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231)关羽破绽太多

读通鉴(231)荆州的地缘劣势

解读:我们读三国,有时候会代入今天的世界形势,中美俄欧,俄罗斯人杀气腾腾,不代表我们和他们相处就要意气用事,反而是要不断打消他们的疑虑,而不能像刘备那样,任用一个意气用事的关羽,而让孙权觉得有心腹之患。

对方怕你,有时候不一定是好事,反而会带来很多的误判,在你的背后捅刀。

荆州在孙刘吴三方势力的中间位置,各方都想占有,而刘备集团势力最弱。这就像今天的土尔其,处于亚欧交汇之处,亚洲内陆的国家都要看他脸色,欧洲同样要看他的脸色。

这个地方,未来会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位置,现阶段打的是叙利亚,后面慢慢会波及到土尔其。

这种就像拿着肉诱惑老虎一样,你必须要小心又小心,每天如履薄冰,而关羽则不一样,他占有荆州,向东不用心交好孙权,反而不断逞勇示强,而北则不断攻击曹操,在刘备集团内部也没有及时处理好内部关系,恃才而骄,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可以说内外都得罪遍了。

陆浑百姓孙狼等人作乱,杀了县里的主簿,向南依附关羽。关羽授孙狼印绶,给兵,还县做寇贼,自许以南,往往遥遥响应关羽,关羽威震华夏。魏王曹操商议迁徙许都以避其锐,丞相军司马司马懿、西曹属蒋济进言曹操说:"于禁等人为水所淹没,并非战攻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孙权必然心里不愿。可派人劝孙权蹑其后,诺许割江南以封孙权,则樊城之围自解。"曹操听从。

当初,鲁肃曾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暂且抚辑关羽,与之同仇,不可相失。

等吕蒙代鲁肃屯陆口,认为关羽一向骁雄,有兼并之心,而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密言于孙权说:"如今令征虏将军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带着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吕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曹操,又何必依赖于关羽!而且关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相待。如今关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吕蒙等人尚存。如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

注:孙权用鲁肃作为都督,因为鲁肃是一个文官,而且忠厚,所以刘备就放心让关羽留守,而孙权换成吕蒙,刘备这个时候换人已经有些麻烦,一来关羽在州时间长了,建立了势力范围,想换人有一定战争风险。二来刘备手上没有比关羽更值得信任的人可派,有个网友说赵云的才能比关羽强,赵云如果去荆州关羽不一定敢用,两将难和更是麻烦。

吕蒙认为江东安危上,关羽的作用不大了,关羽反而成了一支危险的变数。这个判断对于孙权影响非常大,让孙权最终决定十年关羽拿下荆州。

孙权说:"如今我们先取徐州,然后取关羽,何如?"

吕蒙对答说:"如今曹操远在河北,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州的守兵,听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取徐州,曹操后旬必来相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关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易为守。"孙权善之。

注:吕蒙的战略也是三分天下,而取利益最大的的三分,战略上,关羽易取,关羽留下的破绽多。

日本的战略判断是中国这次的复兴一旦成功,日本将永远居于二流国家,不再翻身,所以日本对于打掉中国复兴进程是有共识的。这种是战略判断。

现阶段日本人已明确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与中国抗衡,只能拉着美国,美国人比日本人更务实,虽然在相当多的领域,美国喊打喊杀,但是美国战略是能打掉中国复兴一定要尽力为之,如果打不掉,恶心恶心也可以做,孤注一掷的行为美国人不会做。这也是美国必然要从阿富汗撤国的原因。

孙权曾为其子求婚于关羽,关羽辱骂孙权的使者,不同意通婚;孙权大怒。等关羽进攻樊城,吕蒙上疏说:"关羽讨樊城而多留预备之兵,必恐吕蒙图其后的缘故。吕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关羽听闻后,必撤防备我们的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关羽可擒禽。"

于是称病笃。孙权于是发檄召吕蒙还建业,暗地里与吕蒙图计。吕蒙下江至芜湖,定威校尉陆逊对吕蒙说:"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不当可忧也?"

注:关羽就有点像今天的土尔其,恃其骁勇,谁也不怕,中俄美欧等大国全都得罪一遍。孙权求婚,这是主动示好的一件重要的政治事件,曹操那么强,都和孙权通婚,关羽却认为自己高孙权一等,而不愿意与其为伍。

吕蒙说:"诚如来言,然我病笃。"

陆逊说:"关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开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一心想要北伐,未有嫌隙于我东吴;如果有消息说我们守将有病,必然越是不作防备。如今出其不意,自可擒制。下去见到至尊,可以好好商议一下攻下荆州的方略。"

吕蒙说:"关羽一向勇猛,既难为敌,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开始有功,胆势越盛,不是那么容易可图。"吕蒙至都,孙权问:"谁可代卿者?"

吕蒙对答说:"陆逊意思深长,才能堪负重任,观其规划战略思维,终可担大任;而且现在还未有远名,非关羽所忌惮的人,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荆州。"

孙权于是召陆逊,拜偏将军、右部督,以代吕蒙。陆逊至陆口,写书信给关羽,称其功美,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关羽于是大为放心,不再像原来那样防备,稍微撤兵以赴樊城。陆逊把关羽的情况上报,陈其可擒的关键。

关羽抓得于禁等人马数万,粮食乏绝,擅自取孙权湘关大米;孙权听闻,于是发兵袭关羽。

孙权想要下令征虏将军孙皎与吕蒙为左右部大督,吕蒙说:"若至尊以征虏将军才可任能,宜用之;以为吕蒙能,宜用吕蒙。当初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督兵攻江陵,虽事决于周瑜,程普自恃是老将,且大家都是都督,于是共处不睦,几乎败了国事,此目前之戒。"孙权感寤,谢吕蒙说:"以卿为大都督,命孙皎为后继可。"

注:孙、曹、刘三家,都是人多势众,但是孙氏家族战力不如曹氏,刘氏最弱,全靠外人义弟,孙权要夺荆州,对外姓人还是不信任,吕蒙谋划攻荆州这么久,孙权还要派孙家人跟着。因为荆州谁夺过来,占据了就可称霸一方,这种诱惑太大。

魏王曹操出兵汉中的时候,命平寇将军徐晃屯军宛城以助曹仁;等于禁大军陷没,徐晃前至阳陵陂。关羽遣兵屯偃城,徐晃既到,诡道作都堑,以示要截关羽军后,关羽的兵将烧屯还走。徐晃得偃城,连营稍前。曹操命赵俨以议郎参曹仁军事,与徐晃一起到前线,余救兵未到;徐晃所督大军不足解围,而诸将呼责徐晃,摧促救曹仁。赵俨谓诸将说:"如今贼围一向坚固,水潦犹盛,我们步兵单少,而曹仁隔绝,不得同力,此举适所以敝内外。当今不若前军逼围,遣间谍通报曹仁,使知有外救,以励将士。计北军不过十日,尚足坚守,然后表里俱发,破贼必矣。如有缓救之戮,我将为诸君担当。"诸将皆喜。

徐晃大营距关羽围三丈所,作地道及箭飞书与曹仁,消息数通。孙权写信笺给魏王曹操,请以征讨关羽作为投名状,特别乞求不漏此密报,令关羽有防备。曹操问群臣,群臣都说应该保密。

董昭说:"军事尚权,期于合宜。我们当然应该帮孙权保密,而内部报露。关羽听闻孙权上书,若还军自护,围则速解,便获其利。可使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敝。秘而不露,使孙权得志,非计之上。又,被包围中的将吏不知有救,计粮怖惧。傥有他意,为难不小。露之为便。况且关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

曹操说:"善!"即敕徐晃以孙权书射著围里及关羽营屯中,围里听闻,志气百倍;关羽果犹豫不能去。

注:关羽用兵和治理上都属于低手,兵法的角度,为将者好大喜功是大忌,侥幸贪婪则必败。关羽几乎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这仗怎么能不败?

魏王曹操自洛阳南救曹仁,群下都说:"大王不快点出发,前方马上就要败了。"

唯独侍中桓阶说:"大王认为曹仁等人的能力足以预料事情形势的发展不?"

曹操说:"能。"

恒阶说"大王恐怕二人不出力吗?"

曹操说:"不然。"

恒阶说:"然而则为何要亲自带大军前往?"

曹操说:"我担心敌人众多,而徐晃等势不便。"

恒阶说:"如今曹仁等人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心,诚以大王远处造的势大。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牢牢掌控六军以示余力,何忧于败而非要亲自前往?"

曹操善其言,于是驻军摩陂,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给徐晃。关羽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徐晃于是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关羽见四冢将要被破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徐晃击之,退走。关羽围堑鹿角十重,徐晃追关羽,与关羽一起入围中,击破关羽,傅方、胡修皆死,关羽遂撤围退,然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

吕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于〈舟冓〉〈舟鹿〉中,命士兵着白衣摇橹,船上人都穿商贾人衣服,昼夜兼行。关羽所置江边的常驻侯候,全都被吕蒙军收捕,所以关羽不得闻知吴军已出击。

糜芳、傅士仁一向皆嫌关羽轻慢自己,关羽带大军出征,糜芳、傅士仁供给军资不能全部及时,关羽说:"还军,当治之!"

糜芳、傅士仁心里惊惧。于是吕蒙令前任骑都尉虞翻写书说傅士仁,为陈成败,傅士仁得书即投降。虞翻对吕蒙说:"此谲兵,应当带着傅士仁一起行军,留兵备城。"

于是带着傅士仁至南郡。麋芳守城,吕蒙以傅仁的投降告示,糜芳于是开门出降。吕蒙入江陵,释于禁之囚,得关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吕蒙麾下军士,与吕蒙同郡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吕蒙还是认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人的缘故而废法,于是垂涕斩杀。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吕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关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孙权至。

关羽闻南郡城破,当即向南还军。曹仁会诸将商议,都说:"如今因关羽危惧,可追而擒。"

赵俨说:"孙权遨关羽连兵之难,欲掩制其后,顾关羽还救,恐我承其两疲,故顺辞求效,乘衅因变以观利钝。如今关羽已孤迸,更宜存之以为孙权之害。若深入追北,孙权则改虞于彼,将生患于我,王必以此为深虑。"

曹仁于是解严。魏王曹操听闻羽南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曹仁如赵俨所提供的策略。

关羽数次派人与吕蒙相闻,吕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关羽的人还营,私相参讯,都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关羽吏士都无斗心。

这时孙权至江陵,荆州将吏全都归附;独治中从事武陵人潘濬称疾不见。孙权遣人以床就家舆致,潘濬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哽不能自胜。孙权呼其字与他说话,慰谕恳恻,使亲近以手巾拭其面。潘濬起床,下地拜谢。即任命为治中,荆州军事一以谘之。武陵部从事樊伷诱导诸夷,图谋以武陵归附汉中王刘备。外面报告差督督万人前往征讨,孙权不听;特召问潘濬,潘濬答:"以五千兵前往,足以擒樊伷。"

孙权说:"卿何以轻之?"

潘濬说:"樊伷南阳旧姓,颇能弄唇吻,而实无才略。臣所以知道他,樊伷过去曾为州人设馔,等至日中,食不可得,而十余自起,此亦侏儒观一节之验也。"孙权大笑,即遣潘濬领五千人前往,果然斩平之。孙权以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以陆逊领宜都太守。

十一月,汉中王刘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委郡逃走,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投降于陆逊。陆逊请金、银、铜印以假授初附,击蜀将詹晏等及秭归大姓拥兵的,皆击破逼其投降,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

孙权任命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屯夷陵,守峡口。关羽自知孤穷,于是西保麦城。孙权命人诱惑他,关羽假装投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借机逃遁而走,兵皆解散,才十余骑兵。孙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出路。十二月,刘璋司马马忠抓获羽及其子关平于章乡,斩杀,于是平定荆州。

注:冷兵器时代,最怕的是进退失据。关羽搞治理也好,用兵也好都不是优秀的人才,可以说是内外相失。

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这样的人都不愿坚守,主动投降,可见关羽平时治理用人方面是多么欠缺。刘备将荆州留给自己的两个腹心,都不足用,反而看曹操留下的曹仁,则不是样,曹仁是拼死相战的。

关羽用人,很情绪化,一个不满意就要拿人家是问,最后士兵全都投降了孙权,关羽这边成了孤家寡人。

(0)

相关推荐

  • 从关羽之死上,我们发现人性的恶

    关羽, 何须人也? 武圣! 义薄云天, 忠肝义胆. 水淹七军, 威震华夏. 从这些词汇上,或许,我们认为他是真的很厉害. 但, 目前不乏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 其实, 在传统的印象中,关羽,关老爷的确是 ...

  • 此关羽非彼关羽

    中国有两个关羽,一个是虚构的,一个是真实的.中国人最为熟悉的是虚构的关羽,真实的关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则鲜为人知. 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然后视富贵如浮云,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二位 ...

  • 如果没有吕蒙偷袭荆州,徐晃还能救援襄樊,打赢关羽吗?

    徐晃的部队是新兵,所以虽然徐晃离樊城更近.但曹操先派许都于禁的七军赶赴樊城,不料天降暴雨,汉水泛滥,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了三万多人马.这个时候,曹仁已经动了跑路的心思了,如果不是满宠力劝曹仁死战,曹仁自沉 ...

  • 刘备曾经有过夺取天下的机会,为何最终功亏一篑?

    三国时期除了曹魏之外,刘蜀和孙吴谁更有可能夺取天下,那肯定是刘备而不是孙权.可以说至始至终,孙权压根没任何机会夺取天下,而刘备曾经有过一个好机会夺取天下,可惜最后失败了,那就是关羽发动的突袭襄樊之战. ...

  • 第五十三战:建安作古(独立篇)武圣归天,魏武谢幕

    在曹操犹豫迁都时,四十不惑的司马懿殿下开始在历史中冒头了. 司马懿和蒋济开始劝曹操说:于禁七军是被水淹的,非战之罪,并不损害国家威严,倒是关羽此时大胜,孙权那不一定会高兴,可暗中派人劝说孙权袭取关羽后 ...

  • 《真·三国志·关羽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75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关羽 关羽,本字长生,后来改字云长,今山西运城人. 关羽早年的时候,也不知什么原因.也不知犯了什么事儿逃离家乡,流落到了幽州涿郡.在这期间, ...

  • 读通鉴(219)破绽不能太多

    读通鉴(219)破绽太多 解读:曹操挟着天子,占着最高的道义,虽然曹操也有破绽,但是他的对手破绽更多,而这些英雄豪杰的垫脚石的那些人,就浑身都是破绽. 历史上那些厉害的人,只要抓住一个破绽就能改变局面 ...

  • 读通鉴(172)吃相太难看

    读通鉴(172)吃相太难看 永宁元年辛酉,公元301年 春,正月,以散骑常侍安定人张轨为凉州刺史.张轨认为当时正是国家多难,私下在打算据河西之志,所以求任职凉州.这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张轨至,任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夜读丨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清

    文/淋雨 二十四节气里,有小寒.大寒: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唯有"小满",并没有另一个与之对应的节气叫"大满". 这是因为天地有则,人事有度,过则殆矣. 常言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

  • 读通鉴(248)博弈的平衡点

    读通鉴(248)末大必折,尾大难掉 魏国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姓以明贤贤.亲亲之道专用,则其政治败坏得也微弱:贤贤之道偏任,则其敝也劫夺.先圣知道其中道理,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