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没有那么容易,超过七成人会复吸,是这4种因素作祟
今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本次无烟日的主题是“承诺戒烟”。
但凡是尝试过戒烟的人,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件事轻松容易,即使能够戒烟成功,仍有75%的人会选择复吸。为什么戒烟如此之难?
长期吸烟会增加肺癌的患病几率,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但我们生活中却有那么多吸烟的人,这是为什么?
青少年
青少年吸烟,主要源于好奇模仿的心理,一方面是电视剧中影视明星吸烟动作比较帅,就像当年《新上海滩》中许文强总是烟不离手,引发不少年轻人模仿,学会了吸烟。
另一方面就是社会风气影响,在交往中,用烟探路,亲朋好友、父母长辈等等把香烟当成一种礼品赠送,潜移默化下青少年就接受了香烟的作用。
成年人
成年人吸烟则是在遇到苦闷、烦恼的时候,选择通过吸烟来麻醉神经,让大脑短暂地感受到快乐和放松,而吸烟可以让人上瘾,所以成年人戒烟变得非常困难。
是什么促使人对香烟依赖,并成瘾,难以戒除的?
1
香烟中的尼古丁
烟草在燃烧后,以烟雾的模式进入人体内,被人体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它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大脑,促进大脑产生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能够让人感觉快乐,思维活动更敏感的神经递质,这就是为什么吸烟让人提神醒脑了。
但长期吸烟,大脑对尼古丁的刺激感觉已经适应,一旦决定戒烟,多巴胺的水平下降,人就会出现全身难受、头晕、恶心等症状,出现了戒断症状。
几乎每个雄心勃勃想要戒烟的人都会在戒烟不久后因为这种不舒服而放弃。频繁、多次无疾而终的戒烟行动,甚至还加重了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
2
错误的认知
大多数吸烟的人,不会认为自己吸烟是一种疾病,即使不断有人告诉你吸烟会导致肺癌,但吸烟者却认为不一定,不吸烟的人也会得肺癌,还有人戒烟以后就得了肺癌,从而不断从内心上将“自己吸烟其实对身体伤害不大”的观念合理化。
然而烟草对身体的损伤,就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人在其中的感知是不明显的,所以不能根据自己的感知来判断烟草的“无害”。
3
多次戒烟失败,形成习得无助感
当人总是遭遇失败和挫折后,就会产生一种无助感,认为在这种情景下,无论怎么努力自己都不会成功,最后放弃努力。而频繁的戒烟失败,就会让戒烟者更加相信自己永远无法戒烟成功。
4
口唇期人格
0-1岁的孩子可以通过口唇的吸吮、吞咽来获得满足,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人的行为被过分限制或过分放纵,可能导致他在成年以后行为发展出现倒退和停滞,而吸烟,从这个理论上来看,正是口唇期人格的一种表现。
吸烟属于口腔的活动,有时候人并非想要吸烟,空闲的时候就希望嘴里能叼根烟,这样就能获得心理的满足。所以依据这些推测喜欢吸烟的人可能是婴儿期未能获得适度满足,导致成人以后通过这种方式来变向满足自己。 然而,大多数吸烟者都有着戒烟的需求的,根据《2018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有16.1%的吸烟者想要在未来的一年里戒烟,但仅凭借个人的毅力往往成功率很低,使用更科学的戒烟方法,需要联合药物、心理和行为疗法来戒烟,可以让戒烟的成功率上升。
吸烟有害健康,承诺戒烟,你是否做好准备了?
图源:图虫创意参考文献:[1] 徐砺.吸烟与戒烟心理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7:98-100.[2] 金文婷,王晓丹,张静,白春学,潘珏.戒烟门诊强化心理行为干预的临床戒烟效果[J].中华内科杂志,2012:1019-1022.