五道庙及其庙前明代遗留下来的五街辐射的小广场。这里不仅被称为“龙脉”的起点,而且是北京老城中唯一一处五街交会的城市广场,由此向东北,是北京老城中历史最悠久的斜街群……
(王世仁:北京古代建筑研究所原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